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構建了全新的教育基本框架,對英語專業本科課程教學改革產生了深刻影響。基于 OBE 理念,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特點,筆者對英語視聽說課程的課程目標、內容、教學設計、評價方式進行了重構。
【關鍵詞】OBE理念;英語視聽說;教學設計
【Abstract】The idea of Object-based Education (OBE) constructs a new basic framework of education, 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OBE concept, combined with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applied tale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e author reconstructs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contents,teaching desig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English audio visual oral course.
【Key words】OBE; English audio-visual and oral course; course design
【作者簡介】宋云華(1980-),武昌工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副教授,研究方向:二語習得、外語教學。
一、引言
OBE是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簡稱,亦稱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現已成為國內不少高校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武昌工學院以OBE理念制定2019年人才培養方案以來,英語專業核心課程《英語視聽說》也積極以此理念指導課程教學改革,貫徹以終為始逆向設計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通過學習后取得的教學成果為目標,圍繞“學習產出”進行教學設計、組織、實施和評價,切實提高學生理解英語音、視頻并就相關內容進行口述的能力。
二、基于OBE的課程設計
1.課程目標的重構。知識、能力方面,《英語視聽說》課程通過對教材中英文經典影片的學習,進行英語的“視、聽、說相結合”的綜合訓練,使得學生在英語的聽、說方面的語言技能得到培養和提高。視的方面,學生能夠了解英語國家文化,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學生對不同地域英語的辨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聽的方面,學生通過熟悉影片中不同的英語語音變體,辨析正確的語音語調、音節發音,從而提高聽音會意、掌握細節、歸納大意、推敲含義的能力;說的方面,學生能夠輸出正確的英語語音、語調,發音清晰、準確;掌握英語句子的重音、弱讀、連讀;鍛煉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就影片中的重要信息及問題發表見解、陳述和討論。素質方面,本課程要求學生對影片中反映的社會問題進行思考,以培養學生的批判能力和思維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課程內容的重構。課程內容的重塑首先要強調趣味性。考慮當代大學生的情感、態度和經歷,所選內容與時代同步,反映時代特征,與大學生的生活貼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促進第二語言的學習。其次是強調知識性。當代大學生的知識需求是多元的,現行《外國語言文學教學指南》(英語專業)強調21世紀英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五個特征之一就是寬廣的知識面。 這些知識指的是英語專業知識及文學語言,國情文化和相關專業知識,如外交金融,法律科技等學科的知識,但目前許多課程的教學內容中普遍缺少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為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課程內容增添了知識性強,信息量涉及面廣的電視節目。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信息。再次是強調題材和體裁的多元化。不斷變換體裁是激發和保護學生興趣的手段,因此題材涉及范圍廣泛,包括家庭教育代溝,同性戀艾滋病種族環境,聯合國醫療體制中年危機等。體裁也比較多元化,除了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外,課程內容還選擇了電視節目,其中有著名紀錄片《精神病人》和電視節目高端訪談等。電視節目的特點是內容生動,形式新穎,緊跟時代節奏,提供最新信息,能夠激發學生的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欲。
3.教學設計的重構。一是反向設計原則。在課程設計中,教師應明確學生在畢業時應該具備的能力,使學生的知識體系和能力與職業需求相匹配,突出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課前,在觀看影片或電視節目之前,要求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內容簡述和綜合導視思考題,然后帶著問題觀看影片,從影片中記錄五個語言表達方式,并提出3到5個思考題為小組討論和課堂討論做準備。二是重過程、重體驗原則。課程教學中,應盡可能多地給予學生學習和展示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機會。課中,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與電影相關的討論與研究,并從影片的四個方面背景、主題、沖突、表演進行分析和評論。同時,學生閱讀教材材中的補充文章進行討論。課后,每組成員從影片的四個方面選擇一個深入研究形成觀點,并將自己的研究結果寫入演講稿。以小組為單元課上集體演示。演講后應準備回答教師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課后學生將五個語言表達方式3到5個思考問題及演講文稿交給老師,老師再根據課堂表現及作業情況打分。
4.課程教學評價方式的重構。OBE 重視學生的所學和輸出,尤其重視提高學生的實踐和研究能力。《英語視聽說》課程考試旨在考查學生對英語影片不同地域英語的辨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能就影片的背景、主題、沖突、表演等四個方面進行討論、匯報、陳述,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以口試形式進行。本課程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50%)和期末成績(50%)組成。平時成績100分,可包括考勤、完成作業情況、課堂表現等。其中,考勤共計10次;作業批閱3-5次;課堂表現部分依據學生課堂表現給分。
三、建設計劃
經過近年的建設,《英語視聽說》教學改革思路基本形成,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充實,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改革新思路,新模式的不斷出現,為更好建設好《英語視聽說》,課程組將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強建設:
1.課程內容融合,重組及建設。目前,該課程的網絡資源還是以前的教學視頻,經過幾輪學習,特別是視頻教學資源的需求,所以,課程組面臨的第一問題就是優化課程資源,特別是建設具有應用型本科課程教學資源。相比較其他課程。因此,課程組應以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結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更新并優化現有的課程資源,同時也可使用網絡課程中部分好的資源豐富教學內容,使課程學習服務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師生的學習目標。
2.線上學習的有效性有待加強。目前,如何構建線上課程資源,如關于影片劇情的線上練習,以檢驗學生課前學習活動的成效。如何解構現有的網絡課程資源,服務好本課程教學目標的實施。線上討論和互動答疑部分有待加強,特別是有些同學在學習碰到困難時,課程組不能及時有效進行答疑,討論的有效性也不夠。針對這些問題,課程組將進行分工合作答疑,鼓勵學生展開生生互動,同時考慮增加學生助教,增強線上資源學習的實效性。
3.課程思政元素的持續挖掘。本課程以經典英語電影為教學資源,影片中揭示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種種丑惡現象。需要對其中反映的社會問題進行梳理、分析,引導學生對影片中反映的社會問題進行思考,以培養學生的批判能力和思維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進一步優化教學評價機制。特別是過程性評價的方式和比例,目前,《英語視聽說》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考核比例各占50%,隨著課程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推進,課程組擬增加過程性評價的比例,以此鼓勵學生注重學習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四、結語
基于對 OBE 理念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對前導課程的梳理和對學生英語口語技能的測評,緊扣 OBE 反向設計教學原則和重過程、重體驗原則,采取多元化、多層次、多活動的課堂教學方法和學生作業評價模式,可以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組將在現有基礎上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能力培養,注重教學活動串聯,注重過程性評價,使《英語視聽說》這門課程能成為促進學生英語聽力、口語的學習,能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深受學生喜歡的具有特色的應用型本科課程。
參考文獻:
[1]Spady William G. Outcome-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M]. Arlington: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1994.
[2]金旭,朱正偉,李茂國.成果導向:從認證理念到教學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17:77-82.
[3]李志義.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J].中國大學教學,2015(3):32-39.
[4]李九英.基于OBE理念的《外貿英語函電》課程教學模式探索—以衡陽師范學院為例[J].長江叢刊,2020(2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