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琛
摘 要:文章通過對傳統課堂教案設計分析,指出在傳統教學中課堂提問出現的問題。其中包括:教師提問的次數和問題形式和類型,教師提出問題之間是否有關系,是否能夠引發學生思考等問題。并在KWL表格的幫助下進行教學設計,使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或者備課教學設計時提出有層次、有邏輯的問題,從而改進教師課堂提問,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
關鍵詞:課堂提問 思維品質 KWL表格
一、引言
課堂提問是教師引發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生積極性,得到學生反饋的常用的策略。但是在傳統的課堂之中,教師的提問缺乏創新性,難得引發學生深入思考或者批判性思考。教師的提問往往影響著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性思維的發展,決定這學生思維發展的方向。在英語課堂之中如何邏輯性的去引導學生理解文章,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成了課堂教學中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二、教師提問存在的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存在著很多問題。以外研版八年級上冊中的一份傳統的教案為例,對這份教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問進行分析。這堂課中教師一共設計了12個問題,其中General question有3個,Wh-question有9個。在這12個課堂提問中學生的應答只回答了問話人的信息,并沒有拓展信息。這課堂提問中,教師只關注到了對學生的提問次數而沒有關注到問題的類型及問題是否對學生有所啟發。看似教師在一堂課上不斷地在提問學生,但是在課堂這種環境下,無論學生是否真正明白是否真正聽懂,學生都會下意識的回答“Yes”。這樣的提問方式和問題的類型不僅不能得到學生真實的反饋,也不能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所以在教師設計課堂提問時要減少General question,要多提問學生一些Wh-question,在想要得到學生反饋時,也不要用“Are you clear?”這樣的提問方式,應該直接問相關知識點的問題,讓學生直接做答。
三、在課堂設計中改進課堂提問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選自八年級上冊Module 1 Unit 2“ You should smile at her”中的閱讀課。為了保證教師提問的邏輯性,來提升學生思維品質,教師要深入解讀語篇。教師在分析語篇時可以從“what”“why”“how”三個維度進行研讀。
【what】本單元的話題是“英語學習”。“閱讀”部分是三個學生問語言博士有關英語學習的建議以及博士通過自己的經驗為學生解答英語學習中的問題。解答了學生在理解英語電影和歌曲,口語表達和英語詞匯方面的疑問,結合生活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議。
【why】本篇文章意在幫助學生了解在英語學習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鼓勵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能夠及時提出在英語學習中的問題,積極向教師或者相關人士尋求幫助。提升學生提出問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how】本文以向語言學博士提出三個基本的問題,通過展現問題和提出建議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文中語言簡單易懂,對于學生來說很有參考價值。
(二)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主要通過KWL 表格形式深化教學,設計課堂提問的問題,這樣通過提問激發學生已有知識,在引導學生提出自己心中渴望知道的知識,最后通過學習總結具有邏輯性的答案。以八年級上冊Module 1 Unit 2“ You should smile at her”為例,根據KWL表格設計課堂提問的問題,來進一步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首先在What?I?know部分:可以讓學生列舉自己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策略或者是方法,并與小組成員討論。問題:Do you have some good learning methods want to share with your members?在這個過程之中,學生首先會思考自己是不是有一些好的學習方法,然后再進行篩選有哪些方法可以分享給小組成員。可以通過自己的已知知識去給他人分享講解,在這其中為了使他人理解自己所表述的觀點,在表達過程中一定是有邏輯性的,這樣在無形之中就鍛煉了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
其次在What?I?want?to?know部分,讓學生寫下自己在英語學習中的問題,小組與小組,小組成員與小組成員之間交換問題,并通過閱讀課文文章以及交流嘗討論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讓學生學會了課文中的表達,也讓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學會了更多有關英語學習建議的表達。
最后在What?I?learned部分,學生通過對之前問題的提出和通過對課本文章的學習或者在與他人的談論之中對自己提出的問題有了一些答案。學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總結下來,可以是做思維導圖也可以通過流程圖,或通過老師所給出的KWL 表格去設計。
綜上所述,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按照KWL 表格去設計,更注重學生在學習之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就不會拘泥于只是對文章內容和文章中的知識提問,而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
四、教師提問中的思考
首先,教師提出的問題是關于學生認知方面的,關注學生是否理解是否領會教師所講的知識。通過教師提問的引導檢測學生是否能夠批判性的思考問題,提出創新性的措施解決問題。其次,教師提問也要考慮到學生認知發展水平,要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所提問發問題要能夠與學生已有知識聯結或者能夠喚起學生的已有知識。既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提升學生對以學知識的加工,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最后,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可以利用KWL表格設計教師提問。在本教學案例中,教師利用KWL表格來設計問題,是問題更有銜接性,使學生通過嘗試尋找教師提出問題的答案總結自己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成為主動的學習者而非被動的接受者,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的發展。
五、結語
課堂提問作為教學的重要手段,既可以增強學生的主動性,也能讓原本沉悶的課堂活躍起來,師生關系融洽。在課堂提問中教師的引導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教師的思維往往影響和決定著其言語,進而影響受教育者。教師的思維品質的發展是學生思維品質發展的天花板。無論是以布魯姆布魯姆認知目標分類為課堂提問設計的理論基礎,還是以KWL表格為載體設計課堂提問,最重要的是教師在要在日常教學中,要認真研讀語篇,分析語篇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才能提出利于學生思維發展的為題,在課堂提問中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晶.從英語課堂教師提問入手培養學生思維品質[J].中國教育學刊,2019(S1):110-112.
[2]駱媛.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2020(2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