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暉
摘要:勞動有助于人們群眾社會和生活的進一步發展,勞動教育的開展不僅能夠讓學生得到生活技能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體力,開拓其智力。尤其是小學時期的學生,其正處于思維能力提高的關鍵階段,倘若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全面滲透勞動教育,同時與德智體美建立循環性教育模式,則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常態形式的勞動意識,培養學生較強的性格意志力,讓學生得到身心的健康發展,為學生健康成長建立長效機制。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教育;思考與實踐
引言
在綜合實踐活動教育教學持續深入背景下,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慢慢融入了我國的小學教育教學當中,為小學教育帶來的豐富的新內容。其更加注重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強調綜合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勞動教育的貫徹和滲透。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際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科學創設勞動教育模式,加強勞動教育思想的創新和優化,引導學生不斷積累豐富的社會以及學習經驗,為學生創造廣闊的眼界,幫助學生形成學習源于現實的思想和終身學習的精神。
一、小學高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校未正確意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育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盡管在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背景下,素質教育思想在義烏教育體系中已經實現廣泛可定,但是因為現階段的教學評價方式仍舊停留于考試層面,大部分學校開設的學科教育仍舊局限于應試教育思想中,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體系中通常不注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面的教學,部分學校缺少專門的課程教師,甚至有些學校的該課時被其他學科教學所占用,這些問題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1]
(2)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不具備實踐空間以及平臺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比較注重活動組織的參與性以及實踐性,在課程教學的組織和開展過程中,需要未學生構建相應的實踐情境,或者未學生提高參與社會實踐的更多機會,進而促進學生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但是部分學校缺乏對綜合實踐活動的高度重視,同時教學資源難以與社會資源進行較好的銜接,進而無法保證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具備良好的實踐平臺以及空間,學生只能通過課堂教學模式接受綜合實踐活動教育,無法充分發揮出綜合實踐活動的根本教育價值和優勢。
二、在小學高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滲透勞動教育的有效策略
(1)建立常態化形式的勞動教育
在人們群眾的社會生活中勞動是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小學時期的小學生正處于思維意識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實施常態化形式的勞動教育,有助于促進學生樹立常態化的終身勞動思想。在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的開展過程中落實勞動教育,需要加強勞動教育實現常態化方面的工作,將勞動教育全面滲透到小學階段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當中。例如,在“家中的環境問題”一課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家庭環境意識,家庭生活盡管是一個規模較小的生活環境,然而對社會環境建設具有直接關系,大部分家庭普遍存在不節約水、電能源等方面的問題,教師可以借助教育教學促進學生形成節約能力、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對生活投入更多的關注,重視家庭生活環境的建設,借助課余時間積極做家務,為家庭環境的建設給予清潔保障,通過廢舊物品動手操作制成精美的小物品,為生活環境進行裝扮。除此之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豐富的家庭生活經驗選擇綜合實踐活動的相關教育素材,并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滲透勞動教育,促進勞動教育以及學生個人的勞動行為是喜愛吶長天花,進而達到勞動教育的根本目的。
(2)組織家校合作,拓寬小學勞動教育的有效途徑
小學時期正是學生樹立勞動意識、提高勞動素養、完善勞動技能以及優化勞動認知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對學生給予勞動態度以及技能方面的有效教育和指導,有助于促進學生樹立熱愛勞動的思想意識,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并通過勞動活動的參與習得相關的勞動技能。基于此,需要學校與家庭進行配合建立家校合作教學模式,一起為學生接受良好的勞動教育構建輕松環境:第一,學校要充分利用班級管理和組織積極構建創議勞動、引導勞動以及尊重勞動的良好氛圍,并在各種不同類型活動的展開中充分體現學生潛在的自主性以及創造性,讓學生能夠在教師引導作用下落實班級事務方面的自主管理,同時引導學生對學校開展的環境建設、裝扮活動、征文演講、科技展示等多樣化文體活動做到積極參與、組織以及實施。借助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完善綜合技能,利用多方參與活動的組織和實施,促進學生樹立自主管理以及勇敢面對的精神。第二,需要廣大家長在平時生活中給予學生良好教育,引導學生形成良好勞動態度,不能僅僅注重文化成績而忽視勞動,鼓勵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加強勞動方面的重視,對各行各業服務的勞動者給予中分尊重,讓學生從小形成勞動光榮的良好思想。同時,需要明確劃分家庭成員的職責,讓學生能夠在家庭事務中負責一些能力范圍之內的勞動,并切實落實好自己的職能,逐漸形成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完成的思想和習慣,在勞動過程中促進學生形成自主性以及獨立意識。[2]
結語
勞動教育是促進學生形成綜合素養的一項有效方式,小學高年級階段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勞動教育的滲透和貫徹。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優化勞動教育思想,建立常態化星是的勞動教育模式,注重家校合作的組織,拓寬勞動教育的有效途徑,進而充分體現勞動教育的根本價值,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慶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勞動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考試周刊,2021(44):3-4.
[2]高清潮.小學勞動教育和特色綜合實踐活動整合措施探究[J].考試周刊,2020(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