楊榮林
摘? 要:閱讀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的重要方法和途徑,學生通過文章閱讀,能夠獲得感官刺激,進而對新鮮事物增強好奇心、探索欲,并在深入了解文學作品過程中培養審美情操,促使個人精神世界不斷豐富,并不斷提升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師要基于核心素養關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并不斷創新閱讀教學策略,讓學生學會閱讀,不斷深化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閱讀策略
一、前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能力,能使學生更扎實的掌握語文基礎知識,不斷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社交能力。語文教師基于核心素養進行閱讀教學,要注重引導學生不斷提升閱讀效率與質量,使學生會讀書、讀好書,并在閱讀過程中鍛煉思維能力,開拓視野。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創新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幫助小學生提高核心素養和閱讀能力。
二、巧設閱讀情境,調動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習慣通過感知真實情境來理解問題,基于這一特點,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期間需關注巧妙的創設情境,在環境影響下使學生獲得多項感官刺激,進而更深入的閱讀和理解文章,并在情感高效滲透基礎上培養其核心素養。教師在創設閱讀情境期間,要注意將教材作為基礎,并輔助運用多媒體工具,比如可通過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更具體化、形象化的呈現抽象的閱讀文章,使學生全身心的沉浸在所創設的情境當中,不斷激發閱讀興趣和主觀能動性[1]。而在真實情境依托下,能使學生們在積累知識同時深化理解文章情感與內涵,達到情感傳遞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比如在對《懷念母親》這篇文章進行教學期間,教師可先帶領學生閱讀文章,同時在學生閱讀期間利用多媒體播放懷念母親相關的音樂,以渲染氛圍。在音樂的刺激下,能使學生更深入的感受文章中的文字與情感魅力,深思作者為何用這樣的寫作方式,在閱讀中獲得情感感悟,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三、關注文化滲透,培養學生人文情感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還要關注滲透文化教育,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過程中感受其中呈現出的文化元素及人文情感,幫助學生豐富個人情感體驗,
進而深化學生的綜合品質及道德思想。在閱讀教學期間,教師可基于文章作者的人生經歷、寫作時代背景以及傳遞的傳統民族精神等實現文化滲透,使學生收獲更多人文信息,并深刻感受中國漢字語言豐富的意蘊,不斷增強文化認同感及民族自豪感,逐步提升審美情趣及核心素養[2]。比如在對《清平樂·村居》這一課進行教學期間,教師可先為學生講解作者辛棄疾的人生經歷和創作這篇文章時的歷史時代背景,以此進行歷史文化的滲透。而學生在掌握基礎的文章背景前提下,可更深入感知作者想要通過文章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情感共鳴。學生在對辛棄疾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后,會更容易受到其高尚品德影響,促進個人優良品質、審美情趣及道德修養的提升。
四、注重拓展閱讀,推進學生多元發展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不能只單一依靠語文教材,因為教材當中包含的閱讀資源畢竟有限,在基礎知識傳遞以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均難以體現全面性。所以,語文教學期間教師要適當的為學生補充部分課外閱讀材料,以豐富學習素材,在帶領學生拓展閱讀過程中展開多元閱讀,進而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多向發展,不斷深化道德品質,提高核心素養。比如在對《貓》這一篇課文進行教學期間,教師就可事先通過網絡渠道收集老舍先生描寫其他小動物的文章,或者搜集其他名人對貓進行描寫的文章,幫助學生拓展閱讀素材,使其在多元閱讀過程中豐富情感體驗,并在多項素材積累下更細致、深入的了解小動物,逐漸增強保護動物意識,促進正向道德品質發展。
五、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深化學生合作思維
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要體現出綜合能力的全方位發展,而這其中,合作意識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期間,就要關注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如在對《草船借箭》進行教學期間,教師就可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堅持下進行小組劃分,為每個小組分配探究任務,引導其在小組內部通過閱讀展開深入探究。在這樣的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能使學生通過閱讀加深情感體驗,同時在問題探討與思考中形成合作意識,推進核心素養發展。
六、注重滲透社會意識,加速形成核心素養
若只將閱讀教學體現在課本知識方面,不僅無法真正實現教學目標,還容易限制學生思維,難以培養其社會意識和核心素養[3]。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期間要讓學生明白課本當中的知識均為淺層的、基礎的,而靈活運用知識,并在閱讀中養成社會意識才是深層次的。例如在對《只有一個地球》進行教學期間,這篇文章首先就介紹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是多么渺小,之后又提到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異常豐富,緊接著又說到人類隨意開墾地球資源,使地球面臨危機,而在文章最后,作者提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尚不能移居至其他星球。
為了使學生通過閱讀養成保護地球的社會意識,就可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美麗的地球圖片,之后為形成對比播放出地球遭到破壞之后的場景,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文章閱讀,使其結合之前的圖片瀏覽感受作者對地球受到破壞產生的心痛感,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刻不容緩,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從此刻做起。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使其對文章加深理解,并堅定自己的環境保護決心,進而培養其核心素養。
七、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屬于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艱巨任務,需要學生積極配合,教師也要保持耐心。同時,語文教師要努力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基于核心素養要求建立閱讀教學框架,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能力、創新能力、閱讀能力等。
參考文獻:
[1]楊慧青. 關注閱讀,踐行核心素養——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初探[J]. 課外語文, 2018(09):136.
[2]黃雪芳. 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 當代教研論叢, 2019(05):51-51.
[3]蔡娟.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 考試周刊, 2020(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