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瓦拉姆
摘要:語文是小學階段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文課程所涉及的知識內容比較廣泛,這就導致了很多的小學生由于學習能力的不足從而無法做到對語文知識的有效掌握。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教師將轉變教學的方法,秉承著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使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欲望,活躍課堂的氛圍,使小學生的思維被打開,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以生為本;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通過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課堂交給學生,能夠使教師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而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滿足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獲取,通過教師問題的拋出,使小學生在整個課堂集中注意力,提升整體課堂的參與度,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使學生能夠獨力思考,表達自身的觀點。同時確保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進而幫助小學生更加高效率的學習。
1.以生為本對小學語文課堂的積極影響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是為學生創造一個具有探究性的學習情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學習,通過一些有趣的方式,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此教師要合理把握課堂上的時間和教學節奏,將學生視為課堂上的根本,保證在一節課堂上準確的傳授該節教學目標,合理地安排時間,把握好教學節奏。特別是現在的小學生在心理和生理都不太成熟的時候,一旦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對學生沒有了吸引力,學生們就會不能集中注意力,出現精神換渙散的問題等。那么課堂的教學效果就會達不到預期,大打折扣,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主體作用,進而找出正確的學習狀態。教師能做的就是帶學生走進知識的海洋,探索其中的奧秘還是需要學生自己本身的智慧,所以一切教育的影響都要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才能有效,因此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從這個層面理解,學生是學習和自我發展的主體,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是希望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可以積極主動的學習。老師講授的內容和提出的問題,都需要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成為一個裝知識的容器。因此以生為本主要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將其作為教師的最終目標[1]。
2.以生為本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在教師開始教學的過程中,秉承著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進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進而促使小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掌握。
2.1創設教學情境
教師要根據本節課程的學習內容進行課堂設計,并且其提出的問題應當滿足于小學生的當前的學習狀態,遵從民主性原則,教師將學生視為于課堂的根本,為學生創造想學習的條件,進而發現小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能夠參與設定的學習情境中,通過教師問題的提出設身處地的參與到語文的課堂中。例如,在講解到《窮人》這一課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收集影視資料,可以播放漁夫妻子桑娜在爐火旁等待出海打魚丈夫的情境,根據課本的內容以及特點,課堂上選擇適合的機會靈活運用,還原情景。導入新課后,視頻播放后,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讓文字描寫借助視頻直觀豐滿起來。這種教學情境的創設,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與視頻呈現的畫面融為一體,將課堂交給小學生,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
2.2拉近與學生之間距離
伴隨著語文課堂的教學的一點點深入,教師要掌握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可以為學生創設學習目標,布置學習任務。舉例來說,在教學《自相矛盾》的過程中,教師布置閱讀任務時,需要對教材內容與目標進行去全面深刻的分析,了解這一內容教育目的與價值,并圍繞此設計任務,為學生自主閱讀學習提供方向。該文章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講述一個賣矛又賣盾的人的故事,意在培養學生語言閱讀理解能力。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閱讀這一寓言故事,并且根據與教材內容,設計以下閱讀任務:第一,仔細閱讀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第二,通過課文哪句話,可以看出有矛盾的地方?第三,文章名字為什么叫做“自相矛盾”?然后讓學生在課前自主閱讀,并在閱讀中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知識獲取與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3]。
3.結束語
根據上述文章可得,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通過以生為本,增加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由此來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加深對語文知識的了解具有重要意義,進而打造高效率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胡金鳳.以生為本 ?開放多元 ?德智互動——對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策略性構建[J].求學,2020(20):55-56.
[2]趙蕓.以生為本,讓合作學習從形式走向本質——以第二學段為例淺談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小學時代,2019(29):48-49.
[3]毛瓊英.以生為本,提升小學語文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性[J].華夏教師,2019(2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