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紅
摘要:在新課改推行的大背景下,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教學知識與實踐生活相結合,重視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yǎng)社會型人才。教育教學與生活實際相整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知識與生活的割裂,回歸生活。本文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的整合展開論述,并提出相關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生活實際;整合策略
引言:
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也反作用于生活。知識與生活是兩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兩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當下,小學生無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簡單的問題是教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狀。教育教學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為學生的未來生活做準備。因此,小學教師應當重視建立數(shù)學與生活的橋梁,幫助學生在學好數(shù)學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情境化教學這一教學方式在小學階段較為受用,更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情境的選取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到年齡和心理發(fā)展的影響更容易對自己說熟悉的事物充滿信心和親切感。教育教學應當抓住這時機,拉近學生與數(shù)學的距離。
學生個人對學科的主觀感受間接性的影響著學生的認可度,而小學生的喜好直接關系著他們是否更愿意學習這門學科。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重要任務。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表內除法(一)》在這單元里面講了一部分有關與“平均分”的數(shù)學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是他們初次接觸除法。腦海里面可能比較陌生,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主導,應該起到一個很好的銜接作用來幫助學生完成他們的最新發(fā)展區(qū)任務。老師可以給學生舉一些跟生活相關的例子,比如“如果老師手里有十塊糖,然后將它分給班里的前五名同學,大家去想一下應該怎么分呢?又有哪些分的方法呢?”有的學生會說“可以一個一個的去分,最后每個人分兩個。”、“可以兩個兩個的分,正好每個人分兩個”、“可以三個三個的分,但是分到最后不夠了,說明這種方法不正確。”還有的同學會說“第一名三個,第二名分兩個,第三名分兩個,第四名也分兩個,第五名分一個”……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上午在思考的過程中就是學生參與課堂的過程,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挖掘本土化資源,拓寬學生學習視野
數(shù)學學科歷史悠久而且每個地域都有各自區(qū)域的特色,整體相差不大但內部各有差異。教育教學也不應當僅僅局限于課本,而是從縱向和橫向上都廣泛的學習。教師在教學可以利用本土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
“學習永無止境”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有學生自身有優(yōu)秀的數(shù)學素質才能夠為解決實際問題打堅實的“地基”。每個小學都會有自己所在地區(qū)的歷史,而且每個小學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社會環(huán)境不同,包括學校所提供的學習資源等等,這些都是本土資源。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在小學中壓縮門就是呈現(xiàn)平行四邊形形狀、欄桿的形成的框框也是平行四邊形、學校籃球架框框有梯形……這僅僅是同學校挖掘的課程資源,也都是學生所熟悉的。而且還方便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學生在課下可以去參觀。再比如學習《三角形》依然可以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出發(fā),比如三角板、流動紅旗、紅領巾……這些都是現(xiàn)成的三角形,可以讓學生從這些手頭的事物觀察三角形的特點并總結出來。
三、注重生活化實踐,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充實自身、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在當下素質教育的推行教學與生活相結合,學習僅僅停留在理論學習是不夠的,還需要進行實驗操作。在數(shù)學課中,可以花一定的時間開設數(shù)學活動課,提升學生的這是應用能力。
仍然以小學數(shù)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小數(shù)乘法》為例,可以開設一個活動課讓小學生分組模擬真實性的實踐化學習。比如:老師給每個小組分五塊錢,讓學生去購買學習用品。老師負責開商店,商店里面一個筆記本0.5元、一支筆1元、一套尺子1.2元、一支鉛筆0.5元。有一個小組想要買三套尺子和兩只鉛筆問需要花多少錢呢?首先在這個單元學生沒有接觸過小數(shù)的乘法,僅僅在前面學習過整數(shù)乘法。可以利用之前的知識進行解決,將1.2元換算成12角。那么就用12×3得出結果為36角即3.6元。兩只鉛筆就用5角×2得10角即1元。兩者相加就是這個題目的答案。在解決問題是還采用了小組合作的模式,小組成員集思廣益共同解決實際問題,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和責任感。
結語:
小學數(shù)學是小學生必修科目之一,在新教育的背景下更加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基于當下教育教學與社會生活的現(xiàn)狀采取“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挖掘本土化資源,拓寬學生學習視野”以及“注重生活化實踐,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方式來推動數(shù)學理論知識與生活的整合,促進學生數(shù)學進步。
參考文獻:
[1] 黃紹武. 將小學數(shù)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方法探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3):1084. 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0.13.2338.
[2] 董小麗. 論小學數(shù)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結合[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8):126.
[3] 徐歡. 簡析小學數(shù)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的有效結合[J]. 科學咨詢,2021(2):294.
[4] 趙爾利. 論小學數(shù)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結合[J]. 中外交流,2019(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