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湖北省遠安縣是湖北省境內的不對外開放縣,該縣地理環境優越,旅游資源豐富,有著嫘祖故里的美譽。因此,將當地的鄉土旅游資源進行課程開發,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了開發遠安鄉土旅游資源課程的背景,構思了課程的整體設計,以及對該課程的實施和評價。
【關鍵詞】遠安縣 ?鄉土旅游地理 ?課程開發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5-0196-03
遠安地區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當地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豐富,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基于《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的培養學生必備的地理學科素養和創新培育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學習方式的基本理念與我校的生本教育模式,進行遠安縣鄉土旅游地理課程開發,以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課程需要。
一、開發背景
(一)地理實踐力的提出
地理核心素養已經落地生根,下一步就是開花結果。四個核心素養成為了中學地理的核心概念,一切教學活動都需要圍繞核心素養展開。本文的鄉土旅游課程開發落腳點就在落實地理實踐力這一核心素養上。基于本地區豐厚的旅游資源,開發為地理課程,是落實地理實踐力的有效途徑。
(二)豐富的旅游資源
遠安縣自然條件優越,氣候為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濕,四季分明。地勢東南低,西北高,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植被豐富。此外,還有極具特色的丹霞地貌,典型的地區為金家灣、鳴鳳山、鹿苑寺。太清洞是當地典型的巖溶地貌景觀,洞內崎嶇,美輪美奐。當地的水域旅游資源也非常獨特,比如山楂樹之戀的拍攝場地回龍灣風景區。與自然資源比起來,人文資源也毫不遜色。比如高安樓,是宜昌遠安地區典型的徽派建筑,歷史可以追溯至清代。嫘祖文化園集休閑、文教、觀光、科考、研學、野營功能為一體,該園是當地對外宣傳的名片。遠安地區,土特產豐富,遠安香菇、遠安沖菜、鹿苑茶、瓦倉大米等等享譽全國。
(三) 課程問卷調查
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只有一所普通高中,筆者對該校的師生做了一次問卷調查,向教師發放問卷11份,回收率100%,向學生發放問卷277份,回收率98.92%,符合問卷調查的要求。
1.對教師的問卷分析
依據李克特量表,主要調查六個方面的內容,如您對該課程的興趣、您是否贊同在我校開設鄉土旅游地理課程、您對遠安旅游資源的了解程度、課堂所涉及的家鄉旅游內容的頻率、該課程對未來教學的幫助、您是否贊同戶外研學旅行。答案有五個,進行梯度給分,分別為非常感興趣/感興趣/一般/不感興趣/非常不感興趣、非常贊同/贊同/一般/不贊同/非常不贊同、非常了解/大致了解/一般/不怎么了解/一無所知、天天涉及/經常涉及/偶爾涉及/不怎么涉及/從不涉及、非常有利于/有利于/一般/不利于/非常不利于、非常贊同/贊同/一般/不贊同/非常不贊同,分值依次為5分、4分、3分、2分、1分。(見圖1)
結論:我校教師對該課程有一定的興趣,也基本贊同該課程的開設,大致了解遠安地區的旅游資源,同時在課堂上偶爾涉及到相關鄉土旅游地理方面的知識,我校教師認為該課程有利于日后的教學,也基本贊同戶外研學旅行,因此,我校教師對課程的開發有一定的意愿。
2.對學生的問卷分析
筆者仍然參照的是李克特量表,主要調查六個方面的內容,如你對該課程的興趣、你對遠安旅游資源的了解程度、課堂所涉及的家鄉旅游內容的頻率、課堂涉及的家鄉旅游內容的難易程度、該課程對未來學習的幫助、你是否贊同戶外研學旅行。答案有五個,進行梯度給分,分別為非常感興趣/感興趣/一般/不感興趣/非常不感興趣、非常了解/大致了解/一般/不怎么了解/一無所知、天天涉及/經常涉及/偶爾涉及/不怎么涉及/從不涉及、非常容易/容易/一般/ 不容易/非常不容易、非常有利于/有利于/一般/不利于/非常不利于、非常贊同/贊同/一般/不贊同/非常不贊同,分值依次為5分、4分、3分、2分、1分。(見圖2)
結論:我校學生對該課程有很大的興趣,大致了解遠安地區的旅游資源,在課堂上能偶爾聽取到相關鄉土旅游地理方面的知識,但聽取到相關鄉土旅游地理方面的知識難度一般,我校學生認為該課程有利于日后的地理學習,也十分贊同戶外研學旅行,因此,我校學生對該課程的開設有很強的意愿。
二、課程開發
(一)課程學習方式
宜昌市遠安縣鄉土旅游地理課程也是選修課程《旅游地理》的有效拓展和補充。應該改變傳統的直授式教學方式,倡導學生在遠安鄉土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問題探究。課堂上通過當地的具體案例進行小組討論和問題探究。課堂外要組織戶外研學旅行,去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在假期開展社會調查和訪談活動,了解當地旅游發展現狀。
(二)課程目標設計
在整個遠安縣鄉土旅游地理課程的開發進程之中,參照基本的課程理念,結合當地的旅游資源進行課程目標的設置。課程目標的設置是課程內容開發的基本前提,它是衡量教師在鄉土旅游地理實施過程之中的一個重要標尺。
1.通過實地考察,收集相關資料,了解宜昌市遠安縣的相關旅游資源的基本特點以及成因。
2.在教師的帶領下,通過實地小組探究活動,分析遠安縣旅游資源的區位條件;學會欣賞遠安縣旅游景觀。
3.學生或者教師提出相關問題,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之上,學會評價遠安縣旅游發展的現狀或者進行合理的旅游規劃。
4.關心自己家鄉的旅游發展現狀與趨勢,增強熱愛遠安縣、關心遠安縣的鄉土情感,同時能發現遠安縣旅游發展的一系列問題,為遠安地區的旅游發展提供寶貴的建議。
(三)課程內容開發
在課程內容開發的過程之中注重參照課程的基本理念和其課程目標,結合當地的旅游資源,注重內容模塊與模塊之間的內在邏輯,內容的編寫一定要切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具有科普性。
選擇了部分代表性的課程內容呈現在本論文之中,這些課程內容依次是地文景觀——遠安金家灣、鳴鳳山、鹿苑寺景區丹霞地貌;水域風光——回龍灣風景區;古樸的歷史建筑——高安樓和遠安特產——瓦倉大米。
1.課程內容結構設計
高中鄉土旅游地理校本課程有四部分的內容:
(1)遠安縣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概況
(2)地文景觀
①丹霞景觀——金家灣、鳴鳳山 、鹿苑寺
②遠安溶洞地貌——武陵峽太清洞
③遠安峽谷地貌——青龍峽
(3)水域風光
①回龍灣風景區
②三峽水鄉
(4)歷史遺跡
①高安樓
②翟家嶺古村落
③嫘祖文化廣場
(5)遠安特產
①遠安沖菜
②瓦倉大米
2.代表性的課程內容
(1)地文景觀——遠安金家灣、鳴鳳山、鹿苑寺景區丹霞地貌
遠安縣丹霞地貌,為省內最大丹霞地貌景觀,在白堊紀時期,此地出現了地殼的升降運動,形成一個巨大的盆地,也就是遠安盆地。后在流水堆積的作用下,形成沉積地貌。后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形成了氧化鐵,為紅褐色。后在喜馬拉造山運動中,使其抬升。在新近紀晚期,該地出現斷裂和間歇性抬升,氣候轉為濕熱,沉積地貌受到了流水的侵蝕,加上重力崩塌和風化,形成了今天的丹霞地貌。顏色呈紅褐色,形態千奇百怪、分布上高低錯落,坡度上部陡、下部緩,既有坑坑洼洼的洞孔,也有非常平滑和陡峭的巖壁,主要景觀有丹霞丘陵、丹霞石峰、丹霞赤壁、丹霞凹槽、丹霞洞穴、丹霞峽谷。
(2)水域風光——回龍灣風景區
宜昌回龍灣風景區位于湖北省遠安縣洋坪鎮雙路村四組,沮河在流經洋坪鎮時,流向發生巨大的反轉,因此而得名回龍灣。這里有七個主要景點,分別有水力發電工業旅游項目、回龍灣水上游樂、回龍灣觀景臺、洋坪古鎮、蘆溪灣生態露營地及淺水游樂區、回龍灣大峽谷、葫蘆島。水利發電工業旅游項目是典型的低水頭電站,大壩為橡膠壩,發電機組呈現貫流式,其項目的定位為科普和觀光,全方位和全透明向游客展示水利發電原理,利用河流的落差帶動機輪不斷地進行發電。
(3)古樸的歷史建筑——高安樓
高安樓的位置在遠安縣花林鎮,可以追溯到清代歷史時期,距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在2015年,因為保護文物從安徽黃山遷移到此處,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由清代的官僚汪由敦所建,為我國單體最大古徽派建筑,天井格局,有相應的馬頭墻。這些馬頭墻可以起到防風、防火的作用,建筑材料使用的是磚、木、石,為磚木結構,建筑物橫梁上的雕刻極為精美,屋檐特點顯著,各處細節匠心獨到。
(4)遠安特產——瓦倉大米
遠安的瓦倉大米品質優良,營養豐富,膠質多,口感柔軟,瓦倉大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主要是瓦倉大米所處的地理環境較為優越,處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熱條件好,雨熱同期,生長于山間河谷地段,河流發源于海拔較高的山地,水溫較低,有機質積累豐富,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同時該地的晝夜溫差較大,有利于有機物的合成與積累,品質優良。
三、課程實施
(一)建立相關的組織
首先,學校可以建立與之相關的課程開發組織小組,可以請我校的一些資深教師作為指導者,與當地旅游局的工作人員以及資深導游開展合作,通過合作得到相關參考意見,為課程開發構思。在戶外研學旅行中要積極協調與家長、旅游景區、旅行社的關系,共同制定戶外研學旅行的實施方案。
其次,成立校本課程開發的基層教師小組,按照校本課程開發指導組的指導思路,積極查閱資料,實地考察,再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組織相關的組織編寫教材。
(二)課程安排
授課教師:×××
教學材料:《魅力遠安》
課程類型:綜合素養類
授課對象:根據自身特點興趣愛好來的各種學生
適用年級:高一、高二年級
課時安排:每周四,每周2課時,外加戶外研學旅行,在期中考試結束2周后完成。
四、課程評價
(一)對教師的評價
教師是在整個教學實踐環節的過程之中,首先是否按照課程目標要求進行相關教學,選擇的課程資源是否具備相應的典型性進行評價。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主張創新 ,要與學生之間形成深入的互動,氣氛融洽,秩序良好,學生能大膽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之中,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相應的地理核心素養。在教學之中要注重學生的多樣性,因材施教,不同層次學生收獲多樣。(見表1)
(二)對學生的評價
學校教務處根據校本選修課的考查成績認定學分,必須要及格才能得一分。考查的形式一定要注重多樣化,可以采用考試、小論文、社會調查、社會實踐等方式進行。考查成績可分為及格與不及格兩種形式。考試占到比例的50%,平時成績占到50%,最好在整個評分過程中將兩者相結合。考查成績60分及格,60分以下為不及格。
除此之外,也要注重參與過程的評價,評價等級:A等(90~100分)、B等(70~80分)、C等(50~60分)、D等(0~40分),評價方式采取自評、組評、師評、總評。(見表2)
五、未來展望
學校可以通過校本課程與我校的遠足和研學旅行課程,憑借當地豐富的旅游資源作為載體,加上我校學生對該課程有極強的學習意愿,開設后的支持力度會非常大,該課程的開設能進一步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地理核心素養、社會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遠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遠安縣志[M].北京: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出版社,1990.
[2]余明,孫凡,李姜麗,尹偉.湖北遠安丹霞地貌景觀資源特征及價值探析[J].資源環境與工程,2018,32(3):499-503.
[3]王晨光.鄉土地理教學案例的開發——以蘇州為例[J].教學與管理,2013(16).
[4]鄧小輝,李雪芬.鄉土旅游資源融入地理研學課程開發實踐與探索[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16):65-67.
作者簡介:
付天宇,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