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青
摘要:強硬的管理模式,不僅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而言,也嚴重忽略其渴望獨立與希望被尊重的心理需要。因此班主任應重視改革目標,認真挖掘以人為本觀點的應用價值,既保證班級工作能夠始終以尊重學生個性規律為目標,又需要打造更加和諧與民主的環境,才能使高效的管理思想,助力學生在和諧的班級環境中生活與學習。所以,如何通過以人為本思想的落實,更好規劃班級管理工作,打造更尊重初中生的教育環境,是筆者主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管理需要;核心觀點;以人為本;青春期
引言
應試環境比較側重對班主任中心地位的體現,無論是傳授知識還是管理班級,都以權威者的姿態與學生進行溝通,使青春發育期的初中生,既無法感受到被需要與被認同,也使比較強制的班級環境,嚴重影響學生思維的活躍與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班主任應突破陳舊管理機制的限制,在素質教育要求下發揮以人為本觀點的落實必要性,既按照學生要求設計管理內容,又需要迫切與學生拉近關系,才能在和諧的班級環境中,保證管理工作的高效推進。
1班級管理結合以人為本觀點的必要性
初中教育目標不僅要完成傳授知識的任務,還需要尊重學生心理需要的同時,對其自制力、價值觀點、認可需要進行提升與滿足,所以以人為本觀點不僅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也是保證班級工作高質量推進的重要動力。班主任與學生接觸較多,所以更了解管理工作面臨的阻礙,需要結合實際尋找解決路徑,并按照以人為本要求重視學生個性發展的維護,才能打破傳統管理手段的制約,建立更加高效的管理機制,使穩定、民主以及輕松的班級環境,助力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并積極規范行為習慣。
2班級管理結合以人為本觀點的落實途徑
2.1尊重學生主體性
為了發揮以人為本的落實效果,班主任應改變按照管理經驗而設計的班級發展規劃,而是通過對學生主體性的尊重,使其參與到班級活動中。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自身作為班集體一份子不可推卸的責任,也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從而保證管理機制得到健全。班主任需要根據現有的管理內容,請學生用投票的方式對不合理的條款進行摒棄,并利用制作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的具體想法與完善管理內容的建議。教師經過搜集與篩選,挑出其中與班級實際相符的內容,并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選擇權,挑選滿足實際的條例對班級管理內容進行完善。另外,教師也需要鍛煉學生責任意識與領導能力,按照分組的方式組建班級管理小分隊,協助教師對班級同學的學習情況、班級秩序以及管理機制落實情況進行管理,使學生能夠充分體現自身主體性的同時,發揮作為班級一份子的力量,與教師一同完成管理工作。這樣不僅可以切實落實以人為本觀點,有效的管理模式也很好尊重學生主體性,使管理工作不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任務,學生的加入也可以極大緩解教師壓力,從而保證管理效率的同時,打造更加和諧的班級環境。
2.2重視學生心理疏導
青春期的學生不僅渴望他人認同,同時也喜歡用鮮明的個性來彰顯自身的獨特,所以經常會做出一些超乎常規的舉動吸引他人注意,給教師開展管理活動帶來一定難度。如果班主任這時用傳統方式,對學生進行強硬的批評,不僅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也不利于和諧班集體的構建,但如果放任不理,不僅會使學生在錯誤觀點的引導下誤入歧途,也會嚴重影響身心的健康發育。因此教師需要重視以人為本觀點的重要價值,與班級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既能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給予正確引導,又要通過班級工作的開展,解決學生面臨的困惑,才能使和諧有序的班級環境,成為學生認真學習知識并形成正確價值觀點的重要基地。教師應鼓勵學生將自身的困惑,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發送給教師,既能緩解學生的尷尬與不好意思和班主任溝通,也能更好使教師了解學生情況,從而通過管理內容的優化,切實解決學生心理問題,使高質量的班級管理機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并感受教師關愛之情的同時更好成長。
結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責任重大,應始終發揮帶領者的角色,幫助學生通過學習任務的完成取得理想成績,又應保證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使學生始終在良好的環境中,有意識的規范行為并堅定理想信念,才能成為符合教育改革要求的優秀學生。教師應堅定按照素質教育標準,設計班級管理計劃時落實以人為本觀點,通過對學生主體性的尊重,營造更加良好的雙方關系,才能在健康、和諧的班級環境打造中,使學生成為積極學習、調整自我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唐明偉.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藝術探究 [J]. ?中國校外教育. 2018(02)
[2] 江娜.以人為本理念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藝術探討 [J]. ?新智慧. 2021(08)
[3] 吳紅燕.新形勢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藝術分析 [J]. ?新課程(中學). 2019(11)
[4] 陳正林.探究以人為本理念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藝術 [J]. ?基礎教育論壇. 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