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霞
摘 要:數學是一門綜合應用性較強的學科,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使小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提升數學核心素養?;诖耍恼轮饕接懺谛W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策略,希望能夠有效發揮生活化教學的作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0-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57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不再只是強調數學知識的講授,更多的是注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能夠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讓學生通過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同時也能培養學生數學知識運用意識,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生活化教學模式概述
生活即教育,生活中隨處都能夠發現數學的影子,“新課標”也要求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讓學生能夠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簡而言之,數學教學應當回歸于生活,并且服務于生活。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多數教師是以知識灌輸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但是缺乏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同時也沒有有效引入生活實例,這樣枯燥乏味的知識講解只會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不利于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究與思考,導致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較差。另外,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會將學生的思維禁錮在課堂中,并不能真正地理解數學學習的意義,更何談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明顯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對學生的發展與進步也非常不利。這也是為什么要倡導生活化教學的原因所在,通過生活化教學,使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來理解教學內容,同時,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能力。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意義
將生活化教學模式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雖然對新鮮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但是較缺乏對待一件事物的耐心和持續關注,加之受到教師“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影響,久而久之會喪失數學學習的興趣。而通過生活化教學,將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課堂教學中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進而促使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第二, 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數學本身是一門綜合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小學數學涉及許多數學概念、運算規則等內容,這些內容中不乏許多較抽象和復雜的知識點,以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特征,一時難以有效熟悉掌握和理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和難度。而通過生活化教學,教學內容有效地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能夠使學生從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找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實例,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同時能夠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第三, 有利于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開展數學教學最重要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將理論運用到生活實際中,真正發揮出數學知識的價值及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必要開展生活化教學模式。通過生活化教學,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效整合,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學習的真正意義,并形成知識運用的意識,從而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涉及許多較為抽象的知識點,小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困難,加之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課堂效率并不高,學生實際的學習效果也不佳。對此,要想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并緊密聯系教學目標及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化場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熟悉的環境中,引導學生運用自身的生活體驗進行思考和探究,可以有效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與知識也能夠從熟悉的生活體驗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自然而然達到教學的目的。
比如,在學習“行程”這一部分內容時,會涉及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理解,如果教師一味地進行概念的講解,并不能夠讓學生真正理解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有時還會出現混淆的情況。這便需要教師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將知識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為學生創設出相應的生活化情境,如此,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更好地理解這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而建立起完善的知識體系。如在課前導入環節,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設計問題:“小明早上步行去學校,他的走路速度是每分鐘70米,從家到學校一共用了15分鐘,那么請問小明的家與學校之間的距離是多少?”通過設計這樣一個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問題情境,能夠讓學生很好地理解知識內容,同時也能夠在實際的案例解讀中進行知識的內化與吸收,進而提升學習效率。
(二)引入生活素材進行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還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適當地引入一些生活素材進行教學,以此實現教學的生活化。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讓學生加以利用,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