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摘要:當前,我國教育體制正在進行深入改革,許多小學課程的內容與形式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其中“立德樹人”理念成為了小學數學課堂新的教學內容與趨勢,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時,必須時刻把握立德樹人的觀念,力求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對于小學數學課程質量和效果的改進和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在這一背景下,本文通過對立德樹人理念融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意義進行了探究,并且以此為基礎提出了立德樹人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具體滲透策略。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數學;滲透策略
引言:對于廣大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在數學課堂上滲透立德樹人的理念是一項全新的教學內容。結合其他課程的教學經驗,立德樹人理念對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整體核心素養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該理念的滲透能夠給傳統數學課堂帶來一股新鮮血液,帶給學生一種眼前一亮的新鮮感,有助于學生提高對數學課堂的興趣和熱情。為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深入挖掘數學教學內容與道德教學之間的深層聯系,為學生提供更加廣泛和優質的教學資源,力求通過新型數學教學,促進小學生數學能力和德育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意義
(一)彰顯數學課堂魅力
相比于其他科目,數學學科更能啟發學生思維,訓練學生的邏輯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中,立德樹人理念的融入,能夠使得數學教學的意義更加深入,讓小學生能夠在提升自身數學知識儲備的同時,獲得道德感的提升。通過這種方式,小學數學課堂的魅力能夠被大力彰顯,學生能夠從中激發對數學課堂的興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快樂。
(二)促進學生德智協同發展
在小學階段,數學科目的教學更加注重情感和素質養成,與其他科目協同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滿足學生多方位的學習需求,從而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榮譽感。在這種模式的培養下,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會轉化為解決生活與學習問題的勇氣,而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建立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進而激發自身的創新思維,這對于學生德智協同發展以及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在小學數學課堂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措施
(一)立足教材,開展育人活動
教材是數學教學的基礎,也是德育生存的土壤,沒有教材的教學是盲目的。小學數學教科書充分體現了小學德育的必要性,如探索最優解問題、合理分配問題、運用等式思想,以及平等、博愛、尊重他人、幫助他人等高尚品質,這甚至可以稱為人生成長必要的基礎條件。為了提高德育教育滲透的效果,就要求教師充分挖掘選題背景,將教材中與德育教育有關的元素進行重點突出,并且強化數學教材內容與學生德育教育之間的邏輯關系,保障二者之間融合的效果。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課堂討論、為學生布置社會實踐調查活動等來進行德育教育。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數學教材中“統計”這一課時的知識時,就可以讓學生收取小區的用電信息,并且將這些信息繪制成表格。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開展節水教育,讓學生能夠從小養成節約環保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情境與德育觀念相結合
數學科目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為了更加有效地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數學科目當中,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結合生活實際來創建有關的德育教育情境。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民幣的認識”這一課時的教學時,就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思考人民幣的價值,使學生明白其價值等于可用商品的價值。結合用人民幣購買文具的生活場景,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如果你想滿足購物清單上的要求,你需要做出什么樣的規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同的購買行為涉及到不同的方案選擇和最優解的概念,它需要根據實際需要作出判斷和選擇,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成本效益”這一概念,并且引導學生初步樹立節儉的意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消費觀念。
(三)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
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是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手段,為此,廣大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開展更多與德育教育有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和體驗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精神,理解合作的價值和意義。例如,在進行“混合運算”的教學過程時,由于加減乘除混合運算難度較高,學生在實際計算過程中經常出錯,為了保證學生減少錯誤,教師應加強學生的日常練習,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感受數學知識的力量和比賽帶來的樂趣。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建德育人理念的滲透作用。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將立德樹人理念與小學數學課堂相結合,已經成為了一項新的教學趨勢。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認真研判當今小學數學教學形式,挖掘更加廣泛的德育元素,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整體素養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立峰. 立德樹人下小學數學和道德與法治融合教學芻議[J]. 家長, 2020, 000(005):P.32-32,34.
[2] 唐利霞. 立德樹人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與思考[J]. 文淵(小學版), 2019, 000(007):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