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起紅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教育模式出現了變革,人們更加注重素質培養,要求素質、知識并重發展,而對于數學而言,發展數學思維無疑是教學的根本目標。數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高中數學的知識難度大,學習起來較為困難,批判性思維的融入則能輔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并且能促進學生形成數學核心素養。批判性思維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是綜合質疑、反思、推理的一種思維方式,同樣也是思維能力的一種,對于學生而言,能讓學生分析問題更加深入、理性。本文分析了批判性思維和高中數學教學融合的必要性,并探討了融合的路徑。
關鍵詞:高中數學;批判性思維;必要性;路徑
引言:
高中數學可以說是高中階段最為關鍵的學科,關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也能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數學本就被譽為“思維的科學”,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融合批判性思維較為適宜。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表達的就是言行方面的反省,其實就在其中融入了批判性思維,數學本身就是理論性強,注重一絲不茍,只有學生具備了批判性思維,才能善于質疑、善于探究,切實有效地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融合批判性思維的必要性
(一)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批判性思維對于學生而言,是學生敢于說出內心想法的基礎,只有具備了這一思維,才能在此基礎上發揮創造力,二者相輔相成。目前“灌輸式”教學仍然較為常見,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而有機融合批判性思維,學生就會善于質疑,就不再只是被動接受教學,而是學會在探究中學習,加強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對學生高效學習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教育要求是綜合素質的提升,長期以來,學生傾向于接受已有的結論,但卻忽視了結論探究的過程,被動的思維使學生缺少學習的動力,而這無疑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融入批判性思維,學生思維主動性提升,逐漸養成批判性習慣,也就滿足了素質發展的要求。
(三)改變目前教學現狀
目前的教學現狀是注重教師的“教”,輕視學生的“學”,課堂教學大都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參與的機會較少,且部分教師出于“師道尊嚴”,對學生的意見較為忽視,打消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使學生變得“唯命是從”,被動接受。例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平面向量》的學習時,其中“規定零向量和任何向量平行”,學生的心中就會有所疑惑“既然零向量方向不確定,規定其與任何向量平行,為什么不是和任何向量垂直呢?”受到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就不善質疑,融合批判性思維開展高中數學教學后,教師就會主動地詢問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學生也就敢于提出觀念,從而逐漸養成習慣,真正的轉變了教學模式,實現了高質量的師生互動。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融合路徑
(一)營造開放式教學氛圍,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高中學生好奇心強,所以在教學時也要利于這一特點,注重引發其好奇,并成為學習的動力,營造開放式教學氛圍,使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善于思考、善于提問、善于探究,尤其是教學新知識時,教師要注重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凸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轉變“灌輸式”教學,注重教學互動,并給予學生寬松、信任的空間。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中“不等式”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利用換元法進行解題,解題結束后,教師就可以詢問學生是否具有更優的解法,學生認為可以利用導數知識來解題,且解題方法更簡便,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來黑板進行解題,學生的解法也十分正確,這就有效發散了思維,教師再進行適時的教學評價,肯定學生行為,學生就會在教師的鼓勵下,喜歡上這樣探究的學習方式,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也逐步形成了批判性思維。
(二)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鼓勵學生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對于數學教學而言并不陌生,合作學習十分常見。這一模式符合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對教學效率的提升也較為顯著。教師可以巧妙利于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積極性,鼓勵學生合作探究[2]。要想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效,教師就應做到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主角”,教師扮演引導的“配角”。教師結合學生的學情,劃分多個小組,使學生一同分析問題、探究問題。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中“二次函數”的教學時,二次函數的圖像是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就可以在講解二次函數概念后,停止一味講解,利用小組合作,讓學生結合二次函數知識共同繪制圖像,并探究其特點,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就會不斷提出觀念、反思觀點、論證觀點,既發揮了主觀能動性,也培養了批判性思維,同時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進行學習,無疑對知識記憶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徹,本身具備一定難度的知識,在學生一同努力下完成了高效學習,并且學生互相合作,也營造了積極學習的氛圍,無形中帶動了所有學生參與。
(三)完善教學評價,優化教學模式
無論對于任何學科的學習,教學評價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關系著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都會成為基石力量,不僅表現在學習速率上,也表現在自主探究的價值上。簡單來說,學生基礎好,學習知識也就更加快速,且能深入知識內涵,批判性思維隨之出現,和課堂進展、教學效率都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結合學生學情,合理評價提問、解答,以優化教學模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培養越發重視的背景條件下,將批判性思維和高中數學教學融合已經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至關重要。因此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其融合的必要性,結合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學生學習情況,開展多樣化教學,注重引導式教學,摒棄“灌輸式”教學,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思維發展。但值得注意的是,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長期落實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王勇.試論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習慣的養成策略[J].求知導刊,2020(45):24-25.
[2]衛書義.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分析[J].高考,2020(24):96.
[3]王娟.高中數學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融合路徑探討[J].求知導刊,2019(4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