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秀
◆摘? 要:自信心是學生對完成某些學習活動時對自身的信任程度,是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的重要衡量指標。學生只有具備了充分的自信,才能更好的與他人交際,才能在學習中表現出果敢的作風。但是,在我國農村初中學校,有些中學生自信心缺失,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學業。本文將對農村初中生自信心缺失的原因加以探討,并提出農村初中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初中學生;自信心;缺失;培養策略
1自信心的重要性
1.1自信心將影響到學生個體的發展
自信心是學生將目標與自身能力進行綜合比較形成的自我認知的心理傾向,學生具備了足夠的自信心,才能有勇氣面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困難和挫折,相信自身能力能夠突破學習過程中的一切阻力,才能迎難而上,進而讓學生困難和挫折中不斷歷練之際,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相反,自信心的缺失將會讓學生失去走向成功的勇氣,進而影響到初中生的學習和發展。
1.2自信心將影響到初中生的日常交往
初中生只有具備了充足的自信心,才能在諸多煩惱糾纏中脫離出來,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才能在與他人交往中展示出自己積極的一面,表現出自己的寬容和大度,獲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進而博得交往對象的信任和好感。因此,自信心將影響到初中生的日常交往。
1.3自信心將影響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缺乏自信心的初中生,往往性格會變得更加怯懦,做事畏首畏尾,有些缺乏自信的學生甚至將自己局限在自我的小圈子中,對社交產生恐懼,進而導致心理狀態的扭曲,導致初中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2農村初中學生自信心缺失的主要原因
2.1環境原因
首先,近年來,農村地區經濟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與城市相比還依然比較落后,許多學生家長希望能夠通過外出打工,改善家庭生活環境,進而讓孩子從小就留守在農村。這些學生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在遭遇挫折是得不到家長的心理疏導和安慰,進而感覺到無助。久而久之,這些孩子將逐漸變得缺乏自信。而進入到初中階段,這種自信心缺失的弱點集中暴露出來。
其次,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過快,社會上存在的拜金主義、利己主義思想對初中生具有一定的侵蝕左右。農村初中生同樣也不例外,他們生活在農村經濟相對落后的環境中,他們會自然而然將自身情況與他人加以比較,將自身的弱點無限放大,進而對自我缺乏信任感,從而導致初中生的自信心缺失。
2.2學校教育原因
農村教育相對落后,教學理念更新速度緩慢,許多農村初中學校依然殘留著應試教育的思想,將更多關注放在初中生的學業方面,而忽視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初中生心理狀態把握不清,初中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導致農村初中教育中心理疏導嚴重缺失。這也是農村地區初中生自信心缺失的主要原因。
2.3家長的影響、
農村地區初中生家長普遍文化水平較低,對家庭教育認知不足。很多農村地區家長將教育責任完全推給了學校,進而讓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缺失。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遇到困難時,不僅不能得到及時鼓勵,有的學生甚至會受到家長的指責,進而打消了小學生銳氣,磨去了初中生的棱角,進而導致農村初中生自信心的缺失。
3農村初中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策略
3.1在課堂生為學生創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
學校教育理念的落后是農村初中生自信心缺失的主要原因。要提高農村初中生自信心,教師一方面要轉變自身教學理念,將更多關注投入到初中生素質培養中,做到對農村初中生心理狀態了如指掌,適時、適度的對初中生加以鼓勵;另一方面,掌握“最近發展區”原則,通過創設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為農村初中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從而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感,幫助初中生找回自信。
3.2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初中生的思想引導
多元化的文化環境對初中生自信心的培養具有一定影響,讓初中生對自己的前途感覺迷茫,進而讓學生的自信心變得十分脆弱。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教學向學生宣傳正面思想教育,提升初中生信息甄別能力,增強農村初中生地域不良思想能力,從而消除初中生的自卑感,幫助農村初中生建立起自信心。
3.3通過在校教育彌補家庭心理疏導方面的缺失
農村初中生家長綜合素質不高,對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缺乏關注和有效的疏導。此外,有些初中生從小缺乏父母關愛,抗挫折能力比較羸弱,進而在生活的學習中表現出自信心不足。農村初中學校在教育方面具有專業性,學校可以通過教學方式的調整,讓全體教師參與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來。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學習能力不同為學生確立一些稍加努力就能實現的個性化目標,讓初中生在成功中逐步養成自信。
其次,教師需要在生活中給予那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初中生更多關愛,運用贊賞式教育彌補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振學生克服困難、承受挫折的勇氣和毅力,從而培養農村初中生生活自信和學習自信。
3.4開展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活動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農村初中生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某些閃光點,教師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發現學生身上的長足之處,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多樣性的教學活動,比如:課堂書法比賽、朗讀比賽、課堂教學游戲等,讓每一個學生能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發現自己的優勢,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4結束語
農村地區經濟條件差,教育理念更新速度較慢等諸多因素導致農村初中生自信心的缺失。教師需要充分認識自信心的重要性,了解初中生自信心的影響因素,加強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從而提升農村初中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石艷秋.淺談農村中學生自信心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82.
[2]祁永生.淺談農村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208.
[3]魏艷生.淺談農村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商情》,2014: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