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高中時期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來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是提高學生數學課程學習質量和數學課程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就數學課程的教學目的而言,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的教學,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是為了讓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課堂教學的講解與引導幫助學生夯實數學知識,理順數學科目的學習思維。
關鍵詞:高中教育;數學教學;思維培養
前言:對于高中時期的數學課程教學而言,幫助學生形成較為完整的數學思維,使得學生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問題和思考問題是其重要的教學目的。因此,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具體的數學知識和解題方法,還要幫助學生將課程內容內化為自身所具有的核心素養與必備能力。本文力圖通過對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培養的意義分析,提出培養高中生數學思維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一、培養高中生數學思維的意義和價值
(一)使得學生更高效地理解數學知識
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就內容上來講是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理論性的。并不是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和重復性練習就能理解和掌握的。而從高中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是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在高中階段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能夠使得學生在搞清楚課程內容所包含的思維邏輯的基礎上,更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數學課程知識。
(二)培養學生更理性地思考解決問題
數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在高中階段進行數學課程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運用數學思維及數學方式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在高中階段加強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能夠使得學生更明確地理解數學知識的用途,有利于幫助學生在高質量學習數學課程的基礎上通過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思維邏輯學會更加理性地思考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二、培養高中生數學思維的方法與策略
(一)督促學生切實掌握數學基礎知識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其實就是教會學生熟練運用數學基礎知識來解答習題與分析實際問題。從這樣的角度出發,督促學生切實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就成為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方式和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與關鍵。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必修一第一章《集合與簡易邏輯》的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對集合、子集、交集、并集等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概念解釋和舉例使得學生理解這些概念的意義和在生活中的應用,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注重學生隨堂練習的質量、并以此來判斷學生對集合這一課時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為學生學會運用這些知識來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在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將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督促學生切實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從而為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引導學生用多個角度來思考問題
思維方式是指人們思考問題的角度和分析問題的思路,在高中階段數學課程的教學中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是要使學生掌握運用數學知識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和理解問題的方法。從這樣的教學目的出發,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來思考問題,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及其應用方法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從多個角度來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第二冊第九單元《直線、平面、簡單幾何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于這一章的練習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圖形,運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思考并解答問題。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在進一步理解幾何知識及其應用方法的同時,也使得自身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升,學生通過對這一類題目的練習不僅掌握了數學幾何基礎知識在解題過程中的多種應用方法。同時也使得自己看待問題的角度變得多樣化。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數學問題,能夠使得學生在透徹掌握數學知識和多種解題方法的同時,樹立運用不同方法來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三)幫助學生理順數學科目學習思維
幫助學生理順數學學習思維,能夠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將數學知識轉化為分析問題的工具。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階梯效率與自學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以往要求學生背記公式并通過套用公式來解答題目的教學方式,而要引導學生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的推導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清晰和嚴謹。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選修2-2第一單元《導數的計算》這一課時的教學時,面對這一章節多種抽象的概念和計算公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首先使學生明白導數的幾何意義與物理意義,然后運用幾種簡單的函數關系引導學生與教師一起探究導數的計算方法,以此來使得學生理解導數計算過程中的邏輯關系和數學思維。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探討一個公式的得出過程,使得學生對其中所包含的基礎知識及其之間的邏輯關系有了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幫助學生掌握了學習數學課程以及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在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理順數學科目學習思維,能切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真正學會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課程教學目的。
結語:在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的生數學思維是鞏固和加強課程教學效果,更高質量地完成高中數學教學目標的正確教學選擇。為使得高中生的數學思維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切實提高,需要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督促學生切實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并通過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等教學方式來理順學生數學學習思維。從而太難過高中階段數學課程教學成為培養和強化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渠道。
參考文獻:
[1]周冬梅.結合高中數學特點淺談思維能力培養[J].考試周刊,2017(49):24-24
[2]張成福.高中數學總復習中發散思維的培養和訓練[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