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文

摘 要:“芙蓉工匠”對落實湖南省制造強省行動計劃具有重要意義。從理論課程學習、實習實訓、技能抽查、技能競賽、創新創業五維度構建層層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并通過診斷改進反過來促進理論課程教學和實習實訓教學。
關鍵詞:芙蓉工匠;五位一體;模式構建;實踐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3.027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各產業正發生深刻變革,各國都在搶抓機遇占領制造業制高點。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文件,旨在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由大變強,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為加快制造強省建設,2015年11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對外發布《湖南省貫徹〈中國制造2025〉建設制造強省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年)》(簡稱《行動計劃》)。湖南省制造強省行動計劃的落實離不開大批滿足智能制造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加快高技能技術人才培養,打造“工匠湘軍”,培養“芙蓉工匠”。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主陣地,需要積極探索如何順應新形勢,滿足新需求,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量“芙蓉工匠”。
1 “芙蓉工匠”的含義
“芙蓉工匠”這一概念最早由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成所所長劉顯澤研究團隊所提。湖南素有“芙蓉國”的別稱,“芙蓉”已成為湖南的一張名片,“芙蓉工匠”作為湖南省技術人才的一張名片,更能體現湖湘文化與工匠精神的深度融合。“芙蓉工匠”作為“工匠湘軍”的領軍人物和杰出代表,其核心內涵是“有湖南人特質,有工匠精神,有精湛技藝,有創新本領”。這一核心內涵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精神層面;另一個是技術技能層面。精神層面上,一是要求有湖南人特質,主要體現在“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敢為人先”等方面;二是要有工匠精神,主要體現在“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精神方面。工匠精神是對匠人素養的普適要求,湖南人特質是工匠精神的本土化要求,“芙蓉工匠”首先是工匠,因此要具備工匠精神的一般要素,芙蓉體現在地方特色上,更要有湖南人特質。技術層面上不僅要求具有崗位勝任力,而且技藝要精湛,能在崗位上、在行業領域起到引領示范作用,能在行業企業工作中開拓創新。
2 五位一體“芙蓉工匠”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2.1 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基于高職院校芙蓉工匠培養存在的問題分析,結合學校芙蓉工匠育人實踐,遵從工匠成長規律,從學(理論知識學習)、訓(實習實訓)、抽(技能抽查)、賽(技能大賽)、創(創新創業)五維度入手,分析五大要素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從而構建出層層遞進五位一體“芙蓉工匠”培養模式(如圖1)。
通過五個維度的合力將學生培養成具有湖湘文化特色,具有湖南人特質,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理論知識學習和實習實訓知識學習是基礎,也是人才培養的邏輯起點,在理論知識學習和實習實訓的基礎上逐步開展各級各類技能抽查。在技能抽查的基礎上組織各級各類技能競賽,最后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在學習創新創業課程的基礎上圍繞專業知識進行創新創業大賽。技能抽查、技能競賽和創新創業活動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又通過診斷與改進來促進理論知識的學習,促進實習實訓教學的開展。學、訓、抽、賽、創五位一體構成一個層層遞進、循環往復的相對閉環“芙蓉工匠”人才培養模式。
2.2 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內容
2.2.1 理論學習和實習實訓
理論知識的學習包含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拓展課程的學習,實習實訓指依托專業知識所開展的校內外實訓、跟崗見習、跟崗實習。通過理論知識學習和實習實訓,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具有寬廣的人文素質知識,具備一定的實踐動手能力,養成勞動意識,形成勞動素養。在理論知識學習和實習實訓過程中要貫穿課程思政思路,注重導入湖湘文化,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同時培養湖南人特質精神。
2.2.2 技能抽查
在理論知識學習和實習實訓基礎上組織技能抽查,檢查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核學生專業技能是否與專業技術崗位相適應,檢查學生是否達到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人才培養標準。各個專業可開展技能抽查工作,學校可以組織校級技能抽查,湖南省有省級技能抽查工作。在技能抽查方面要充分認識到技能抽查工作的重要意義。技能抽查是評價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評價學校專業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通過專業技能抽查可以加強專業內涵建設,促進教學設備設施改善,同時可將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化和新技術、新標準、新工藝融入專業教學,通過專業技能考核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專業、學校和省級層面開展技能抽查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技能抽查工作方案,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開發技能抽查標準,編制技能抽查題庫。技能抽查既要考查學生專業技能,也要考查學生職業素養。將湖湘文化融入職業素養,在技能抽查工作中貫穿芙蓉工匠精神。技能抽查是檢驗學生是否達到人才培養標準的手段,要與技能競賽相區別,標準不易定得過高,題目要從易、中、難合理拉開差距。
2.2.3 技能競賽
依托專業知識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有條件的課程可以以課程知識為依托組織課程層面的學生競賽,如可組織課堂知識搶答、課堂知識展示、課程學習任務匯報等形式的競賽活動。可穩定開展校級、省級、國家級、世界級技能競賽。制定技能競賽長效機制,從技能競賽組織機構、后勤保障、人員選拔、動員獎勵等方面制定完善方案,保障技能競賽有序推進。技能競賽評價標準要盡可能與高級別賽項對接,既要保障通過技能競賽培養人才,又要為更高級別技能競賽選拔人才。技能競賽開展既要用來評價技能水平,又要通過技能競賽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和學生的創新精神,通過技能競賽形成愛學習,尚技能的氛圍,促進學風的改進,帶動更多的學生提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