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潔
摘 要:新課改全面實施以后,小學音樂學科的位置不斷得到提升,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在傳授小學生音樂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加強聲勢訓練的應用,以此提高小學生的音樂水平。文章針對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進行了探究與分析,并提出了具體的應用途徑,希望對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聲勢訓練;小學音樂;應用策略
現如今,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素質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并且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僅掌握科學理論知識的人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音樂是小學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素質教育學科,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開展,不單單可以陶冶小學生的情操,同時還有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小學音樂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主動地承擔起培養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責任。
一、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第一,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使得小學音樂教學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小學生通常也能夠自主地展開音樂知識的探究與學習,努力更加扎實、靈活地掌握各種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和音樂技巧,小學音樂教學氛圍越來越濃厚,小學生也會逐漸地喜歡上音樂教學。第二,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還可以很好地訓練小學生的記憶力。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年齡比較小,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并且與成年人的記憶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進行聲勢訓練時,小學生需要先記憶住相應的節拍,隨后再通過拍打肢體表現出這一節拍,這樣可以很好地訓練小學生的記憶力。而且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時,小學生通過拍打臉部、拍打腿部和擊掌等方式完成聲勢訓練,學習的感受更為真實,更容易體會到音樂所表達的內涵和情感。
二、聲勢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的有效途徑
(一)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合理地應用聲勢訓練
據相關研究表明,不管是小學生的身體發育還是心理的發展都具有階段性和順序性的特點。對于處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其身體發育、心理發展的特點也有所不同。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用聲勢訓練時,應該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選擇恰當的方式合理地應用。例如,對于低年級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其對聲勢訓練通常感到十分好奇并且擁有很大的學習熱情,在訓練的過程中,能夠跟隨教師的思路加以訓練,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當他們對聲勢訓練不再好奇時,其學習的熱情也會隨之減弱。這時,小學音樂教師就需要結合這一階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合理地選擇應用聲勢訓練的方式和內容。
(二)注重激發小學生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對音樂這門學科的學習比較感興趣,他們認為與語文、數學等其他主科相比,音樂學科知識的學習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音樂學科比較受小學生的歡迎[1]。然而,很多小學音樂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時,因為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對音樂教學并不是很重視,僅僅是形式化地講解一下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弱化了音樂學科自身的趣味性,致使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被降低。為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聲勢訓練時,教師應該充分發揮音樂學科自身的優勢,注重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小學生作為聲勢訓練的主體,讓先進的教學理念在音樂教學課堂上充分地體現出來。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在組織小學生學習《小螺號》這一歌曲時,首先,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欣賞一下該歌曲,以此讓學生初步了解該歌曲的風格特點,隨后教師要準確地把握時機,將聲勢訓練引入進來,讓小學生跟隨著該歌曲的節奏拍手、捻指、跺腳等,以此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其次,在進行聲勢訓練時,有一些小學生很可能缺乏對聲勢訓練中各個動作的深入認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組織小學生進行聲勢訓練時,可以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小組內各成員的配合完成聲勢動作。在訓練的過程中小學生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教師同樣可以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指出彼此的不足之處,并引導小學生通過進一步的訓練加以彌補,從而切實地提高小學生的音樂水平。
(三)選擇恰當的歌曲應用聲勢訓練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聲勢訓練,教師所選擇的歌曲直接影響著聲勢訓練的質量和效果。為此,小學音樂教師在具體應用聲勢訓練前,一定要認真、仔細地篩選歌曲。為了達到更好的應用效果,教師應該選擇一些具有較強節奏感的歌曲,但是也不要選擇節奏感過于強烈的歌曲,最好選擇一些既具有較強節奏感,又比較輕快的歌曲[2]。在教學中應用聲勢訓練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跟著歌曲的節拍做各種聲勢動作,并且還應該讓小學生大膽地張口演唱這一歌曲,讓小學生的整個身心都沉浸在音樂中,在陶冶小學生情操的同時,增加小學音樂教學的趣味性。
(四)強化小學生的節拍感受
為了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更好地應用聲勢訓練,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注重強化小學生的節拍感受,以此促使小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領悟聲勢訓練的核心內容,從而達到更好的聲勢訓練效果。為此,小學音樂教師在平時應該加強對小學生音樂學習基本情況的了解,以此具有針對性地強化小學生對聲勢訓練的認知。同時,小學音樂教師還應該積極地為小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聲勢訓練環境。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在組織小學生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歌曲時,教師在設計聲勢訓練內容時,應該重點突出四二拍子的訓練,將其作為訓練的一項重點內容來完成。為了強化小學生的節拍感受,在小學生演唱這一歌曲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一邊演唱,一邊通過拍手、跺腳等動作感知這一歌曲的節拍,從而使小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這一歌曲的風格特點。
(五)增強小學生的音樂情感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聲勢訓練時,為了充分發揮聲勢訓練的重要作用,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增強小學生的音樂情感,深化小學生的學習體驗感,讓小學生在學習和訓練中,更加深刻地認知音樂藝術,以此促使小學生充分地感受到音樂藝術自身的魅力,從而幫助小學生端正學習的態度。在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后,教師可以科學地設計聲勢訓練的內容,將教學情境和音樂意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一方面,教師應該加強對小學生音樂和肢體動作之間配合度的訓練,以此幫助小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聲勢訓練的要點。另一方面,在組織小學生學習一些民俗歌曲時,可以將一些較易被感知的內容引入其中,并鼓勵小學生嘗試著利用聲勢動作對這些實際的動作加以模仿,以此更好地開展聲勢訓練,促使小學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音樂所表達的情感。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學科是小學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門素質教育類學科,近些年,小學音樂教學的開展越來越受重視。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在新課改的指引下,加強聲勢訓練的應用,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年齡特點作為重要出發點,并注重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小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到聲勢訓練中。同時還應該注重強化小學生的節拍感受和音樂情感,以此達到更為理想的聲勢訓練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健美.新體系音樂教學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知識文庫,2021(5):146-147.
[2]楊丹.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2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