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利
摘要:什么是解題能力?解題能力是根據題目的信息,合理進行分析,明確題目條件與問題的關系,以此根據條件來找到解題的方法和策略,進而得出答案的能力。教師應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讓學生的解題更具準確性,以此來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結合教材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是當下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點。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解題能力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高中數學的知識點得到進一步填充,知識難度也隨之加深,更具挑戰性,這使得很多高中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表現出了興趣不高、學習困難的問題,甚至有的學生產生了很強的抵觸情緒。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學生缺乏自主解題能力,沒有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和樂趣,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讓學生在快速解答習題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一、目前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學生是發展中的人,不是一時的成績就決定了學生的一生。但是根據我國的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都沒有瞻前顧后的意識,沒有將學生的發展放在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所以,這樣的教學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因為教師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地位,不僅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與此同時,由于受到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大部分教師還是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定標準,卻忽視了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所以,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該學會適應時代的發展,讓自己所使用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能夠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除此之外,教師應該提高對學生解題能力培養的重視度,適當轉變數學課堂教學的重心,注重學生自我反思以及能力的提升,同時讓學生對數學課程產生熱愛之情,能夠主動去學習。
二、有效改進高中生數學解題能力的策略
(一)重視數學解題方法的教學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只會按照課本教學的方式來解題,一旦題目發生了變化就完全不知道該從何入手,進而導致學生面對很多數學問題時束手無策。因此,教師在進行核心知識的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核心知識的概念,還應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做到融會貫通,讓學生數學學習更進一步。對此,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做題時多觀察、多思考,讓學生學會歸納數學習題,總結知識要點,進而達到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教學目的。
(二)以鞏固基礎的方式重視解題素材積累
相對而言,高中時期的數學知識復雜性更高,繁多的學習難點對大部分學生而言都會造成較大的學習壓力。在各種網絡教學資源愈加豐富的背景下,高中生更加容易獲得一些碎片化知識,這需要教師有效地整合學習資料,在確?;A教學效果的同時還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內容,將其中蘊藏的知識點都挖掘出來,結合適當的引導來強化學生對基礎性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打下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基礎。比如,對“空間幾何體”這一知識點的講解,知識點本身對學生的空間思維和想象力的要求較高。針對這一點,教師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注意了解空間幾何體的結構、關鍵知識點等,靈活運用常見于生活中的幾何體物品進行細致講解,在學生對幾何體形成一個初步印象和概念后,基于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順利開展教材例題分析,這樣才能使學生有效地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解題策略,真正理解知識。長此以往,學生不僅能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更加透徹地理解所學內容,還能為后期解題能力的培養夯實基礎。
(三)利用小組合作提升解題能力
在高中數學新課講授過程中,一般來說,教師都會進行例題的講解,這個時候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但是在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大部分時間是沒有教師指導的,需要自己獨立去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隨著教育事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新穎的教學方法也在逐步的興起,如小組合作交流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全班同學的學習成績。因為在沒有教師引導的情況下,學生可以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并吸取別人身上有價值的經驗,可以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進行學習。除此之外,教師在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候,也不要掉以輕心,適當地給他們正確的引導,讓他們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交流,從而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技巧。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也能夠大大提升全班同學的整體水平,是一種實施性較強的教學方法。
(四)聯系生活實際強化學生的解題思維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都隱藏著數學知識。具有較強邏輯性和抽象性的高中數學知識,同樣具有很強的應用性,教師可以從貼合生活實際的角度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通過這個點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強化將高中知識靈活應用于生活實際問題的效果,引導學生用積極的態度探索數學問題,構建自身思維方式的數學知識體系和解題思維模式,形成個性化的學習風格,以便在面對多種類型題目時都能靈活調配學習資源,體現出超強的解題能力。以“排列與組合”這一課時的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把現階段社會發展迅猛的物流行業問題引入具體的數學問題,實行片區劃分,負責送件的每個快遞員會重復走很多街道,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應用排列組合知識,為快遞員制訂更加快速、便捷的送件路線和方式,既不用消耗過多的體力和時間,還能節約送件成本。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是一門潛移默化的課程,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認真鉆研這門課程,有效的將知識的灌輸與技能的培養有效相結合,有效地進行高中數學的教學,數學這門課程能夠成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但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不僅要深入鉆研教材,同時也要將教材和學生有效地結合,這樣才能夠實現數學課程的價值的同時,又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林錦泉.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探析[J].速讀(中旬),2019(02):193.
[2]王莉.注重培養核心素養提升高中生數學解題能力[J].中學數學,2019(05):57-58.
[3]張莉娟.運用數形結合思想提高高中數學解題能力的初探[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