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廣和落實,小學英語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有了很大的變化,開始逐步朝向開放、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教師在講解英語知識時,需要借助繪本閱讀等教學方式,讓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變得更強,同時賦予整體課堂教學氛圍更強的趣味化特征。基于此,本文以小學英語教學為例,分析了英文繪本與教材整合的意義以及有效整合方法,旨在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讓學生能夠獲得多方面的發展,促進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教材融合;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程開發
【作者簡介】黃海燕,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韻學校。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大批量詞匯的輸入,并且課程資源的豐富度會直接決定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狀態。在新課標的引導下,小學英語學科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調節“教”與“學”之間的關系,滿足二者的需求,積極開發繪本閱讀課程,讓英語教學資源變得更加豐富,同時選擇切合學生生活實際、貼近時代的健康內容,并將其運用于英語教學中,以拓展學生的英語閱讀視野。利用繪本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使得學生的閱讀興趣變得更加濃厚,同時豐富英語語言的內涵,讓單調的英語語言環境充滿生機,給學生開辟出的英語知識學習路徑,降低機械性語言的操練頻率,使得學生能夠處于極具主題意義的語境中成長發展。
一、小學英文繪本與教材整合的意義
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還比較差,并且英語并不是學生們的母語,所以很多學生初次接觸英語知識,會對其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同時其在閱讀學習階段所遇到的困難十分繁雜。想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發展,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路徑,引入英語繪本教學法,讓其和英語主教材相融合,這會使得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變得更強,同時整體英語閱讀知識也會變得更加的直觀、具象化,讓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理解其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其次,小學生在圖文并茂的環境中參與英語閱讀活動,會緩解緊張、焦躁等不良學習情緒,還能夠有效降低英語閱讀時的戒備心理,開發與教材相融合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程,使得學生的思維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同時英語教學活動也會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貼合,讓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聯想能力。在較為單調的閱讀知識中,想象到更為豐富的語言內容,靈活地使用其所掌握的英語知識。使用與教材融合的小學英文繪本,會讓學生在無形中認知并學習到更為豐富的英語詞匯,增強學生英語表達的自信心,其所掌握的閱讀方式也會變得更加嫻熟。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的眼界變得更加開闊,豐富學生的情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深刻認識到英語閱讀學習的重要性,開展更具開放性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
二、小學英文繪本與教材整合的有效途徑
1.以生為本,立足于學生整合英文繪本與教材。與教材相融合的小學英文繪本閱讀課程,必須遵守立足學生實際的原則,結合小學時期不同學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特征以及學習需要,選擇更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英文繪本,分別就繪本的語法難易程度、語句長短以及單詞詞匯量等多方面進行考量,為繪本分級。之后要發揮出學生的作用,讓學生利用看圖配文或者讀文配圖等多種方式,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大膽去想象文本所傳遞的情感,可以自行編創繪本故事。之后教師要進行句式引領,讓學生仿寫語句,這樣就可以把原本課本中的故事轉變成圖畫,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傳遞語篇內容,學生在參與創作的過程中,也可以鍛煉自身的英語理解能力以及溝通合作能力。
比如,在講解“Our animal fireds”時,該節知識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句子“I/they have ...He/She/It has...”,用這些語句去描述小動物的外貌特征以及行為能力,明確短句使用的情景,引導學生創造性地使用語言。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認知水平為出發點,推行實踐、參與的新型教學方式,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依據該節知識內容創設教學任務,使得學生能夠自然而然地融入英語學習活動中,掌握英語知識技能,設計多元化的教學任務,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能力。由于小學生的好勝心比較強,所以教師要借助這一優勢,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并將這類活動形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學習這節知識的積極性變得更強。在引導學生學習“Nancy”和“Mike”之后,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完成“mind map”,選擇和動物相關的繪本,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繪本中的動物,了解相應的閱讀內容,之后進行同主題的閱讀拓展,鞏固學生的閱讀知識,讓學生英語閱讀的效率變得更高,同時學生在這些趣味性較強的繪本中還可以體會到學習英語知識、參與英語閱讀活動的樂趣,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變得更加強烈。
2.活用教材,通過文本重構整合英文繪本。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要學會“用”教材,而不是一味地“教”教材,要在教學中對教材內容進行梳理和整合,達到文本再構的教學目的,學會把英語教材中的某些教學內容融入英語繪本中,實現再構文本,還原并創建出真實的教學情景。
比如,“Colors”這一單元主要涉及和顏色相關的話題內容,學生通過學習這些知識,激發并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經由教學實踐,給學生創建較為真實的語言環境,可以使用繪本以及多媒體設備,豐富實際的教學內容,巧妙地調用教學資源,讓學生能夠樂學、愿學,較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習新句型“What colour is it?”,可以使用句型“It's +...”來回答與顏色相關的問題。在講解知識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出較為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一氛圍當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英語知識技能,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語言方面的表述,學會寫單詞“orange、yellow、red...”,幫助學生鞏固“Look at the/my/your...”等表示贊揚的話語。選擇繪本The colour monster對其進行整合,要把教材中的“colours”融入繪本中,這不但可以緊扣教材內容,同時還可以貼近學生的生活,正確地引導學生客觀認知英語繪本,彰顯出與教材相融合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程的教學價值。
3.拓展延伸,升華英文繪本與教材整合的價值。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所開展的英語教學活動應該以端正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態度以及培養學生的情感為主,要注重情感方面的教育,明確教師自身的教學使命。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教學的過程,同時也是新型的情感教學方式,教師要把單一的句型及單詞和繪本故事相融合,這樣就會使得整體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變得更強,同時還可以強化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在教學時設置問題詢問學生看到了什么、有多少人物、你們能想象到什么,利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自行閱讀文章,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找到教師所提出的答案,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想象故事情節,使用多元化問題,補充并創造繪本內容,達到拓展教學的目的。
比如,在講解“More exercise”時,要讓學生學會讀寫單詞及詞組slow、far、more...等,掌握句型“Ben runs faster than Jim”,熟練地應用比較級及副詞,可以在交際過程中學會使用副詞比較級句型。教師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將繪本故事引入其中,讓學生看圖識別其學習過的句型,對內容進行描述,讓學生學會說句子“Do the boys jump higher than the girls?”“Does Jim swim slower than David?”。教師不但要使用書中的圖片,還應當收集與其相關的課外圖片,發揮出繪本的作用,進行直觀化的教學。借助這些繪本,提升學生對上述知識內容的掌握度,也可以采用邊填表格邊聽的方式,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脈絡結構,這樣學生就能夠抓住關鍵詞重新復述課文,學會使用英語知識,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教師要關注并評價學生,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保證教學的全面性,以繪本結合主教材來創新課程閱讀素材,給學生創建出更為生動形象的閱讀氛圍,這樣學生就能夠全面且深入地探索英語文章。在較為豐富的閱讀氛圍下,學生展開自己的聯想,順暢地開展閱讀教學活動,避免英語教材和繪本出現脫節的問題,補充繪本內容,進一步延展學習內容。選擇和主題相近的繪本,將其和課本內容整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構建更為完善的知識框架體系,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也可以完成人文知識的傳輸任務,發展自身的英語思維品質。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文繪本與教材的整合,能夠給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創造出更為真實的情景,同時讓語篇內容變得更加豐富,重復出現功能性的語言,幫助學生鞏固、內化其所掌握的英語知識,促進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的發展。小學英文繪本與教材的整合,會讓英語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充實,同時學生們的輸出也會處于一種豐實的狀態。合理地使用繪本教學,把一些枯燥乏味的內容轉變成生動形象的圖文視頻等,學生會自主參與到教師所創設的這一活動中,深入學習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
參考文獻:
[1]陳舜華.開發英語校本課程拓展閱讀課程資源[J].求知導刊,2020(2):30-31.
[2]鐘華.服務于區域經濟下英語閱讀課程的品牌意識分析[J].營銷界,2020(22):74-76.
[3]劉雪,劉春艷.大學英語綜合閱讀課程教學方案的設計研究[J].成才之路,2020(35):37-39.
[4]季峰.開發英語校本閱讀課程——讓德育之花綻放在英語課堂[J].吉林教育,2021(7):11-14.
[5]馮婉婷,童麗紅.英語閱讀課程資源的校本整合[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9(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