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兆東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建立對于文本閱讀的興趣是教師開展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但是當前教學中,有些教師對學生興趣的激發產生了一定的教學誤區,方法錯誤甚至會產生反作用的教學效果。本文就結合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來探討一下如何正確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展更為有效的閱讀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興趣
閱讀是學生吸收知識、拓寬眼界、增長見識的一種有效途徑,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重點,教師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更應該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有效的思考。學生更感興趣什么,就應該在教學的開展中融入怎樣的教學手段,例如趣味、靈活、豐富多彩等,能夠在教學中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探索出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展示文本閱讀的魅力
文本閱讀教學,通常是以教材內容為主來展開的,教材的設置是非常科學、合理的,閱讀內容融合了不同領域的知識,為學生呈現出精彩萬千的世界,幫助學生打開了解世界的途徑,可以增長文化見識。所以教師要能夠將文化閱讀的魅力展現出來,不能以一種沉悶、無聊的教學方法影響了學生的有效閱讀,這是不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建立的。所以必須要從文本閱讀自身來進行充分的挖掘,讓學生能夠從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到其中的魅力,發現文本的精妙之處,在此基礎上拓展學生對閱讀的良好興趣。
例如:小學階段教材內容是非常偏向學生的日常生活的,那么教師就可以從教學內容中來拓展學生對于文本閱讀的興趣,構建其充分的內容聯系。如四年級上冊《走月亮》這一篇文章的閱讀,通過故事閱讀,我們可以了解到這一一篇關于主人公與媽媽在傍晚走月亮的故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學生是否也有同樣的經歷,讓學生展開進行描述。那么在描述的過程中,就可以對應地建立起對于文本閱讀的連接,加深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能否結合自身的經歷也寫出這樣精彩的文章,在學生能力發揮有限的基礎上,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更好地學習閱讀文本閱讀內容,建立文本閱讀的興趣,感受文字所呈現出的精彩魅力。
二、通過朗讀來培養閱讀興趣
對于教材文本內容的有效閱讀,我們還可以朗讀、朗誦的方式來進行引導。在學生大聲朗讀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可以使學生建立更加飽滿的情感,帶動語言情感的表達,就可以更好的呈現出文章的內在含義,那么就對閱讀內容的學習十分有效。教師要能夠在課堂閱讀教學中,來給予學生更多的朗讀時間,發揮朗讀的有效作用,展開文本閱讀的學習。
例如:在《現代詩二首》的學習中,如果只是細細地品讀課文的內容,那么一定程度上學生可能會忽略其中的細節,但是通過大聲朗讀的方式,可以將閱讀內容傳送到自己的耳朵中、心中,展開更為全面的理解。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以飽滿的情感來帶動語言的表達,能夠對作者的情感抒發有進一步的了解,如“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此句要能夠從作者的角度,運用輕松自在的情感來進行朗讀,能夠更好感受作者描寫出的秋天傍晚的江上斜陽所帶來的美好景色。所以以良好的閱讀技巧、朗讀技巧來帶動閱讀興趣的構建,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
三、設置問題,構建閱讀懸念
對于文本閱讀的引導,教師也要能夠設置對應的閱讀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展開文本的閱讀。那么,其中問題情景的創設是就能幫助學生更為全面的理解閱讀內容,同時這個閱讀問題也是一根指引線,指引著學生展開更為細致的閱讀探索,更為主動地展開閱讀學習。在調動學生自身對于答案的探索積極性中,進一步高效地展開閱讀,激發閱讀的興趣,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的應用。
例如:在四年級上冊《一只窩囊的大老虎》這篇課文的閱讀中,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如這只大老虎為什么是窩囊的?為什么課文的最后作者還說“我至今還不明白”這句話。讓學生能夠結合問題,帶著疑問進入到文本的閱讀當中,針對性的展開閱讀的探索,對知識的了解和吸收也更為有效。另外,對于問題的設置,必須要能夠和文本閱讀內容進行緊密的聯系,讓學生能夠從整體閱讀當中來對問題進行充分的回答,所以說問題的設置懸念的構建必須合理有效,才能夠進一步帶動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更好地實現閱讀教學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文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充分地構建起適合學生閱讀的氛圍,培養學生具備正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能夠在逐漸深入的文本閱讀當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收獲更多的閱讀成就,才能使小學語文的文本閱讀教學的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包如瑜.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智力,2021(04):79-80.
[2]鄧麗榮.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1(01):18.
[3]王語晗.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路徑探析[J].讀寫算,2020(36):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