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情境教學法符合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具體指教師通過創設或還原生動的教學場景,激發學生對情感態度的體驗,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內容,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與內在規律。因此,廣大高中數學教師應切實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樹立科學的理念和先進的理念,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基礎,探索和運用創新的教學策略,實施高中數學情境教學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應用:情境教學法
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今天,“情境教學法”以其獨特的優勢和作用逐漸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和喜愛,因此,將其與高中數學教學相結合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本文對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系統分析。
一、讓學生愛上數學學習,奠定情境創設基礎
高中數學教師要讓學生懂得:數學學習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每個學生都應該在數學學習的世界里,從容地克服障礙,突破自我思維的局限,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時空里,用智慧照亮人生,使學生能力在本質上得到提高和突破。以往數學課堂上出現的思想障礙是:學生不能甩掉自己的負擔意識和消極意識,當精神上的壓力和負擔無法卸下,自然無法在數學學習的世界里,以從容的步伐呈現出更好的狀態。所以,教師要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和重視,端正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讓學生真正地愛上數學學習,這樣才能為情境的創設奠定基礎。
例如,在《簡單幾何體》教學中,教師應使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體察知識之美、數學美、藝術意象之美。教師要為學生列舉生活中各自簡單的幾何體,讓學生對幾何體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接著,教師則需要去化解學生數學學習的消極思維,讓學生在完成數學學習任務后,能更好地克服數學世界中的障礙,把關于軸對稱圖像中的難題和障礙浸透。與此同時,在“簡單幾何體”教學中,教師應結合不同的課程技術,通過圖片、動畫等形式,來更好地將幾何體的相關圖形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解決數學難題后更好地享受數學學習。
二、建立數學學習體系,促進情境有效創設
高中數學教師要借助教學情境的創設,來為全校學生構建更為合理的數學學習體系,讓學生在積極的數學學習氛圍中,可以培養自己的思維。教師要消除刻板的模式,去消除學生的思維定勢,從而讓學生自信從容地克服難題,建構出專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在相應的知識體系中,能鍛煉出活學活用的數學能力,進而讓學生勇往直前后,實現數學學習的效率在本質上的突破和發展。教師應消除學生的知識弱項,讓學生在鍛煉之后,能做得更好。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性質的再研究》中,教師讓學生建立一個相關的知識體系,在建立知識體系后,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后得到更大的滿足,教師要拋棄被動模式,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收獲滿滿。教師要把二次函數的定義、使用、加減、乘除等內容融入到課程中,使學生在學完二次函數后,收獲滿懷自信,還能讓學生在獲得知識后,享受學習樂趣。
三、納入數學小游戲,創設趣味教學情境
游戲的納入能夠讓知識變得更有趣味性,讓整個課堂教學呈現出趣味化的氛圍。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結合教學內容構造數學小游戲,創設趣味化的教學情境,以此來讓學生在完成相關的數學小游戲的同時,去學習和了解基本的數學知識,體會到數學與學習的樂趣所在,消除自身的思維障礙,對大量的數學學習問題進行處理,從而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本質的提高。例如,教師講授《指數函數》時,應依據指數函數的的相關知識內容,來建立相關的互動系統和游戲模式,充分構建充滿互動和趣味的數學課堂,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嘗試完成相關知識后,擺脫被動思維,在數學學習的世界里,走出更好的風景。教師要讓學生能夠用心打開相關的數學小游戲,也可以讓學生在數學小游戲之后,提高自己對分式學習的自信心。所以,教師要用自己的智慧,來將游戲納入到數學與課程知識教學當中,去是實現趣味教學情境的合理創設。
四、集合相關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教學情境
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讓知識更加直觀和形象,從而幫助學生深入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所以,高中數學教師應打開課堂提問的相關模式,讓學生在完成相關學習任務后再進行學習,同時運用相應的提問模式開展相關的教學任務,并引用相關的課程教學技術、信息技術,來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實現直觀化教學情境的創設,促進學生思維的有效轉換,使更多的學生了解數學學習的樂趣和美好。數學教師應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以合理的方法幫助學生完成相關的超越。教師不應把學生置于一種被動的思考、懈怠的狀態,而是要在數學學習任務完成后,隨時克服自身的障礙,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例如,在講授《拋物線》的相關問題時,為了使學生對拋物線開口方向等知識和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教師可以嘗試使用相關技術輔助教學,即利用圖片展示、動畫 演示等功能,來呈現拋物線的形成過程和有關圖像,讓學生產生更強烈的探究熱情,在完成探究后獲得更大的學習樂趣和學習熱情。教師應使學生對拋物線知識有基本了解后,用信息技術來進行課堂提問,在學生回答相關問題后,能夠增強他們的熱情和活力,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總之,情境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直接反映了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的變化,也是新課程改革工程全面有效的推進。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必須明確自身應承擔的責任和使命,端正教學態度和理念,明確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把握新的目標和要求,通過思考、探索,讓情境教學真正在高中數學課堂上“落地生根”,從而達到更科學有效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陜振沛,寧寶權,郭亞丹.“情境—問題”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推廣及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9(12):199-200.
[2]王春梅,劉蘭之.用創新思想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J].華夏教師,2019(07):30-31.
[3]杜繼偉.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外企業家,2019(0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