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梅
摘要: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集中體現,具有基礎性、選擇性和發展性的作用,而數學概念是數學思維靈活度、廣度、深度與創造性等思維品質的基礎。因此,提升數學教師概念教學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本文就對此展開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1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核心素養的意義
數學學科的設立初衷便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繼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礙于我國既有的教育體制在各個階段教育中,數學學科向來是偏難的一門的課程,大多數同學對其的學習力不從心,雖然學校對數學課程比較重視,但是就實際教學情況而言,我國各階段數學課程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這難免不令人嘆息。隨著我國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提出也為高中數學課程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在撰寫本文時,本人查閱了相關的參考文獻,從中發現現階段我國各中學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上均紛紛引入了核心素養,促進了數學課程的發展。
2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2.1 教學方式單一,知識講解枯燥乏味
數學本身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很難通過單一的講解方式使學生快速理解. 而現階段高中數學課程教學主要還是以教師講解加學生練習為主要學習方式,另外數學這門課程本身所具有的難度,加上教師們單一的教學方式,和課后大量的數學習題等因素,也使得學生們對于數學這門課程慢慢地會生出厭棄和煩躁的心理,甚至于有些學生一聽到數學課就會心生恐懼. 這一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關心和重視.
2.2 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在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對于所學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學會舉一反三,并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 而在當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依舊存在一些原則上的問題,即往往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主體地位總是被忽視,無論是對于知識概念的講解還是對于練習題的講解,都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而忽視了學生對知識對習題的探索和思考的過程. 數學這門課程本身有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斷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而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使得學生成為被動接收知識的載體,從而影響學生積極進入到數學課程的學習中去.
3 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3.1 以教師為主導,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
現階段,由于科學信息技術的介入,使得課堂氛圍與傳統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有了明顯的區別. 教師不再以自我為中心進行知識的講解,而是積極運用音視頻等技術引導學生學習,不斷地改善自身的教學行為,在充滿趣味的音視頻的輔助下進行知識的講解,從而吸引了學生們的眼球. 學生們主動進入到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的課堂中去發現問題,并敢于提出質疑,在師生間的互動中使得課堂氛圍也隨之變得活潑起來.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在其中一步一步地突顯出來.
3.2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主動性
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學生學習過程中也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依舊采用灌輸式教育方法,學生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久而久之,不僅數學問題堆積得越來越多,也會逐漸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習主動性下降。為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老師應從最根本的出發,提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數學核心素養培育環節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礎。以《對數函數》的教學活動為例,老師可開展相應的問題情境教學法,讓學生自主預習課本,了解相關知識。而后出示以下題目: 函數 log2x 的值域是什么,函數 log2( x2-x -6) 是什么等等,之后爭取學生的意見,如采用分組合數探討的形式或是四柱開展探究,根據學生的反應采取接下來的做題環節,體現出先學后教的教育理念和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相比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根據學生的意見開展學習,可以讓正值青春期的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尊重,從而更加專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主動性。
3.3 培育學生推理能力,強化做題的效果,幫助學生提升做題效率,而后為接下來的數學學習提供更多的時間。以《歸納推理》為例,在課程教學前,老師需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 通過知識的教授,讓學生掌握歸納推理的相關技巧,之后能夠靈活運用到學習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歸納推理是從個體到整體、從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以推理三角形內角和公式( n-2) ×180°為例,老師可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前提條件,如三角形的內角之和為 180 度,四邊形的內角和為 360 度,五邊形的內角和為 540 度,那么可通過內角和公式得出其他多邊形的內角和嗎? 如果能夠準確得出數值,那么能夠反推驗證公式的準確性嗎? 讓學生通過真實操作,感知到歸納推理是從部分到整體的過程。之后,在接下來的做題過程中,學生可按照自己實際操作中感受到的推理過程,然后強化做題效果,增加對知識的印象,使得推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增加自身數學的核心素養,為接下來的數學內容學習提供強有力的推理支持。
3.4 增強學生數據分析,提高信息檢索能力
高中數學學習階段,依舊存在應用題,不僅材料較長,由于部分知識點一字之差,還會導致學生混淆知識點,導致信息檢索失敗,從而在做題的起始就便偏離正確方向。為此,為有效優化數學課堂教學,老師應增加學生對題目中數據分析的能力,通過仔細閱讀,發現題目中設置的“知識陷阱”,讓學生重新回到做題的正確方向。以《圓》這一單元的教學活動為例,在此單元的最后,會出現綜合式的應用題,其中點斜式、斜截式等是學生閱讀材料中容易混淆的概念,為提高學生正確檢索信息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著重對這兩個知識點進行對比,讓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就對二者有深刻的認知。之后,在接下來的做題中,能夠潛意識中更加仔細的閱讀材料,對數據進行正確分析,讓接下來的教學活動能夠有效開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對高中數學老師教學質量和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提升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為此,為提高教學質量,高中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從而更加有效的開展相關數學學習,從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參考文獻
[1] 李龍才.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俞蓉,劉效麗,趙世恩.核心素養導向的數學概念教學階段探討[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0(04):17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