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云
摘要:定向運動是一項兼有自然性、社會性和策略性等獨特運動魅力的運動方式,在鍛煉學生的耐力素質、培養其吃苦耐勞等精神品質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創新其在體育教學中的融入研討意義重大。基于初中體育教學,就如何有效地應用定向運動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初中體育;定向運動;應用策略
定向運動是一項科學的益智類體育活動形式,具有自然性、社會性和策略性等特點,和傳統的教學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特別是定向運動本身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在符合初中生身心與個性發展特征的同時,也能滿足其喜好冒險、愛競技的內在心理需求。在參與定向運動的過程中,學生能深入體會并實現“智力”與“體力”的協同發展,以確保身心健康發展。
一、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引入定向運動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體育意識
體育教學改革的抓手之一就是進行內容上的豐富。興趣是所有學習動力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中學的體育課程要求學生將自己的體育運動意識提升起來。定向運動就是最好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學生的參與性會提高,將傳統的“老師傳授”變成“學生探索”,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定向運動的優點很多,它鍛煉了學生自我挑戰的意識,讓學生從心理上喜愛體育運動,積極參與進來。
(二)突破傳統體育教學模式,豐富初中體育課程內容
定向運動也和自然緊密聯系。我國每年組織全國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但是調研的結果顯示,盡管我國的經濟和社會在不斷發展,但絕大部分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和健康狀況卻并不樂觀,肥胖率持續上升,視力不佳的人數居高不下。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所有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要將“健康第一”作為指導思想,同時還要不斷探索體育教學的科學方法,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夠改善他們的體質。
(三)提高體育課程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體育與健康的性質、目標、內容、評價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都體現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這就意味著教師必須明確新課標的精神和理念,這樣才能夠進行各方面的改革。教師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培養學生的運動愛好,讓他們掌握一些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同時還要提高他們的體育實踐能力,幫助他們養成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具備堅強的意志和積極的態度,迎接未來的各種挑戰。定向運動是一種智力型的體育運動項目,它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突破學生身體和心理的極限,鍛煉學生的身心。在這種教學情形下,定向運動既能夠提高課程的教學效率及質量,也能夠更好地服務學生成長和發展,現實價值極高。另外,定向運動在初中體育健康課程中的應用具有較好的操作性,能夠從整體上鍛煉學生的體能思維,拓展學生的戶外運動能力。
二、定向運動在初中體育健康教學中的引入策略
(一)立足體育教學需求,科學制訂定向運動方案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融入定向運動期間,為了順利地開展定向運動活動,教師必須結合體育教學目標與內容,科學地制訂滿足初中生自身發展需求的定向運動方案,以確保能夠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學習的效果。考慮到初中生具有好動、好玩等特性,所以在開展定向運動期間必須立足學生學習興趣的激勵,靈活地運用定向運動活動方案,增加其實際操作性與趣味性,確保所設計的定向運動方案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熱情。此外,在科學制訂定向運動方案期間,為了更好地滿足定向運動需求,教師也要注意積極地準備籃球、旗子等一些必要的標識物品,確保定向運動中基礎設施條件的完備性。
例如,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靈活地運用競賽、專題講座或專項網站等方式為學生介紹定向運動的相關知識,強化初中生對定向運動的認識。然后可以結合學校或其他場所的實際情況,準確地繪制出相關地區的平面圖,并在實際的學校內部或其他場所中標識出對應的地點,以表格的方式羅列出定向地點。接著,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成一些學習小組,為他們分發地圖及必要的物品,讓他們可以對照地圖去尋找各個定位點。在設定定位點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更加容易辨識,要靈活地運用籃球、足球、旗子、桿子等一些比較明顯的標志物,使學生可以更加容易地掌握定向運動的要領與技巧。
(二)優化定向運動內容,滿足學生的定向運動需求
為了使定向運動與初中體育教學進行有效融合,教師還要立足于體育教學目標與學生身心發展需求,優化定向運動內容,尤其是要注意將定向運動的內容與田徑運動等體育課程內容進行緊密結合,借助定向運動來豐富田徑運動訓練方式,提高學生參與定向運動的效果。這種有機融合體育教學與定向運動的教學方式,可以彌補以往田徑教學等體育教學中的內容不足,提升學生整體的運動能力。
例如,考慮到田徑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鍛煉學生的耐久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定向運動這一活動方式,組織學生開展定向耐久跑活動,以此訓練學生的耐久力,培養他們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確保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在組織學生開展定向耐久跑活動期間,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人數將他們劃分成一些學習小組,每組中選出一個人當組長,之后為各個組分發任務卡,讓他們積極參與競賽活動。在定向耐久跑活動中,可以在40 m×30 m長方形場地的四周分別設定10個標識點,接著讓每個小組第一名學生按照標定的標識點進行依次“跑圖”,并在各個點位進行打卡。在第一輪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各個小組反思和討論如何才能更快地跑完全部的點位,使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總結田徑運動的一些跑步技法,這樣就可以利用定向耐久跑活動來鍛煉初中生的田徑素質。
(三)創新定向運動形式,提高定向運動的應用效果
在組織學生參與定向運動活動期間,為了進一步提高定向運動在體育教學中的融入效果,教師還要立足于初中生的興趣激勵,對定向運動的形式進行創新,尤其是要結合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游戲活動形式,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到定向運動的游戲活動中。開展定向運動游戲活動,更有利于激發初中生參與定向運動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定向運動活動的積極性與有效性。例如,在初中體育教學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尋寶”活動,借助這一活動來滿足學生的定向運動需求,具體的流程主要為:將初中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兩個小組之間形成對接,其中一個小組負責結合實際情況繪制藏寶圖,另一個小組則要對照繪制的藏寶圖開展定向尋寶活動,并且要求尋寶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尋寶任務。這種定向運動形式,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定向運動的興趣,確保了尋寶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及難度的適宜性。此外,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期間,可以采取“男女混搭”的方式,充分發揮男生的身體素質及女生的心思縝密等特性,同時也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的發展。
目前,對學生體育運動意識進行培養的指導思想就是“終身體育”,這種思想的提出表明了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在一定時間段內保持體育運動,有較好的體育素質,更是讓學生不光在學校進行體育運動,在進入社會以后也依然能夠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發展,實現“終身體育”的目標和要求。定向運動的練習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思維,拓寬了體育教學的多樣化途徑,從不同維度給體育課增添了新鮮感、挑戰感和競技感,從組織策略上拓展了新的視野,培養了推進速度、團隊協作能力和勇于拼搏等體育品質方面的綜合能力。我們體育老師需要創新運用定向運動游戲等趣味化運動形式,力求不斷提高定向運動的應用效果,從而能夠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做充足的準備。
參考文獻:
[1]溫良參.如何將定向運動引入初中體育健康課堂教學[J].中小學教育,2019(07).
(責任編輯: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