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在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中生命觀念占據的位置越來越重。而初中生要想更好地發展,其核心素養培育就顯得至關重要,因此在核心素養的理念下,培育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生命觀念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打破現階段教育對學生的束縛,推動學生更好的發展。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本文先是簡要介紹了生命觀念的涵義,然后探究了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生命觀念培育的方法以及策略,使得培養生命觀念的教學具有可操作性。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生命觀念;核心素養
引言
目前學科素養在教學中逐漸得到重視,很多教師也相認識到了傳統的理論教學已經難以真正與現階段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相匹配,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能夠以新的教育理念為幾點,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初中生物這門課程與其他課程有著較大的區別,生物課程與生活以及生命都息息相關,具有較大的實踐性。因此初中生物教師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更加應該注重的是生物學科素養的培育,而其中生命觀念是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中的至關重要一環。培育初中生的生命觀念能夠使其更加清晰的掌握到生命的發展進程以及構造,幫助其更加了解生命現象。
1.生命觀念的涵義
《課標》對生命觀念的定義如下,“生命觀念”是指對觀察到的生命現象及相互關系或特性進行解釋后的抽象,是人們經過實證后的觀點,是能夠理解或解釋生物學相關事件和現象的意識、觀念和思想方法。生命觀念的外延主要包括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穩態與平衡觀、物質與能量觀。學生應該在較好地理解生物學概念的基礎上形成生命觀念,能夠用生命觀念認識生物的多樣性、統一性、獨特性和復雜性,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和世界觀,并以此指導探究生命活動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2.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生命觀念培育的方法
2.1實驗觀察法
生物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為了引導學生更好的掌握與生命相關的知識,往往會通過實驗的方式進行傳授。通過實驗觀察,能夠讓學生更加了解生命發展進程,進而達到敬畏生命的目的。
例如在初中生物教師講授“植物生長激素”這一課程時,通常會讓學生先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例如讓學生觀察豌豆以及玉米等種子的發芽過程中,運用實驗觀察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掌握到生命生長的艱難,然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分派不同的任務,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到運用生長激素種子的生長情況,同時將觀察到的數據情況進行記錄。通過這種實驗觀察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掌握到生命的多樣化,清晰的參與到生命成長的整體歷程,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對于生命擁有整體的認知。這種直觀性地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同時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生命觀念的認知。
2.2模型構建法
植物能夠讓學生通過觀察的方式了解整體的生長過程,但是教師卻難以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人體的生長過程,因此在教師傳授DNA相關知識時,教師通常也會采用模型構建的方法,讓學長掌握人體生命的基礎構造,進而幫助學生直觀掌握DNA的排列組成。通過構建模型學生也能夠更加充分認識到細胞的成分以及構造情況,使初中生逐漸培育生命觀念。
3.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生命觀念培育的策略
3.1加強探討與合作學習
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要督促學生養成自主探究能力,還要進行合作教學。加強學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讓學生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習慣,在解決生物問題時也會更簡單。開展合作探究教學的基礎是學生分工學習,然后合作、交流。教師還要保持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要有必要的了解,進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法,提高生物課的教學質量。在生物課堂上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是生物教學的根本,也是學生學好這一課程的基礎。例如,在課堂上,講到“分子和細胞”時,教師想要解釋得合理,就可以從單細胞的詳解,循序漸進地過渡到高層次細胞的講解,然后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互相交流想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2巧用類比推理以促進觀念建構
所謂類比,就是運用已有的解決問題的思想或方法,解決類似的新問題。新問題要與已有知識經驗中的問題有相似點,這樣才能在比較中找到可聯系的相同點,通過已熟知的解決方法來解決陌生的問題,實現重新建構已形成的觀念或在這個基礎上建構更高層次的觀念。運用類比策略的關鍵是找到新問題與熟知經驗間的相似性進行類比,這個可類比點是兩者的本質特征,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對抽象概念或觀念的理解。如教師在講授細胞核核膜的功能時,可以引導學生回憶細胞膜的功能,進而類比推理出核膜的功能。
3.3創設真實情境教學
要想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教師必須實施情景教學。因為此方法是最貼近生活的方法,深受學生喜愛。情景教學可以讓學生擺脫枯燥的課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積極投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情景教學要求教師要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自身也要有較高的素養。例如,在教學“光合作用”時,針對長時間的潮濕天氣對農作物的影響這個問題,學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根據理論知識,即光合作用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太陽光及溫度等因素決定的來解釋。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情景教學方法,可以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強化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方面取得更好的發展。另外,教師不能只講解課本上的知識,還要拓展課外知識,將兩者相結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物核心素養。
4.結論
生物作為初中的一門基本科目,最能反映生命觀念。在提高學生生物素養的同時,教師必須重視生命觀念,將生命觀念這一理念滲透到生物教學中,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清晰。同時,教師應采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最大程度提高教學質量,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實踐中加強自主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而促進其思維的發散。教師應采用科學、合理的引導方式,在學生學習生物課程的過程中滲入生命觀念,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范秋平.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8):45-46.
[2]李艷絨.基于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生命觀念培養的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21.
[3]敖敦圖亞.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21.
[4]吳斯琦.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生命觀念培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1.
[5]周蘭蘭.初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培養方案[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