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方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對于人才提出的要求逐漸嚴格也逐漸豐富。當今社會中,人才不僅要具有較高的學歷,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及個人素養,而這與德育教育工作密不可分。正所謂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高的可塑性,教師需要把握這一階段對學生實施德育指導,促使學生積極發展。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級管理;德育;路徑分析
結合教育現狀分析來看,在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中,該項工作與德育工作之間的整合并不牢靠,甚至很多小學班主任并未意識到德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性,而是將該項工作與思想品德教學相互混淆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班主任及家長會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局限,認為學生的主要責任是學習,將精力一股腦地放在學科教育上,忽視了學生道德素養的發展。
一、運用正確的德育理念
首先教師需要跳出傳統教學理念的限制,不能一味地注重提高學生的成績,對其實施學分教育,并且在班級管理中教師也要擴大班級管理的范圍,比如既要關注學生的課堂,也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全方位的滲透德育教育思想,加強班級管理與德育之間的融合深度其次教師要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德育工作并不是單純的講述大道理,或者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一些教條而是要讓學生自主的感悟一些道理,體會一些思想潛移默化的增強自身的道德認識及道德品質而自主的感悟,前提就在于教師要增強學生的班級地位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把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與學生平等交流,平等互動,在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狀態下,更好的滲透德育知識,便于學生理解吸收。
二、豐富德育教育的方式
小學階段的學生并不具有較強的注意力,對于很多事情也只能夠維持三分鐘的熱度,所以在小學班級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對教育的方式加以適當的豐富優化,以多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動力,豐富學生的體驗,進一步對其形成感染,增強其道德素養比如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加大對學生的觀察,通過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及時的為其講述一些德育小故事或者小道理,利用這些簡短篇幅的信息,對于學生形成引導,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其所傳遞的德育價值再比如在教學之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以德育為主題的電影。如以愛國為主題的建國偉業,我和我的祖國一歲感恩母愛為主題的你好李煥英讓學生在這些動態視頻的帶動下受到感染,增強其德育感悟。并且,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德育”為主題,開展征文大賽、小劇場表演等活動,以此既能夠強化學生的德育認識,豐富學生的德育素養,同時也能夠促使其強化自身的寫作能力、表達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鍛煉自身的人文素養。除此之外,在德育工作中,教師需要將德育與班級管理,相互整合和管理的最基本要素便是制度但是在擬定德育管理制度時,教師也滲透人本性,民主性管理思想比如要求學生也參與到規章制度的擬定中,而不是獨斷專行的設定管理條例或者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民主性投票,選舉班級的班干部團隊由班干部團隊監督同學們的日常行為表現,對其實施德育管理,通過這一方式以多樣化的德育教育路徑,豐富學生的體驗與感受,也可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建設家校合作的體系
德育教育并不單單是教師一個人的責任,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我國倡導學生的家長也應該參與到教育事業中,在家校合作的狀態下共同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首先小學教師需以自身為主,提高自身的教育,認識教育思想,不斷地豐富教育經驗,掌握一些新的德育教育及班級管理手段,從而更好地解決學生成長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未結束力正確的保養其次,小學教師需要主動的聯系學生家長,向其傳遞一些與德育教育家庭教育有關的信息,讓家長能夠認識到這項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并能夠主動的配合教師配合學校,營造合理濃厚的家庭教育氛圍,讓學生可以在家庭氛圍與學校氛圍彼此交織的狀態下接收德育教育要素調整自身的價值觀,促進自身道德素養的全面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工作時,必須要將德育工作與班級管理相互整合,一方面班主任要創新德育管理理念以及德育教育方式,另一方面班主任要以自身為主,增強自身的德育素養,也要與學生家長構建密切的聯系在完美的教學體系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沈高潔.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分析[J].讀與寫(教師),2020(6):0140.
[2]史雪玲,周文哲.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功能開發路徑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No.628(08):53+62.
[3]符旺鑫.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與班級管理融合路徑探尋[J].中外交流,2019,026(038):113.
[4]陳殿文.德育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滲透路徑[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9(010):259.
[5]何開燕.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語文課內外,2020(0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