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趙博思(1995-),女,漢族,新疆石河子人。主要研究方向:會計理論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化和信息化已成為當前企業內部組織結構變遷的重要方式,也是當前管理會計創新研究的主要方向。通過知識化和信息化改革,原本的企業組織結構模式從金字塔形開始逐步轉向網絡化、扁平化以及去中心化。這種新的組織結構變遷形式也對管理會計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這有助于管理會計的在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組織結構;變遷;管理會計;影響研究
自8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產業的飛速進步與發展,國際大型企業為適應新形勢的變化不斷進行改革。已從傳統的質量改革、制造改革以及管理改革等發展相組織結構的改革,這體現在企業各部門職能的整合和交叉上。例如,制造部門可能執行直銷、會計和財務職能,而銷售部門可能執行市場研究、會計、財務和工程職能。與此同時,由于計算機的快速普及使得企業辦公信息的處理效率飛速提高,極大促進企業內部各類職能部門與上下之間的信息溝通,使得企業更容易靈活適應環境。在本文中主要討論管理會計研究中企業組織結構變化可能引起的新變化。
1.近年來企業組織結構變遷導致的管理會計研究的影響因素
近年來,企業面對的挑戰主要包括市場增長緩慢、業務運作的國際化、科技發展迅速等。許多企業在實踐中已經意識到,在當今以技術驅動為競爭主體的環境下,影響企業成長的最大因素已經不是資本、經驗以及知識等,已經轉變為企業的組織能力。也因此,企業如果想要快速的獲得競爭優勢,就必須從各個方面重新構建其組織結構,比如資源配置、管理層級等,打造更加高效與簡化的組織結構,經過多數情況下不同的企業在組織改革時側重點不同,具體方式也有所區別,但大企業的組織改革有一種大勢所趨的方向,幾乎所有的大企業都采用了新的組織結構形式。這種模式正在被一種稱為扁平網絡組織或N型組織的新型組織所取代。與事業部制相比,這種新的組織模式就像一個企業內部不同部門與不同單位以及個體之間聯系的網絡,因此也被稱為扁平網絡組織或N型組織的新型組織。其本質上是有多個相互獨立創新的單位構成,無論是縱向和橫向聯系都很緊密。其主要特點:
(1)分散:它不是幾個或十幾個大型戰略業務單元的組合,而是由大量獨立的小業務單元聯合組成的企業聯盟,這種類型結構的組織有效提高了基層部門的協作能力,同時避免了在技術、財力以及資源等方面過度依賴總部,使得基層企業的責任感明顯增強,同時基層企業的員工的能力也進一步得到釋放,主動性與積極性都極大提高。但同時其也要求管理會計改變傳統的為少數企業設計的一些服務的特點,將解決整個企業聯盟問題當做當前的研究重點。
(2)創新:組織結構的快速變遷明顯提高了基層企業的自主性與權利,這就要求其自身對自己開展的各類活動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也因此,要求基層管理人員不再單純的擔任執行任務的角色,而是應該積極進行創新,同時中層人員也不能只進行單純的管理,而是要為基層管理人員提供創新所需的各類資源和支持,而高層管理人員則應對其企業的創新進行積極推動。通過以上的轉變,改變過往創新由上而下的模式,而是轉變為底層驅動,將創新融入企業的實際運營過程中。但為適應企業管理活動的不斷創新,管理會計必須加強對方法論問題的研究,必須使用標準化的工具來總結、提煉和升華實證管理會計的成果。
(3)高效:組織結構的的變遷,極大的簡化了行政等輔助部門的工作,使得基層運營更為自主,柔性管理的采用也更為輕松。這使得企業的各個層級的員工可以更好的理解企業的總體規劃與發展戰略,管理會計在其中有更多的可能性,同時也可以立足于實際,使得理論和實踐更好的結合。
(4)協作:新的組織結構變遷使得獨立的小型機構資源有限無法自給自足,必須高度依賴其他營部門,增加企業內部知識、技能和其他資源的轉移,并促進企業能力的整合。由于信息技術的成熟應用使得企業的管理人員不再需要大量的垂直溝通人員,極大的提高了溝通效率,這使得中層人員有更多的精力用于企業的橫向溝通和整合,包括信息交換、員工流動和非正式的人際交流等社會互動過程。
2.管理會計研究的新進展
通過改變內部結構,上述扁平網狀結構可以適應各種環境要求,表現出高韌性,符合人文管理的組織要求,符合現代企業管理發展浪潮的需要。
2.1管理的會計的研究從單一企業轉變向集團企業
(1)去中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由于信息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使得企業的組織結構不斷向著扁平化發展,這使得企業垂直管理結構改變自上而下集中的模式,變得更有自主性,以及合并企業集團內分支機構的管理會計制。以制造企業為例,管理會計必須使用各種方法進行控制,建立內部市場和內部結算的形式,創建內部結算中心以簡化管理會計實踐。例如,在企業中設立一個部門作為利潤中心,可以使企業獲得在企業內部完成一項任務所需的最大經濟資源(包括收入、財務、物資、服務等)。還可以通過并購在國內甚至國外市場發展,以上所有去中心化發展的方向使得企業集團不選需要創新管理會計研究,確保投資的保持和增加,并且提高企業內部的壓力和動力,促使企業管理不斷優化發展。
(2)合并報表規范的影響。市場化的高度發展以及企業組織結構的變遷,要求上上企業不斷提高其會計信息的標準化程度不斷提高,同時不斷提高內部管理的要求。這其中最為明顯的變化是上市企業報告的重點不在以母企業的信息確認和計量為主要,更注重的是企業集團信息的確認和計量。因此,現階段管理會計的研究也由傳統的單一企業分散管理研究逐步轉化為集團企業的內部分散管理研究。
(3)傳統業務部門會計的弊端。采用單一業務單元和單一子企業作為被管理主體,并不意味著被合并企業集團內的合并業務單元處于控制之下,也不意味著企業管理不需要反應組織結構的變化。在企業集團的管理中,應用分散式的管理方式既要與具體企業所擁有的母企業的業務部門掛鉤,而且還包括從事相同業務的外國子企業的合并業務部門,評估這些業務部門的績效非常重要。為提高管理會計實際工作中對業務單位活動的評估效率,會計程序是將內部業務單位與同類業務的國外子企業或子企業的業務單位這些活動通常組合在一起。換句話說,預算和實際計算是每年和每月進行的,這樣的系統超越了以前存在的部門會計。為此,要適應組織變革的內在需要,需要針對傳統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改革,并對管理會計進行研究創新,即其本質是在企業集團內部建立利潤中心。否則,海外制造子企業將不斷涌現并試圖合并,全球最優布局戰略可能難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