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斌
摘 要: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大多采用“填鴨式”的灌輸教學方式,用同一套教學方法面對班級內所有的學生,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得很多初中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出現抵觸情緒,影響了學生英語能力和水平的發展。而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改變了這一狀況,彌補了學生英語學習中的短板,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英語教師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有所提高。文章先分析了初中英語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優勢,進而提出有效的實施策略,旨在增強英語整體教學質量。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生;初中英語;英語水平;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0-01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66
在日常的教學中,很多初中英語教師仍然采用“滿堂灌”“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導致英語教學出現“優等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現象,英語兩極分化日益嚴重。為此,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推廣分層教學法,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英語課堂上活躍起來,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
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優勢
(一)面向全體學生,培養英語學習習慣
在新課程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語教學強調要面向全體學生,而分層教學正好迎合了新課改的這一要求。初中生由于英語基礎、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各不相同,在英語學習上存在著差異性,而傳統的英語教學緊緊圍繞教材和《教學大綱》進行,用一種教學方案面對班級內的所有學生,使得英語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基于分層教學法的初中英語教學效果顯著,初中英語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英語教學內容更有實用性和針對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發揮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應以滿足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往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分強調自身的主導地位,一切教學活動都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師的規劃來進行,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限制了學生英語能力的發展。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把復雜、抽象的英語知識拆解成若干難度層次不同的英語問題,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互動的機會,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可以有選擇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真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優化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求知意識
初中英語教學應用分層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意識,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在解決低難度的基礎題時,可以對低層次的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打牢學困生的英語基礎,中、高層次的學生也可以對這些知識進行鞏固;在解決中高難度題時,英語教師要根據學情對問題內容進行適當的處理,通過啟發和引導,讓中高層次的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得著”,也讓低層次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拓展。如此,英語課堂分層教學的優勢凸顯出來,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不斷發展。
二、初中英語教育中分層教學法的實施策略
(一)對教學主體進行分層
為使每個初中生都能得到發展,英語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方式,對教學主體進行分層,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相適應。對學生分層不是簡單、機械地把學生按照成績的高低進行劃分,而是要在尊重和保護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性格特點等,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次的學生英語基本功扎實,學習積極主動,對英語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并且具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和表現欲,在英語學習中對其他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帶頭作用;B層次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有一定的進取心,英語基礎知識不是十分扎實,接受能力較A層次的學生稍差一點,但對英語學習具有興趣,并且有一定的能力和潛力可供挖掘;C層次的學生英語基礎知識不扎實,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接受能力和思維反應能力較弱,在英語學習上存在一定的阻礙,需要英語教師花費大量的心血才能促其進步。當然,這個層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初中英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和學習情況隨時進行調整,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二)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教學目標是初中英語教師進行教學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方向和動力。在制訂教學目標時,初中英語教師不能采取傳統的目標制訂方式,要在學生分層的基礎上,根據教學要求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適合他們發展的教學目標,提高英語教學的針對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對于C層次的學生,初中英語教師要設計基礎性的教學目標,這也是其他兩個層次的學生必須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即要求他們掌握最基本的單詞、語法和句型,會用簡單的英語句型來交流;對于B層次的學生,初中英語教師要設計中層次的教學目標,即在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英語技能和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對于A層次的學生,要設計較高層次的目標,即在達成基礎性教學目標后,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確保A層次的學生獲得拔高訓練。初中英語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保證教學目標的關聯性和遞進性,確保A層次的學生可以向更高層次發展,促進B層次的學生不斷向A層次的學生靠攏,而對于C層次的學生只需完成基本的教學目標即可。用簡單、易達成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找回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自信,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努力學習英語,更上一層樓。
(三)對教學過程進行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