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
摘要:在當前素質教育的實施下,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初中階段數學教學效果,作為教師應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置于課堂教學的主體。在數學這一科目的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利用所學到的知識進行不斷探索,有效提高自身數學素養與學習能力。在實際開展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各項問題,促使學生具備主動學習的意識,以此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數學老師既要著眼于教學任務本身,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傳授基本的數學知識,更要關注學生的長遠進步與發展,激發學生興趣,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一、把握教學比重,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把握合適的教學比重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師,首先應全面掌握教學內容,將其進行優先級排列,根據內容的重要性與實用性開展教學,促使學生在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全面掌握知識理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當前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而言,教師應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互結合,并培養學生在自主學習與思考的過程中找到最有效的解題思路,根據不同類型的題目進行思路總結,得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幫助學生掌握解題技巧,同時培養起邏輯思維能力,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切實解決各項數學問題,提高自身數學學習能力。關聯性的分析工作作為邏輯思維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與實際結合展開分析,通過對數學思維的分析,構建相應思維導圖,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來進行思考,幫助學生明確解題思路,觸類旁通地解決各項問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一些學習技巧,例如,在講解路程相關問題時,可以引導學生自行繪畫出不同路徑,通過多種方式比較得出答案,讓學生學會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的方式。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進行學習,明確教學主次,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水平,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能力方面獲得實質性的提升與進步。
二、注重對學生實施差別化的教學,尊重不同學生的實際能力
教師在針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展開訓練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對學生進行無差別的教學活動,因為不同能力的學生在進行思維能力訓練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難度是不相同的。因此,為了進一步消除學生在心理層面的顧慮,數學教師一定要注重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考慮不同學生的實際能力,為不同能力的學生尋找相應的訓練題目,從而真正找到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方法。
比如,針對那些數學能力較強、在進行數學題目訓練的過程中往往表現出較為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生,教師就可以讓他們進行一些附加題的訓練。附加題的難度略高于學生日常的訓練題目,所以那些邏輯思維較為嚴謹的學生通過附加題的拔高訓練,將進一步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針對那些邏輯思維能力較差、數學基礎也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在對他們開展題目訓練時就可以適當地刪減練習題目。對于一些難度較高的附加題,教師可以暫時允許這些學生不去做,在教師進行統一的講解之后再去思考。教師通過運用這種差別化的教學方式,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能力來為他們選擇適當難度的思維訓練題目,既能讓學生在自身現有基礎上獲得一定的思維能力提升,又不至于讓學生在進行邏輯思維能力訓練的時候由于自身的表現不佳而喪失數學學習的信心。由此可見,差別化的教學在初中階段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當中至關重要,所以教師一定不能局限于對學生的統一教學,而要對學生實施恰當的差別化教學。
三、引導思考,自主性探究
初中數學知識內容多且雜,教師在課上講解知識的環節,通常會占據大量的課程時間。受課時與教學條件等因素影響,教師的知識講解無法做到面面俱到與全面開花,難免會讓學生產生思維障礙。尤其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想象力等學習能力發展直接受教師主導地位的干擾影響。課堂氛圍沉悶,學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機會與時間,學習質量與效率下降,甚至學生會出現抵觸等不良學習情緒。因此,教師應當全面增強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給學生預留足夠的獨立思考與學習探索的空間,加強對學生思考研究方向與話題等方面的引導,以盡快實現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等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當合理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設計貼合生活的問題,能夠啟發學生將生活中的現象及問題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數學知識進行思考與解釋,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數學知識對解決生活問題的意義。
如在學習完函數與三角形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布置“測量樹的高度”等學習任務,讓學生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與所學的勾股定理等知識,讓學生通過探究性實踐,在考察與動手操作及思考中有更多的學習感受。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與努力克服了實際困難,按照自己的思路設計方案,更利于學生表現欲與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師應善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認知沖突中,激發自主思考與獨立學習的欲望。教師圍繞教學內容設計新穎的問題,更利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如在學習有理數后,教師可以設計計算紙張對折后的厚度等問題,讓學生運用本節課學到的有理數乘方等知識進行問題解決,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最后加強引導學生學會質疑與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及自我評價等學習方法的培養,切實讓學生在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中學會學習與思考,從而強化學習動機,盡快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結束語
好的邏輯思維不僅能夠助力數學的學習,更能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讓學生學習更深入、思想更深刻、進步更明顯。在教學中著力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數學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安敏.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科技資訊,2020,18(27):137-138+145.
[2]林發程.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6):126-127.
[3]蔣柳春.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年會(分會場)論文匯編[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