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小麗
【摘 要】 小學高年級數學是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伴隨著新課改的下達以及教學創新的要求的提高,同時,時代的發展要求了新一代的學生必須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就為小學數學教師賦予了新的任務,教師要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導學案就是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的好工具,通過導學案既能夠合理引導不知如何下手學習的學生一個指引,也有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的培育,同時能夠幫助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就利用導學案引導小學高年級期末復習的實踐探究展開論述。
【關鍵詞】 導學案? 自主復習? 小學高年級數學
現如今的教育已經逐漸實現了轉換,教師不再只是充當課堂的主角,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正在成為主流趨勢。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小抓起,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一、二年級是建立數學基礎思維方式的年紀,三、四年級又是教授基本數學知識的關鍵階段,因此在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課程中加入自學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期末考試的自主復習要求學生以一個整體的眼光來審視自己所學的全部知識,特別是在五、六年級,已經具備了所必需的數學能力,歸納和總結能力的培養就被提上了日程。五、六年級的數學內容多是前一階段學習的拔高,例如小數的乘除法是對整數乘除法的拔高,同時小數的乘除法也具備自己的運算方式,所以當教師完成基本的授課內容后,知識的融會貫通就應該讓學生來主動完成。通過教師制作的導學案,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這一過程。
一、導學案制作應遵循的原則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具有無比重要的作用,“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才是真正重要的任務。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就是導學案應遵循的首要原則。在導學案的制作過程中,教師要一步步地引領學生真正地理解某一單元的真諦,盡可能地環環相扣、循序漸進,讓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和整體化地在學生眼前展開。
首先,導學案的設計要照顧到全體的學生,不同水平的學生要在導學案中獲得不同的啟發,從而進行自主的思考。所以導學案應該有條理,要和書本上的知識有關聯,讓學生在使用導學案的過程中能夠在課本上找到照應,給知識建立一定的基點,進而合理地展開。針對期末考試指定導學案的過程中,應該按照課本所授知識,詳略得當地通過小標題展現出來。這樣才能最大效率地讓學生針對最重要的知識詳略得當地進行學習;其次,設計導學案應該具有趣味性,要讓學生在導學案中找到知識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自主解決問題,實現知識間的連接。針對期末考試的導學案是一個將腦海中的不同的知識連接起來的過程,讓知識形成一個整體,每一個學生都能構建起自己的知識宮殿;最后,導學案是以學生為本的,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從學生思維的角度,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德育點隱于其中,培育學生思考、生疑、再思考的方式。
二、導學案使用實例
在筆者的教學過程中,以人教版五年級期末考試的導學案為例,講述學生的使用實例。通過對五年級數學知識的匯總,例如五年級上冊的小數乘法、位置、小數除法、可能性、簡易方程、多邊形面積、數學廣角、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減法、統計等等,通過對這些知識的提取和匯總,我制作出了一個初步的導學案,在導學案中包含了對基本知識的分點陳列以及重點提示,除此之外還附上了經典的習題,在選習題方面要放置有代表性、有經典思路、有啟發性的題目,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點知識。除了布置典型題目,小學數學中有許多有意思的案例和小技巧,將這些作為知識的拓展,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知識,遵循問題化的原則,用問句來啟發學生的思考。例如在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中,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十分之三和四分之一的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怎么辦呢?”答案讓學生來思考,這就是一種很好地引發學生思考的方式。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看到在最終的期末考試成績中,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導學案是引導學生自主思維的絕佳方式。
三、導學案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1) 教師布置導學案目的是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前提是要保證學生保質保量的完成,避免一些學生在老師安排完任務后敷衍對待,這樣的話用導學案作為總復習的手段就會大大減弱。老師在布置導學案之前,要強調學習目標,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
(2) 導學案既然是一個開放性的作業,就會存在學生的合作交流,要鼓勵學生分享學習感受,共同解決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尤其是教學中的重難點以及不少學生的共性問題,就更應該強調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的形成能夠使學生受益終生。
(3) 作為期末考試的導學案,期末考試就是最好的檢測方式,教師對于學生在使用導學案的時間安排和使用方法在事前要做一定的解釋,步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式,防止導學案淪為形式主義的犧牲品。
從實踐狀況來看,通過導學案引導高年級學生進行期末復習是取得了卓越效果的。教師應該積極穩妥地踐行這種教學方式,遵循學生發展階段的心理特征與知識掌握能力,不斷地提高教學的要求,從而改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余云燕.運用導學案引導學生自學的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4):105-105.
[2] 楊鳳芝.小學中高年級數學學本課堂導學策略初探[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7,000(020):2-2.
[3] 張建東.淺談導學案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五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