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理仁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核心素養的培養得到了深入發展,我國的教育觀念逐漸由文本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高中思想政治課將朝著深度教學方向發展。本文從幾個層面對高中政治深度教學的內涵、實施意義、實施策略等方面進行探索。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政治課;深度教學
前言:當今社會,人們對學生思想品德地建設是越來越關注,但目前為止,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部分學生對于教材文本知識甚至現實政治了解都還停留在較為粗淺的位置,如此一來,教師便很難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充分落實立德樹人的基本任務,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深化教學已成為必然。本文以核心素質教育理論研究為基礎,對高中政治的深度教學進行簡要探討,以期對廣大教育者有所幫助。
一、深度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內涵
(一)深度教學的內涵
深度教學并非片面地提高教學的深度與廣度,而應通過創設真實的情境,超越表象,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深入探究主題的實質,進而深化學生的行為教學活動。深度教學并非一種表面的、形式的教學,而是一門教材、一門學科性質的深入研究,促進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更透徹地理解;深入學生心靈,提高學生的接受程度,讓學生感受到情感共鳴、價值認同;在學生的實際行動中,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從事深度學習。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深度教學的內涵
中學思政課作為一門綜合活動型課程,其基本任務是培養道德品質,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核心素養,增強認識、參與能力。深入開展高中政治教學,是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的基本任務,是高中政治課程的核心。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創設現實的情境,超越表面現象的知識符號,滲透于學生的心靈,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行為和道德行為。中學政治課深入教學,要深入教材的精華,深入學科素養,深入學生的心靈,深入學生的心靈,促進學生發現、理解、運用,并指導學生深入學習。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深度教學的意義
(一)使學生深入地掌握學科的本質
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傳授知識的層次上,而應該挖掘學科的深層內涵,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探索,進而深刻認識其本質。學科的本質在于使一門學科與其它學科相區別。學科性質的界定、學科界限的確立是基礎。意識形態是一門具有時代特征、道德特征、實踐特征的綜合學科。題目的本質并非學生們一眼就能了解的,它需要經過思考、討論、探究才能被發現。深度教學是使學生深刻認識政治學學科本質的重要動力。使學生深刻地理解學科總體結構與內在邏輯,實施宏觀調控,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所學知識背后的指導思想和價值內涵,促進微觀思維的發展。
(二)深入推進高中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課程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科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要條件和關鍵能力,是學科教育價值的集中體現。高中政治課要注重對學生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眾參與等方面的培養,以促進學生自由、全面發展。它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識,加強政治認同,使學生更深刻地掌握知識,把握知識的內在邏輯,培養科學精神;有利于學生理解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樹立法治意識;幫助學生牢記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熟悉參與政治生活的方法,提高公共參與能力。
(三)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
高中政治教育必須深入學生的內心。教育者必須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才能增強其內在的學習動力。教師應把握學科的人文關懷,通過深入教學,了解學生的需要,找準起點,抓住學科的人文關懷,培養學科道德情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碰撞情感火花,從而引起學生共鳴,提升教學效果。
(四)督促學生深入貫徹行為
學生的行為是教育的終極目的。學習就是真正地了解并掌握知識。教學要有深度、有探討、有學識。使學生充分利用經濟、政治、文化、生活、哲學等方面的知識,把所學的理論、政治常識、觀點、思想方法,納入自身的生活與實踐。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深度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對學生的深入了解
1.在課堂教學中觀察學生
在政治教學中,教師應學會觀察學生的個性特點,如認真、課堂參與、作業完成度等,以尋求適合于學生的深度教學方式。
2.交談中認識學生
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在課堂上積極地與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和學生要通過平等交流,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經驗、個性特征,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
3.了解學生對別人的評價
學生,如學校,群居,必然要接觸同學、教師。教師能從同學和其他老師那里加深他們的理解。與此同時,老師也能與家長交流,充分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
(二)學科教材的深度開發
1.深入學習教材和參考教材。教科書是教學的基礎與本體。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與維護水平,并對學科知識有深刻的了解和把握,就必須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參書籍。
2.改進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沒有精心的教學設計,就無法有好的課堂。提高教學設計水平,可在每一種構架上掌握各學科知識,并在教學觀念、目標、方法、過程、反思、板書等方面深化綜合理解。
(三)深入探究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教室。中學政治課深度教學的實施,離不開情境的創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各種情景,使學生沉浸于情景,實際感受,講出自己真正的內心想法。舉例來說,在學習投資理財知識時,教師可以創造一個選擇理財師的情景,讓學生自主學習投資理財知識,選擇自己覺得適合的理財方式,參加評選,最終選出優秀的理財規劃師。
2.建構活躍課堂。教師若采取乏味的填鴨式教學,只能增加學生對本課程的反感。反之,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新奇的教學方式,會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行多種形式的活動,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他們參與課堂的意愿。舉例來說,教師可能要求學生在課前兩分鐘的時間內,利用課余時間來表演生活劇場。
3.開展研究性課堂。互動式調查越來越多地被使用。政治課教師也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探究,積極收集資料,提出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提問等方式,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形成見解與見解,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4.實施主題式課堂。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提煉出理想和價值、辯證法、人生等諸多重要課題。同學們在討論中發現問題,表達觀點,形成自己的觀點與觀點,增進親情與民族情感,開拓政治視野,有效提升核心素養。
(四)深層次的課外作業設計
1.突出課外作業的層次。課外作業不能一成不變,而應多關注學生的差異性,根據不同的學習條件布置不同的作業層次,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進行選擇,從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2.提高課外作業開放度。除了要做好作業外,還應不斷地充實學生的實際感受、經驗、實踐等內容,使教材知識滲透于學生的生活之中,促進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更深刻把握。
結語:總而言之,教育的研究永無止盡,教師要在探索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教育教學應從多方面深化課堂教學,多方面提高學生素質。教師既要督促自身提高素質,又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使中學思想政治課逐步走向更深層次。
參考文獻:
[1]董祥賓.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研究綜述[J].黨政論壇,2016(6):43-46.
[2]李松林.深度教學的四個基本命題[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20):7-10.
[3]董楠楠.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數學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研究[D].2019.
[4]魏珍.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深度教學策略探究[J].新一代:理論版,2019,000(012):P.1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