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章艷
摘要:古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經典呈現,并且也是用來對小學生進行啟蒙的必備教材,當前,為了實現文化復興,對優秀的文化加以傳承,央視舉辦了古詩詞大會,將更多的社會古詩詞愛好者以及讀者匯聚在一起,以此更多地影響古詩詞讀者以及愛好者對其進行傳承以及發揚。可見,古詩詞的認可度以及文學的研究價值較高,所以,在針對小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中,應當結合新課標的學習任務,開展古詩詞深度教學,強化學生的詩詞素養,提高小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和運用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策略研究
一、引言
收錄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是古詩詞中非常優秀的作品,這些古詩詞的創作,不僅有豐富的創作背景,并且創作的畫面感極強,適合對小學生開展審美教育以及情感教學,因此,教師不可讓小學生進行死記硬背來進行學習,而是需要教師將教學資源充分的運用起來,改變當前的古詩詞教學現狀,將小學生從被動地學習中脫離出來,全面的分析影響小學生以及古詩詞的教學因素,從根源上進行分析,將整體的詩歌創作的感情可以分析得淋漓盡致,因此,教師需要充分地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古詩詞中所描述的場景,引導學生與作者進行同頻共振。
二、以拓展古詩詞的內容進行古詩詞積累
從小學階段開始,小學生在每學期都會接觸到古詩詞學習,因此,在針對小學生進行古詩詞學習時,教師需要以教材為載體,在教學中,依照古詩詞的創作背景,結合教師的文化素養,適當的對小學生進行拓展,讓小學生可以更好更豐富地理解古詩詞的創作目的與意圖,并且可以通過古詩詞的擴展以及對舊知識的回顧,使得古詩詞的教學點,變得更為豐富,在結合群文閱讀策略以及超文本古詩詞信息鏈接后,會使得古詩詞教學的氛圍更加的濃厚,有助于學生增進對古詩詞的理解,通過對作者、寫作以及題材方面的拓展,讓小學生的古詩詞積累程度更高。
教學案例一,比如,在對小學生進行部編版,六年級關于古詩詞《古詩詞三首》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朗讀想象以及鑒賞的方式來學習古詩詞,通過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態度以及價值觀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古人對中秋節的濃烈熱愛,以及對家人的思念之情,在古詩詞學習中,教師還可以對其進行拓展,比如,對親人思念以及團圓的節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被古人唱誦千年的絕句,從而更好地進行古詩詞教學策略以及古詩詞教學文化的滲透。
三、品味詩歌的精髓,提高詩詞的鑒賞能力
用詞精準以及語言經典,是古詩詞最為顯著的語言藝術。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凝聚了較多的心血,在創作時,對詞語進行反復的推敲以及嘗試與替換,最終確定了最為精準的用詞,是作者創作的意圖以及心血的體現。因此,在傳統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不僅僅需要通過翻譯,使得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程度得到提升,而是需要按照義務教育的課標教學任務,以古詩詞篇目為教材載體,更好的培養小學生的賞析能力,對隱藏在古詩詞創作背景中的情景、態度以及價值觀可以進行充分的研讀以及評析,通過領悟以及用詞的精準性,滲透對小學生寫作用詞的態度以及用詞研究的啟迪,教師更應該告訴小學生,一篇優質的作品,是需要經過時間的凝練、沉淀與付出,可能是無數次的修改,才能成就一篇佳作。所以小學生在面對日常寫作時,也需要對其進行構思,在寫作的過程中,盡可能慢并且優質,使得語言如古詩詞一樣凝練、精準,并且在寫作完成后,也要對不流暢的地方進行修改、斟酌與推敲,選擇使用最佳的詞語對其進行替換與推敲,使得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可以在作者創作態度以及優秀的作品鑒賞中得到提升。
教學案例二,比如在針對小學生開展部編版六年級,關于鄭板橋的竹石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傳統文化中梅蘭竹菊的象征對其竹子的品質進行解讀,并且以小學生的認知,帶領學生欣賞畫家對古詩詞中中唱誦的“竹子”高潔的品質進行畫作,以畫作促進學生對竹子以及作者對竹子贊頌與欣賞之情的領悟,從而更好地體會作者在世俗中,保持自我清醒,不與他人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也要啟迪學生,需要始終保持自我的正知、正見,也要保致自我精神的豐盈以及靈魂的高貴。尤其在學校,不要受到校園霸陵事件的影響,要樂觀、團結、友善,尊師愛幼等,通過古詩詞的審美教育結合小學生的品質進行德育滲透,在詩詞鑒賞中,促進小學生的深度教學,實現核心素養的教育。
四、舉行古詩詞學習教學專題活動
上述說到小學生的寫作,在對小學生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教師可以依照學生學過的題目以及小學的語文寫作水平,進行專項的小學生“詩詞話題”的作文寫作,從而使得小學生的古詩詞學習可以得到運用與轉化。或者,教師可以結合古詩詞大會的創辦模式,在學校進行語文古詩詞教學大會,讓小學生的古詩詞教學更好地開展,開展得更加繪聲繪色,更具有活動意義。除此以外,在針對小學生進行古詩詞學習時,教師還可以成立興趣小組,重點培養古詩詞學習人才,將這些學生進行篩選,從而更好地為學校的人才培養,以及區域化古詩詞參賽預備選手。
總結:古詩詞教研工作,要想深度開展,教學點舉不勝舉。上述,只是筆者以自我的認知結合當前教學的問題,以從現狀出發為教育論點,進行教學研究,使得小學生的古詩詞教學,可以在上述策略的加持下,開展得更加積極有效,更具有文化價值,使得古詩詞的文化信息可以借助課堂載體,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參考文獻:
[1]張志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76.
[2]穆琳琳.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讀天下(綜合)》,2018:125-125.
[3]陳安燕.研究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基本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2020:0068-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