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慶和
【摘要】小學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必學科目,對學生數學思維、數學能力的培養以及今后的個人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在核心素養導向下,很多學校對數學課堂作業設計進行了革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諸多漏洞。文章著重論述了核心素養導向下數學課堂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以及應該遵循的原則。
【關鍵詞】核心素養;課堂作業;原則
一、數學課堂作業設計的重要意義
當前,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一直存在著難以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問題。為了切實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教師就必須重新審視自己布置的課堂作業是否存在問題。大量數據證實,許多數學教師的課堂作業設計得并不合理,導致很多小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沒有得到提升。為此,教師進行科學的課堂作業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數學課堂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作業設計形式較為單一
在教師授課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不一,有的學生掌握得比較快,比較全面,而有的學生掌握得較慢,較為片面。大多教師并沒有據此進行課堂作業設計,所布置的作業沒有區別,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如果布置一些較為簡單的課堂作業,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則會感到沒有較大的學習意義;如果布置一些難度較大的課堂作業,對那些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而言,則難以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無疑會造成時間的浪費。
(二)作業設計內容缺失趣味性
據調查,很多教師的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在布置課堂作業的時候,往往題量多,機械式地操練,不是填空就是選擇或計算,最后是解決問題,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學生被動地答題,缺乏答題的興趣與動力,最終會影響到答題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解決問題”后,教師布置作業時若還是出些如“大貨車和小貨車運水泥,怎么運最省錢”之類的題目,可能不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思考。如果換成“四年級7位老師帶著130名同學去參觀動物園,售票處規定:成人票20元/人;學生票10元/人;團體票(10人及以上)15元/人。請同學們幫老師想一想,怎樣購買門票最省錢”這樣有趣味的問題,那么學生會積極為教師排憂解難,最后通過比較發現最省錢的買票方案,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學習氣氛濃厚,學習效果極好。
(三)作業設計內容生活化不強
就教學現狀來看,很多教師并沒有做到這一點。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受傳統觀念的束縛以及惰性影響,不愿意對課堂作業進行科學的設計,完全照本宣科,認為學生只要能夠把書本上的問題解決了就算完成任務了。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長方形周長和面積的計算”這一知識點后,很多學生僅僅會在考卷中計算相關的試題,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小明家要換一扇門,爸爸讓小明計算一下要換一扇多大的門,小明竟然無從下手,最后還是爸爸告訴小明要先量出門框的長和寬,門框的長和寬就是門的長和寬,到時候按照這個尺寸買門就沒問題。”為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將提高小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當作教學的重點。
(四)作業設計內容綜合性不強
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沒有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設計的作業無挑戰性。數學本身的抽象性和嚴密性往往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師設計的數學作業帶點趣味性,又來自于身邊的生活,加點難度,這種數學作業怎能不激發孩子們的征服欲?還有誰不想做作業,不學數學?
例如,教師在教學二年級“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時,布置學生收集本班同學的身高分布情況,沒有注意學生收集與整理的渠道、方法等問題。很多學生雖然收集了相應的數據,但是效率并不高,比如不會采取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而是一種一種去數,費時費力,嚴重影響效率及正確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作業設計要體現出綜合性,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核心素養導向下數學課堂作業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一)作業形式設計要具有多樣性
首先,作業設計要有層次。不同的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情況不盡相同,教師如果總是千篇一律地布置課堂作業,將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因材施教,分層次布置作業。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乘法分配律”時,針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可以布置一些難度較低、知識面相對窄一些的作業,如“25×(10+4),35×72+35×28”等;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布置一些帶有難度、知識面比較全的作業,如“47×99+47,38×98,125×32×25”等。這樣,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都能夠完成作業,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不會浪費時間,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也可以找到學習的自信。
其次,作業題型要多樣化。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盡量避免題型單一,努力做到作業題型多樣化。例如,教師在教學四年級“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可以這樣布置作業:“1.根據豎式過程,判斷對錯,把錯誤的改正過來(略)。2.細心計算下面各題:134×22= ? ? ? ?;82×237= ? ? ? ?。3.不用計算,選擇正確答案。解放軍戰士每分鐘走正步116步,每步75厘米,解放軍戰士每分鐘走多少厘米?怎么列式?不用計算,你選擇哪個答案?并說明理由。116×75=( ? ?)A.8701 ?B.870 ?C.8700 ?D.8730”這樣通過“判一判”“算一算”“選一選”等多種題型練習,學生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二)作業內容設計要具有趣味性
首先,教師要轉變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例如,教師布置課堂作業的時候,不再采用之前學生各自解答的方式,而是讓學生三人或四人一組展開討論。采用這種方式,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言論,表達自己的觀點,使問題在討論中得到解決,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提高了合作能力。
其次,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布置課堂作業。例如,在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知識點時,教師沒必要像往常一樣在黑板上畫出立體圖形,完全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開展教學,利用投影儀將相關的立體圖形以動畫的形式呈現出來,帶給學生一定的感官刺激,讓學生覺得這堂課挺有意思。這樣,學生做題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作業內容設計要具有生活化
首先,教師不要僅僅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多向學生講解一些與課本知識相關聯的現實生活的知識。例如,在教學五年級“小數乘法”時,教師布置這樣一道題:“小明要到超市去買橘子,橘子每千克5.3元,如果小明買4千克,要付多少錢?”這樣的例子與現實生活關聯很大,不僅能夠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提高小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其次,教師不要局限于課堂教學,有條件的話完全可以組織學生實地參觀學習,提高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組織學生參觀養雞場,告訴學生:“每只雞每天能下一個蛋,一個雞棚有300只雞,一間雞舍有5個工棚,問一間雞舍一天可以收獲多少雞蛋?”通過這樣的方式,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
(四)作業內容設計要具有綜合性
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是核心素養導向下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挑戰能力,使學生越挫越勇。例如,在教學六年級“數與形”時,教師通過數形結合直觀教學,引導學生觀察、操作,探索出圖形和相應數之間的聯系和規律,得出結論:從1開始,幾個連續奇數相加,和就是幾的平方。在設計作業時,教師除了設計基礎題,如“1+3+5+7+9=( ? ?)2”等,還要設計有點難度、綜合性較強的題目,如“7+9+11+13+15+17+19=( ? ?);1+3+5+7+9+11+…+77+79=( ? ?)”等。這樣設計突出了“如果沒有從1開始該怎么算?連續奇數的個數較多時又怎樣很快知道奇數的個數?”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而且能夠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結語
核心素養導向下科學布置課堂作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此,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作業設計,切實提升課堂作業效率,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以及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李唯.核心素養培養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文理導航,2017(36):32.
李桂榮.核心素養視閾下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與實踐[J].贏未來,2017(13):142.
徐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大世界(小學五六年級版),2018(11):86.
趙霞,趙暉.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微探[J].新課程(上),2018(11):50.
唐春官.簡約教學,讓核心素養落地更簡單[J].新課程(小學),2018(11):52.
趙東金.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指向數學核心素養[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版),2017(02):6-8.
王艷.新課標下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探析[J].成才之路,2017(03):42.
周姝.立足教學實踐 提升數學核心素養[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版),2017(0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