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王永軍
摘 要: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尤其對小學生而言,理論式的教學模式不僅很難讓小學生理解,還會讓他們產生厭學、怕學的消極心理。如果能將數學課堂生活化,將生活中有趣的情境巧妙運用到數學課堂中,數學課堂一定會變得生機勃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情境;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3-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30
一、小學數學課堂的現狀
(一)理論式教學、“填鴨式”教學仍主宰著課堂
新課改下的小學教育力求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做引路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展現學生自身的價值。然而,現實中教師仍會瞻前顧后,不敢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總覺得自己講解得不細致,學生會聽不懂,學不會,更不敢奢望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即使有教師把課堂交給了學生,仍會有千種擔心,萬種不信任。擔心學生會走馬觀花,不能真正掌握課堂重點知識;擔心學生不能突破難點;擔心學生在課堂中出錯而不知怎樣改錯;擔心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就不能順利完成……其實擔心的實質還是對學生的不信任,教師眼中的學生就像父母眼中的孩子,永遠長不大。因此,實際上理論式教學、“填鴨式”教學仍主宰著數學課堂。
(二)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課堂中注意力分散
小學生正處在貪玩好動的階段,缺乏自制力,在課堂上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他們的好奇心很強,時刻留意著身邊的新鮮事物,如果數學課堂不生動,沒有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課堂效率就得不到保障。久而久之,學生對數學失去了學習興趣,不但很難提高數學成績,也無法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教師教學缺乏創新意識,教學目標模糊
新課改下的高效課堂,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而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對學生的學習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幽默詼諧又不失嚴謹的數學用語,生動有趣又不失優雅的肢體語言,為數學課堂增趣很多。一節生動有趣的數學課,深深吸引著課堂中的學生。然而,現實中大部分教師為了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忽略了學生的想法,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思路走,課堂中也只有一種聲音,學優生緊跟教師的思路,學困生猶如聽天書般似懂非懂,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這種現象的存在恰恰是教師教學目標模糊,忽視創新教學重要性造成的。正是這種教學方式的偏差,導致了數學課堂死氣沉沉,課堂教學始終無法取得明顯的進步。
二、生活化情境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句話非常有道理。教師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中,不僅能夠很好地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能夠鍛煉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將生活融入數學課堂,再在數學課堂中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數學課堂因為有了生活的氣息而生動起來,學生因為要解決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問題而活躍起來,數學問題便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了。讓數學問題染上生活的味道,學生就更容易親近數學,也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生活情境的導入,交談式的教學方式,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起來,能夠強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組活動、動手實踐、放手把課堂真正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激發自身的無限潛能,通過自我探究找到學習數學的突破口,讓學生想學、善學、樂學、會學,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運用多媒體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多媒體的引入為我們的教學帶來許多方便,同時也為我們的數學課堂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以及多媒體強大的交互式特點編輯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使抽象、呆板的數學知識展現出生動、形象、直觀的畫面,讓數學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有聲有色。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0的認識”時,教師可制作一個幸運大轉盤的游戲,叫學生點一下“開始”按鈕,大轉盤的指針停到數字幾,就獎勵給該學生幾塊糖。這個游戲就來源于生活,小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紛紛舉起小手想參加游戲。可是,指針停到數字“0”的學生一塊糖也得不到,為什么?小學生各自發表自己的想法,天真爛漫的想法,稚嫩的童聲表達了對“0”的初步認識,教師只要稍微引導一下,學生就能準確描述出“0”的含義,原來數字“0”代表什么也沒有。為了吃到糖,學生都不想讓指針停到數字“0”上,課堂一下子進入高潮。教師可再次運用生動有趣的課件趁熱打鐵,輕松愉快地教學了任何數加零、減零都得任何數,零加任何數也得任何數,但零減不掉比它大的數的教學目標。原來計劃用30分鐘完成的教學任務,僅用不到15分鐘就成功完成了,當場檢測的教學效果也非常好。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中,教師也可以把動畫故事編制在課件中,在生動有趣的動畫中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這種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教學方式非常受學生歡迎。有時在課堂上,學生也會自己編制和當堂內容相關的數學小故事,講得娓娓動聽,幼稚的童聲中滲透著對數學的無限熱愛和探索。
(三)撞擊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
新課標、新觀念、新思想要求教師不但要保護學生的個性,還要鼓勵學生發展個性,鼓勵學生不唯書,不唯師;鼓勵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其創新的思維火花不斷在課堂上閃現。傳統的教學模式早已無法滿足現代學生的需求,教學模式的創新勢必成為提高現代化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恰恰是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打破了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將抽象與實際相結合,很好地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散思維,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教師大膽放手把課堂交給學生,恰如其分的引導,及時有效的肯定與贊賞,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釋放自我,讓創新思維的火花撞擊整個數學課堂。這樣的數學課堂能不讓學生樂于接受嗎?這樣的數學課堂一定會精彩紛呈,一定會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