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平
摘要:語文的學習無非是和語言打交道,低年級的學生尚未接觸語文的系統學習,對其中的各項知識的差異有一定的理解困難??磮D寫話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的必學內容,豐富多彩的形式使得看圖寫話有更加深層的展現。通過已知的一張圖片,就是要教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思考,每一個局部的內容都可以進行引申,將每一個局部進行銜接并形成完整的整體。
關鍵詞:低年級;看圖寫作;邏輯整體
前言
看圖寫話隸屬于作文的教學范疇,是基礎寫作的重要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但理解能力。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有限,通過淺層的圖畫讓學生去思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的視野??磮D寫話也是語文能力的展現,一副栩栩如生的圖畫賦予了語文教學不一樣的魅力,課堂因此更具特色。
一、理解表面含義,引發思考
關于圖畫的表面含義是一眼就能夠發現的內容,圖畫里面有什么物品,人物有什么樣的行為,都直觀地說明了這一幅畫的大致意思。由于圖畫里的內容較多,關于表層的表達方式能夠奠定一整幅圖畫的基調,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盡可能地探索多樣化的表層含義。一幅圖畫的內容,理解可以呈現多角度的思考,課堂上可以設置一些有趣且新穎的情境設置,讓學生分組來模擬圖畫里的人物,假想自己真的是圖畫里的事物,又應該表現出什么樣的行為。
比如小學一年級課本里的烏鴉反哺的黑白圖片,一棵大樹,一個鳥巢,幾個烏鴉寶寶,一個烏鴉媽媽。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班級分成幾個小組,將圖畫里的人物代入到小組的每一個成員,張圖畫里所展現的事物全都用人物進行展現。每個學生都會收獲到一個新的身份,是那一棵大樹又或是是一個小烏鴉,教師讓學生展現出自我拿到身份的特點。在課堂上通過交流合作的表演方式,能夠將烏鴉反哺的情景再現,每個學生通過自我表達事物的特色,對這一個烏鴉反哺的場景以及精神理解會更加深刻。低年級的學生對于課堂合作,以及實踐的教學方式十分感興趣,通過真實情境的感受,淺層的圖畫含義能夠準確地定位,深層的意義也會在教學的過程中逐一展現。
二、突破深層內涵,啟迪探究
一幅圖畫要表達出什么樣的意思是學生所要理解的內涵,養成知識固然淺顯易懂,深層的內涵更值得深究。一幅圖畫有其獨特的靈魂,靈魂就是深刻的內涵,理解內涵更要層層遞進。
低年級學生總喜歡各種各樣的圖畫,他們喜歡里面多彩的顏色,喜歡其中質感的教學內容,其引發出來的圖畫精神更值得研究。富有教育內涵的圖畫,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思考以及各項行為,對學生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成作用。深層的內涵是對于精神的描繪,一幅有深度的看圖寫話,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理解,并形成自我決策的思考,故而教師要在已有的教學體系上關注學生都個性化發展,來提高學生對于精神的理解。
比如二年級課本里有一幅父母與孩子的對話,孩子的對話框里是在學校發生的事情……由此而進行看圖寫話,已知的內容很少,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學課堂上,教師聚焦于聯想想象進行教學,因為看圖寫話的主要內容就是依據事實進行拓寬。立足于圖畫中學生的話,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結合自我的生活實際來完善這一段話。此外,也可以根據圖畫中的實際情況進行聯想,使得其內涵更加深刻。
結語
低年級語文的看圖寫話仍然在創新教學的方式,以圖來寫作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從表層到深層的理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高效的教學指導來源于課堂,課堂的學習來源于生活,來源于邏輯思維,教學學的過程中有目的地訓練學生各項綜合能力,能夠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嬌嬌. 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教學探析[J]. 語文課內外,2020(13):289.
[2] 王蘭英. 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教學方法探究[J]. 教師博覽(科研版),2020,10(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