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法在高職英語公共課上被廣泛地使用。分析信息化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優勢,依托“超星學習通”平臺,探究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案設計與實施并提出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問題及改進策略,以期提升高職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超星學習通
【作者簡介】李紅艷(1981-),女,安徽滁州人,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滁州職業技術學院質量工程教研項目(項目編號:2019jyxm001),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科研項目(項目編號:YJZ-2019-31)。
信息技術全面滲透的時代環境下,如何將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教學有效地融合,提升教師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從而創新英語教育教學,是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主題。線上線下混合式英語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改變信息的單向傳遞,為教師因材施教提供了平臺,體現出了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教育。換言之,混合式英語教學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融合,真正體現個性化教學,促進了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的提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依托泛雅平臺超星學習通,將線上教學與實體課堂相結合,按照課前,課中,課后三部分闡述線上線下實踐教學實施過程,探索高職公共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新模式,逐步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改革的無縫對接,提升教學效果。
一、信息化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優勢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融合了“以學為主”和“以教為主”兩種教學模式,讓在線教育和實體課堂有機結合,互為補充,互相促進,并且使得英語學習不再是填鴨式的被動應付,而是一個多維的智力和情感發展的體驗和實踐過程。它的特點在于以云計算為基礎,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深度融合,搭建涵蓋核心應用的各種教育云平臺,同時匯聚第三方優質資源及應用,搭建社會、學校、家庭之間的橋梁,最終實現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協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具有以下優勢:
1.豐富教師資源,拓寬學習方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融合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課堂,信息化平臺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和學習信息,拓寬了教學內容。比如,課前教師在準備教學課件時,可錄制微課,編寫在線測試題或整合其他在線資源,將其推送給學生學習,學生可以在線實時學習,也可利用碎片時間進行“碎片學習”,從而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2.培養自主學習,提升學習能力。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將大數據時代,大量的優質的教學資源推送給學生,給外語學習者帶來諸多優越性——學生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及時獲取教學資源,并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學習,增強英語學習的便利性和主動性。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拓寬的學習資源,適時調整學習進度,自主選擇課程。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并在自己構建知識體系中提高自身的語言綜合水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學習。
3.搭建交流平臺,助力師生互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要求教師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來看待,積極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自主學習、探究發現、交流合作,從而拓展學生學習英語、獲取知識的渠道。信息技術為師生提供平臺促進交流與學習。教師可能通過平臺給學生提供學習建議,提出學習目標或是布置近期任務。學生也可以通過平臺和老師交流,提出問題或是和同學進行討論,這一新型教學模式方便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也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
4.建立多元評價,優化考核方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采用多樣化評價方式。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學習進行及時評價。評價方式多元化,實現了教師主評、學生自評、生生互評與機器自動評閱技術相結合,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不僅突出了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而且確保評價的客觀公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對在多元評價過程中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各類信息加以即時動態的了解、掌握,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與疑惑給予及時的評價和反饋,學生根據教師的反饋及時修正,強化學習效果。
二、基于學習通平臺的高職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
基于學習通平臺的高職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施主要包括課前的線上虛擬課堂、課中的線下傳統課堂和課后線上虛擬課堂三個階段。課前教師通過平臺向學生推送學習資源,充分利用討論區、問卷、投票等功能調動學生課前自主預習,實現個性化學習;課中教學以實現課堂多元互動為關鍵,增加課堂趣味性,教學內容實用性,激活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課后教師對平臺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反饋學習情況,拓展課外知識,發布作業任務,完成課后鞏固學習,強化學習效果。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學習通平臺, 運用其強大的教學功能及豐富的教學資源優化高職英語教學內容,融合“以學為主”和“以教為主”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構建高職“智慧型”英語課堂。
下面以實用英語第四單元為例,探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前,課中和課后三階段教學活動。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為教會學生擁有時間觀念,具備守時美德。
1.課前預習。教師制作預習材料,通過學習通平臺發布給學生。其中包括制作微視頻,上傳與教學內容相關教學資源,設計平臺討論區展開討論,設計在線測試等。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學習教師上傳的各項學習資料及知識點,對于預習中遇到的疑難點可通過私信及班級群聊來與教師或同學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利用平臺的各種功能給予及時指導,從各個維度對學習內容進行分解式輸入,使學生更好掌握教學內容,充分提高英語課堂學習的廣度與深度。
2.課堂教學(如表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學習通平臺創建課程,將課程邀請碼發送學生,學生輸入邀請碼即可加入課程,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利用學習通平臺的投屏、簽到、選人、投票、討論、音頻、視頻等各種功能和多種資源,全方位多維度地為學生提供更具有創新性、豐富性、操作性的混合式課堂教學。實用英語第四單元課堂互動環節的具體學習活動設計見表2。
3.課后拓展。課后主要是利用學習通平臺進行線上復習,教師根據隨堂測評和學生反饋發布不同難度系數作業和章節測試,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通布置的相關任務并提交。教師將學生的答題情況及時公布并提供正確答案及解析,學生查看自己得分、錯題、用時等詳情。教師可以使用投票功能了解學生對教學方法、教學環節、教學設計及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并根據學生反饋改進并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果。學生除了完成教師發布的任務,還可以根據平臺里學習資料完成知識拓展,實現個性化自主式學習。
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問題及改進策略
1.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要求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因此,教師需掌握信息化的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提高自身信息化素養,培養信息化意識,能熟練掌握并運用新型教育技術。因此,對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相關內容的培訓十分重要,學??砂才判刃M鈱<议_展相關教學講座,教學專題培訓等加強對教師信息化教學技術培訓。大力支持教師參加各學科教學能力大賽,以賽促教,提升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2.開展多樣化的教學設計。信息化背景下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設計是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重要部分。在教學資源的整合設計方面,教師要充分挖掘生活化、豐富有趣、適合高職學生學習的相關教學資源,如制作微課,微視頻經典電影片段,名人逸事,美文美句等,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化鑒賞力;課堂活動設計要創新、生動、知識講授結合生活案例,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如:電影配音、小組PK、角色扮演等,促使學生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有更大的空間提高語言運用技能;建設與課堂教學相匹配的試題庫,作業庫、素材庫、訓練庫等教學資源庫,讓教學活動智慧化、高效化。
3.建立多元教學評價體系。完善教學評價機制是線上線下混合式英語教學的關鍵,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對英語教學過程進行整體性把握。教師利用線上學習過程,通過學習情況,課堂活動,課程積分,成績管理等構建學生學習檔案,完成學生與教師的課堂互動評價。其次,教師對學生成績管理進行實時評價,引導學生參與到評價主體中,促使學生對自我學習過程反思總結,提高學習效果。教師要綜合線上線下教學評價信息所產生數據,給予自己的評價意見,對學生個人能力或小組的技能素養等方面進行更加全面客觀的教學分析。
4.建立健全的監督管理機制。依托學習通平臺所產生的大數據讓學生在線上線下學習情況可視化、直觀化。大部分同學能夠積極參與線上線下教學活動,但仍有少數同學因自主學習能力偏差無法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教師依據客觀實時的學習數據,建立獎懲機制,針對個別存在懈怠狀態的同學調整教學策略,給予個性輔導,督促其完成各項教學任務。
線上線下混合式新型教學模式不僅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需要,也能順應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具有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課堂的互動交流,滿足學生個體需求及對學生學習的多元評價機制等優勢。[5] 但是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我們不斷優化改進教學模式,以期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小簡.基于“智慧職教云”平臺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實踐[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29(3):69-71.
[2]王宏宇.高職院校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可行性分析[J].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2019,21(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