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揚
摘要:基于新時代背景,高職思政教育的基本任務也發生了實質變化,基本任務始終圍繞培養學生科學的價值觀念,這樣高職學生才能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高職學校要嘗試把紅色文化滲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高職教師可以通過優化教學方法,促成思政教育和紅色文化的相融通,以此來提升整個教學水準。
關鍵詞:沉浸式體驗;思政教育;紅色文化;高職教師
高職思政教師以沉浸式體驗教學來授課,深化學生的參與性和體驗性,能夠襄助學生重新整合思政元素和紅色文化,在掌握思政相關知識點的前提下,深層次地分析具有正能量的歷史人物、事件延伸的紅色文化。沉浸式體驗教學不僅能夠展現紅色精神和革命意識,同時還能助力高職教師開展思政教學,豐富課堂活動,強化學生的思政學習能力。沉浸式體驗教學讓學生在體驗中感知真實的紅色文化和思政知識,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提升優質情懷和思政意識。沉浸式體驗教學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已經嶄露頭角,高職教師不妨以紅色文化為例,整合思政內容,開展沉浸式體驗教學,基本路徑有以下幾點:
一、借助涵蓋紅色文化的優質道德劇
高職教師要善于發現身邊的紅色文化元素,整合涵蓋優質元素的道德劇,以此作為滲透式體驗教學的媒介。教師選取合適的道德劇之后,引導學生融入整個劇中,學生借用角色的力量來感知其中的文化內容。教師可依據思政教育要點,基于思政教材需求和教學任務,讓學生把劇中具有典型情感和道德素養的人物表演出來,有訴求地幫助學生觀察人物、思考人物內心,以此來感知其中道德情感和思政意識。教師以道德劇為支撐展開沉浸式體驗教學,讓有代表性的紅色文化引導學生去感受思政的教學點和關鍵點,從而幫助整個思政教學順利開展。
例如,部分舞臺劇也展示了豐富的紅色文化,教師利用沉浸式體驗方法把學生帶入到舞臺劇中,讓紅色文化代替傳統的思政教學內容點,引發學生學習力,學生了解老一輩革命者的革命精神和道德素養,進而加深了自己的道德意識和學習的責任,從而幫助教師開展思政教育,實現“沉浸式體驗+思政教育+紅色文化”的特殊教育模式。
二、依靠互聯網力量,直觀展示紅色精神
多媒體是科技時代的一種標志,把多媒體元素運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讓學生感受到“動態”的文化,從而深化他們的學習意識。紅色文化已經深入到“互聯網+”,高職教師不妨嘗試“互聯網+”+紅色文化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思政教育,借助互聯網的渠道來宣揚紅色文化,再以紅色精神來助推思政教育工作。教師通過互聯網的傳媒工具把具有紅色文化的視頻、人物和事件的真實畫面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親眼看到,親身體驗到紅色精神和革命情懷。高職教師利用互聯網媒介把紅色文化帶入到學生現實中,給予學生全方位的感受,真正實現沉浸式體驗教學。
例如,教師不妨嘗試圍繞教材,選擇飽含紅色精神的人物和事件的視頻資料,如巾幗英雄故事《張海迪》,教師在播放視頻中要善于觀察學生的體驗狀態,然后在關鍵環節加以講解和分析,引導學生感知到正能量的元素,以此來把課堂氛圍調節到位。教師通過互聯網媒介來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發自內心的與視頻中的紅色精神碰撞,延伸到思政教材知識點,從而加深對思政內容的理解。教師通過這種沉浸式體驗來督促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并具備健康的道德素養和思政意識。
三、開展主題活動,弘揚紅色精神
思政教學課堂有一定的優勢,就是教學針對性和知識全面性。教師優秀的教學水準在課堂教學中展示的很到位,但是學生學習力不強,這就是高職思政教育的一大難點,然后受知識群體不配合,就阻礙整個思政教學開展。高職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開展主題活動,讓學生參與到現實活動中,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紅色精神,用自己的思政意識和道德素養去服務社會。教師通過開展具有時代意義的主題活動,也是沉浸式體驗教學的表現,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深化高職思政知識內容,完成思政教育的最終目標,已達成個人的全面健康成長。
例如,教師可以圍繞思政教學點—讓新生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基于人生價值觀,實際開展為社會獻愛心活動,可以安排這樣的主題活動:敬老愛老活動、爭做聾啞學校義工等;另外對于思政相關法治觀點時,教師不妨督促學生進行“我是守法好少年”的主題活動,談談發生在身邊的愛國守法的真事例。不管是弘揚紅色精神,還是發揚思政意識,始終幫助學生在實際活動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和思政意識。
高職學校和教師以紅色文化為例,開展沉浸式體驗教學是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沉浸式體驗方式具有“真實性+學習性+積極性”,把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程中,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愛國情懷,讓學生在感知紅色精神的前提下,去分析思政教學內容,深層次地理解思政教育的真正意義,以此來達到德才和智力的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藝娜.思政教育視角下傳統優秀文化的價值審視及實踐路徑[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