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大力提倡課程思政,希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提升學生素質,以便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理論力學不僅包括著專業知識,而且蘊含著思政元素,對于提高課程思政教學質量具有積極意義,因此一定注重將課程思政與理論力學進行有效融合,積極地在理論力學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介紹思政內容,以此升華學生思想,強化人才培養效果。本文主要介紹了理論力學課程思政,研究了理論力學課程思政實踐策略,指出了理論力學課程思政實踐注意事項,希望為理論力學課程思政教學工作提供科學的指導。
關鍵詞:課程思政;理論力學;實踐;探索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課程思政教學工作,鼓勵各大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教育任務。在此背景下,各大院校展開了課程思政教學活動,特別是院校的文科教師更是全力以赴地圍繞著“課程思政”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工作。理工科教師相對于文科教師而言相對于忽視“課程思政”教育。事實上,思政教育絕非一人之事,所以說理工科教師需要積極地參與到此項工作之中。其中,理論力學教師可以基于學科教學內容與課程思政教學要求,設計理論力學課程思政教學方案,科學地把握課程思政教學環節,從而提升育人水平。
1理論力學課程思政介紹
理論力學課程思政即圍繞著理論力學開展的思政教育活動[1]。對于理論力學教師來講,其需要深刻地挖掘理論力學中的思政元素,認真地推進思政教學工作,保證課程思政實施質量,切實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道德高尚之人。在這情況之下,企業就容易在完成理論力學教學任務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發展,進而為社會輸送優質人才。
2理論力學課程思政實踐探索
2.1融合課程歷史,做好教學設計
理論力學中包括一些力學發展歷史,而力學發展史主要是圍繞著科學家開展的。科學家的人生經歷、發明創造史等則是重要的課程思政教育資料,因此教師可以將這些內容作為教育資料,積極地在課程上應用這些教育資料進行教學工作。比如,美國科學家約翰以自身做實驗,承受46.2g的加速度而存活。從該位科學家的科學經歷中可以發現,其不惜用自己做實驗,研究科學理論。他對科學力學的奉獻精神是指的是學習的。為提高學生對美國科學家約翰品質、科學態度的認識,教師可以在網上尋找視頻、圖片教育素材,并制作成課件,之后就可以在課堂上一邊為學生播放課件一邊為學生講解科學家約翰的故事。在課堂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作業,即讓學生搜集、尋找與理論力學相關的歷史,探究歷史中的思政元素。
2.2依據課程內容,優化教學工作
教師需要在理論力學教學的過程中依據課程內容進行思政教學工作,否則不僅會影響理論力學教學質量,而且會降低思政教學水平。比如,在“約束”課程教學時,首先,教師需要為學生介紹關于“約束”課程內容,由于自由體和非自由體是“約束”課程內容教學的要點,教師需要圍繞著這兩點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其中可以告訴學生在一定約束下的非自由體是安全的。其次,教師需要基于非自由體是安全的話題進行引申,讓學生認識到人也是在一定約束下生存與發展的,如國家制定了法律法規,而在法律法規的約束下,才可以更好地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最后,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談一談構建完善法律體系的好處,以便深化學生對法律的認識。
2.3結合學生課堂表現,進行教學實踐
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比如,針對課堂中不專心聽講的學生,教師可以向該為學生提問剛剛講過的知識。而大部分沒有認真聽課的學生是不能夠正確回答問題的。教師可以借機進行思政教育,告訴學生認真聽課的重要性。針對課堂中睡覺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站立聽講課程,待睡意退去就可以坐下聽課。通過展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活動,教師就容易在無形中升華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思想覺悟性。
2.4提升教師自身修養,優化教學實踐
教師的自身修養影響著理論力學課程思政教學水平,為此教師需要加強自身修養,為理論力學課程思政教學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定堅實的基礎。其中,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加強自身修養。一是熱情對待教育工作[2]。教師需要熱愛教師崗位,積極地對待教學、課后輔導等多樣工作。在這種情況之下,學生將會被教師的熱情感染,進而有效地對待學習活動。二是誠實、正值。誠實、正值是道德品質的重要構成要素。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倘若教師為人不正值,經常失信于學生,那么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會漸漸地失去威望,何談能夠順利地展開思政育人工作。所以,教師需要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需要經常性地反思自身,不斷地修正自身的言行舉止,樹立良好形象,以便贏得學生的尊敬,獲得學生的信服。三是保持平和的心態。在教學職業生涯中,教師需要認識到教師這份職業的辛苦性,并無怨無悔地對待教學這份職業,主動地踐行教育教學責任。
3理論力學課程思政實踐注意事項
3.1思政德育與專業課程的融合要點
在基于理論力學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時,要著重探究思政德育與專業課程的融合方法,把握教學重點與難點,切實做好教學工作。融合的方法包括:一是注重在理論力學中進行關于思政方面的引申,讓學生在學習理論力學知識的基礎上收獲豐富的思政知識,進而提升學生思政素養。二是注重理論力學與思政知識兩者的契合性,將兩者進行科學性結合。三是注重在理論力學與思政知識兩者融合的過程中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從而使得學生的內心得到觸動。通過有效進行思政德育與專業課程的融合,就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基于此,教師需要科學地落實這些工作。
3.2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構建要點
在完善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下,教師不僅可以了解理論力學教學質量,而且可以清楚課程思政實施效果。之后,教師就需要根據評價結果,優化與改進教學工作,進而保證教學質量。由此可見,構建完善的思政評價體系對于提升教學水平具有積極意義。為發揮思政評價體系的作用,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評價體系的構建工作。比如,將理論力學、思政教育目標與學生學習質量、學習態度等作為思政評價體系的重要構成要素,同時要不斷地深化評價內容,積極地增加評價指標等,便于提高評價水平[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理論力學與課程思政的融合與教育教學之路并不是簡單的,而是具有難度與挑戰的。由于理論力學教師在理論力學與課程思政融合教育教學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其需要積極研究融合教育教學目標、任務以及要點等,從而確保;理論力學課程思政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陳衛,彭紅霞.新媒體環境下應用型院校課程思政教學策略——以“理論力學”課程為例[J].南方農機,2021,52(10):123-125.
[2]秦恒潔,李棟浩,吳則琪,張單.基于思政元素嵌入方法踐行課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探索——以工程力學緒論課堂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47):76-78.
[3]任鵬,宋向榮.新形勢下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基礎力學課程實踐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02):90-91+96.
作者簡介:譚曉華(1987.05)女,籍貫:湖南省湘潭市,漢族,博士,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講師,研究方向:固體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