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華
〔摘要〕: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我深深相信這個道理。3到6歲是孩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初步養成的關鍵時期,抓住這個時期進行培養,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對于孩子健康成長,未來生活和發展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它包括良好的作息習慣、飲食習慣、衛生習慣、鍛煉身體習慣等方面內容。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應講求方法,從培養孩子責任意識、程序概念、時間觀念、歸類意識、規則意識入手,注意榜樣作用、循序漸進,用愛心、細心、耐心及時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
關鍵詞:淺談 ?生活與衛生習慣 ?家庭教育
未來社會是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文明是一個國家進步與發展的標志,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作為文明人的素質之一,如何養成尤其重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對預防疾病,保障健康有重要意義,同時,幼兒生活與衛生習慣的養成,也會減輕大人的一些負擔,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習慣養成、終身受益,所以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家長應該從孩子懂事起,就要開始培養。
(一)責任意識
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不是憑空就能學會的,要讓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父母首先要學會賦予責任。從一兩歲開始,慢慢讓孩子意識到弄亂的玩具要收拾整齊,自己的尿不濕要自己丟進垃圾桶里。父母可以幫助孩子一起完成,但一定需要孩子的參與,因為這是在教孩子責任的意義。孩子長大些,在不涉及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父母都應當適當放手,為幼兒準備適合幼兒的物品,讓他們去實踐。如:飯前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碗筷,為大人分發碗筷,讓幼兒參與到吃飯的準備過程中,培養他的獨立進餐意識;為幼兒準備小的水壺,幼兒可以自己倒水喝;準備適合幼兒的馬桶,幼兒自己大小便;為幼兒準備一些整理和方便幼兒分類擺放的盒子,幼兒自己取放玩具等等。讓孩子在做的過程中懂得自己的事情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通過內在動機轉變為自覺行為,從中獲得成功的感受,產生自信心,在內心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識,從而增強責任感。讓孩子從小明白他可以自己做決定,但需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后果。如:吃飯是他自己的事情,不吃也沒關系,但在下頓飯之前不可以再吃;玩具是自己扔的,就需要自己去撿回來。家長可以引導幼兒說:“你把玩具亂丟,玩具也會疼的,你把她弄疼了,玩具想回家了,我們送她回家吧?!比绻覀兛偸菐椭⒆硬唤o孩子機會,不支持他,那么孩子也許到了六七歲還什么都不會。
(二)建立程序
孩子的吃飯和睡覺是我們不能控制的,不要用教訓的方式讓孩子吃飯、睡覺,這只會讓孩子對吃飯、睡覺更加反感,家長可通過建立程序的方式向孩子傳授相關的生活技能,每項技能可以制定相關程序。如我們要準備睡覺了,首先去刷牙洗臉,然后換衣服,接下來講故事,最后關燈睡覺。比如飯前程序,首先洗手,然后分碗筷,最后吃飯;吃飯后程序,首先漱口,第二擦嘴,第三把桌子擦干凈,第四把椅擺好。還可以把洗手穿衣穿褲刷牙的步驟做成圖片,讓孩子參照、模仿。孩子了解了各種活動的步驟,能讓孩子掌握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家長就可以專心陪伴孩子,帶著孩子完成這些任務,孩子也就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心理上更加滿足,提高她們的配合度。
(三)時間概念。
小孩子對時間是沒有概念的,如晚上不愿睡覺,早上不愿起床,看電視總是看個不停,但從小學開始,孩子就必須在規定時間做規定的事,因此在孩子學齡前,家長要有意識地幫助幼兒建立時間概念,而這一切都要從規律作息開始,家長可以制定一個日程安排表,跟孩子講解當天的活動安排,讓孩子對自己的一天活動有整體的了解,晚上睡覺時給孩子講述一天的活動內容,讓孩子對發生的事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知道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要學會對時間的安排和掌控,就要讓孩子知道在什么時間內要做哪些事,每次活動轉換提前五分鐘提醒。如現在六點讓孩子看看鐘,我們開始看動畫片,等到長針指到4就是6:20,我們就不能看動畫片了,等到6:15分,家長就要提醒幼兒,還有五分鐘,我們就不能看電視了,每過兩分鐘再提醒一次,這樣的提醒能夠給孩子一個緩沖的時間,讓孩子能夠順利的轉換頻道進入下一個環節。
(四)以身作則
幼兒的模仿力極強,父母的言行舉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家長除了平時要教育孩子講究衛生的方法、意義外,更重要的是家長給孩子要做好榜樣,家長要為幼兒提供一個養成良好生活與衛生習慣的環境,檢點自己的行為,以身作則,真正成為孩子的表率。經常會有許多父母追著讓孩子洗手,自己吃飯前卻沒有洗手,讓孩子不要看電視,自己手機卻不離手,吃飯時挑三揀四,不注意刷牙衛生,周末睡到十點,還不愿意起來,喜歡吃零食,喝飲料,不愿鍛煉,孩子怎么可能會養成好的習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大家都做的事情,孩子自然也愿意參與。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父母首先要有這些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孩子在父母良好行為的潛移默化影響下,自然也會形成好的習慣。
實踐證明,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不能等到孩子準備好之后才開始培養習慣,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融入這些習慣的建立過程。
參考文獻:
[1]周婷婷. 淺談家庭教育中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J]. 好家長, 2016(42).
[2]李文娟. 淺談家庭教育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J]. 農家參謀, 2020, No.651(07):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