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洪漫
摘? 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審題能力是一個長期的任務,無捷徑可走。學會審題是解答數學題的關鍵,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到一看,二思考,三理解,平時在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本文針對學生進行審題能力的培養:加強讀題訓練,養成自覺讀題的習慣;重視數學概念教學,弄清題目中關鍵字、詞和術語的含義;弄清題目中顯露、隱含的條件,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和探索;指導學生設陷井對比,提升審題的敏感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審題能力;培養
當前,有效教學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師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良好審題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所謂審題,即要求學生充分讀懂、理解題目中的關鍵字、關鍵詞,充分挖掘題目中隱含的已知條件,從而獲取解題信息,進行數量關系的分析。審題是學生合理、有效解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然而,審視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學生因審題不清而導致錯誤的發生,實在是常事。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一、加強讀題訓練,養成自覺讀題的習慣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如果學生不明白題目的意思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多讀題,反復讀、仔細讀,邊讀邊理解題目的意思。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就要對學生加強讀題的訓練,養成學生自覺讀題的習慣。
讀題是審題的第一步。讀題時我要求學生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題目讀順,初步了解題意,然后仔細推敲字、詞、句,準確理解題意,在這個基礎上再解題。
例如,有這樣一道應用題:小明的爸爸2018年10月1日存入銀行15000元,存期是兩年,年利率是2.75%,到期后小明的爸爸能取回多少錢?有幾名學生做題時只是計算了利息,卻沒有計算本金。我問他們為什么?做錯的幾名同學都說是沒認真把題讀完,看到前面給的條件有本金、時間、利率,就想當然認為這道題應該算的是利息。如果學生養成了自覺讀題的習慣,仔細推敲題目中的字、詞、句,準確理解題意,以上的錯誤就不會出現。
二、重視數學概念教學,弄清題目中關鍵字、詞和術語的含義
有一些數學概念,有一些字、詞對準確審題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例如,表示數量之間關系的有:總共、還差、比……多、比……少、相差等;表示倍數關系的有:“倍”,“占”,行程問題中的“相向而行”、“相背而行”; 圖形方面的詞有:外圓、外圍、周長、面積等;代詞有:這、他、他們等。這些數學概念、這些字詞,如果學生不能正確理解,就不能正確解答題目。
基于年齡上的限制,小學生的智力和理解能力還處于發展時期。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對于題目中要求的文字或圖片隱含的條件等都不能正確理解,抓不住題目的關鍵,造成原則性的錯誤。所以,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在讀題目時,如果遇到以上數學概念中的關鍵字、詞就要用一些波浪線、圈點劃出來作好記號,理解它在題目中的意思。
例如:聰聰家這個月的支出是1600元,食品支出占36%,贍養老人支出占16%,請計算食品和贍養老人共支出多少錢?
我要求學生讀題時先要劃出關鍵字、詞。學生劃出的關鍵字、詞有:支出、占、共?!爸С觥?,指花了的錢。“占”是“共”,贍養老人和食品支出一共是多少錢。這些關鍵字、詞的理解,對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弄清題目中顯露、隱含的條件,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和探索
在數學題中,很多情境都是無關緊要的,這些文字并不會影響題目中的信息關聯和解題的規劃,但有些條件卻非常重要,這些條件可能是顯露,也可能是隱含,這就要靠教師的引導,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和探索。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篩選題中對解題有幫助的信息,即要求學生找到題目中顯露的條件和隱含條件,利用這些顯露的條件和隱含條件去解題。
在教學中,學生在解題時,我都會提問學生:這道題考查什么知識點?那么通過讀題你發現了什么信息?哪些條件是顯露的?哪些條件是隱含的?如何去尋找?總之,我先讓學生去發現題目中的已知信息,再去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弄清楚這些關系再去解題,就不會犯錯。
例如,上一道題目中“食品支出占36%,贍養老人支出占16%”這句話隱含的條件是:食品支出占(總支出1600元的)36%,贍養老人的支出占(總支出1600元的)16%。隱含的條件對題目進行了有效的補充,使條件更清晰明了。
四、指導學生設陷井對比,提升審題的敏感性
在教學中,我還會在學生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改變題目的一些條件,設計陷井讓學生犯錯,通過陷井對比,提升學生審題的敏感性
例如,兩根3m長的繩子,第一根用去了1/3,第二根用去了1/3m,剩下的繩子長度相同嗎?
同樣是1/3的繩子為什么長度卻不一樣呢?原來是條件不一樣。我通過設計陷井的方法讓學生知道不要太依賴經驗,要打破常規,打破思維定勢,長此以往,無需老師提醒,學生自然會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總之,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審題能力是一個長期的任務,無捷徑可走。只有在學生自己反復的練習中,教師的分析指導中才能逐步養成。小學生一旦培養出良好的審題習慣,就會對小學生提高數學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孔凡哲,曾錚.數學學習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140.
[2]張國棟.數學解題過程與解題教學[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
[3]呂曉亞.數學問題解決研究綜述及其啟示[J].科技信息,2010(32):514-515.
[4]任子朝.談數學教育中的“問題解決”[J].數學通報,1988(3):1-4.
[5]鄭毓信.問題解決與數學教育[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