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在翻轉課堂構建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巨大調整,在課前會更加注重自主學習,而在課堂中則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合作探究上,這對于學生學習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將有著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所以現階段,在互聯網視域下,初中英語教師在課程教學開展過程中就應適當加強翻轉課堂的構建,讓課程教學的開展煥然一新。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英語;翻轉課堂;構建策略
前言: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開展過程中,翻轉課堂又稱反轉課堂,指學生在教師所提供學習資源的支持下課下自主完成新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上完成知識的內化和問題的解決,從而實現對常規教學模式下課上教學和課下內化鞏固的翻轉,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所以,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加強翻轉課堂的構建十分必要。
一、翻轉課堂在自主預習中的運用
在對翻轉課堂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將翻轉課堂應用在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中,在預習中可以通過微視頻中的資料和視頻,引導學生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例如,在講解《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這節課時,教師在課前準備中,首先就應該對微視頻進行制作。在微視頻制作的過程中可以將本節課的對話作為出發點,通過對flash軟件的運用來實現短動畫的制作。在視頻中將對話中的詞匯及語法重點清晰地進行標注,以便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視頻制作完畢之后,就可以在微信群中進行上傳,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下載和觀看,輔助學生自主預習,便于后續課程教學的開展。
二、翻轉課堂在情景創設中的運用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情境創設是課程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在翻轉課堂的視域下,教師也可以適當性的加強情境創設[1],讓學生在知識獲取的過程當中更加主動和積極。
例如,在講解比較級的用法這一知識點時,在課程教學開展過程中,因為在課前學生已經完成自主學習,對比較級的結構和代表詞匯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就可以通過情景創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檢測。比如,可以對微視頻進行呈現,在視頻中隨意地呈現出班級兩位學生的名字和圖片,讓學生嘗試著用比較級來找尋不同,進行適當性的描述。比如,“Although Wang Xinmiao’s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is better than Xiang Qinwen’s. But Xiang Qinwen’s English writing ability is stronger.”等等,讓學生進行練習,教師也可以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便于后續教學的精準有效開展。
三、翻轉課堂在課堂練習中的運用
在翻轉課堂的模式下,在課堂練習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加強微課的運用,讓學生的練習能夠更加具有趣味性、層次性。
例如,在講解《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這節課時,除了對重點知識點進行強調之外,由于學生在自主預習時已經對內容有一定的掌握,所以,教師就可以設置一個趣味練習,可以將趣味練習的主題設置為——“Help him get home. ”在游戲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兩兩一組進行對話練習,先借助微視頻呈現出一幅圖片,圖片有school、library、 hospital、 home.等各種各樣的建筑物以及不同的路線,并在后續以分組的方式到講臺前進行展示及表演。在此過程中可以為學生預留一定的空間自由對話,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讓翻轉課堂的構建效果變得更好。
四、翻轉課堂在課后復習中的運用
除了以上這些方面,在課后復習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性的加強翻轉課堂的構建[2]。有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讓學生在復習時更好地提高效率。
例如,在講解完“將來時”這一時態之后,教師就可以對之前有關于時態的微課進行梳理,圍繞這一時態來對微課進行制作,并結合知識點設置殘缺的思維導圖以及練習題。在設置完畢之后就可以在微信群上傳,引導學生在復習中進行運用,按照微課的順序有條不紊地對知識點進行梳理,一邊復習一邊根據知識之間的邏輯順序和關系將殘缺的思維導圖填寫完整,并可以將結果及時反饋給老師。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課堂教學得到真正的翻轉,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生成自信心和成就感。
結論:綜上所述,初中教師在英語課程教學開展過程中加強翻轉課堂的構建是非常必要的。加強翻轉課堂的構建能夠更好地實現對常規教學模式的翻轉,讓課程更具創新性。而且,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自主預習、情境創設、課堂練習、課后復習當中積極合理地構建翻轉課堂,以便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寧登魁,劉可會,楊家勤. 翻轉課堂在初中英語音標教學中的運用[J]. 安徽教育科研,2021,(11):88-90.
[2]張韜,陳炳晗. 任務型閱讀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施對策[J]. 學周刊,2021,(14):103-104.
[3]夏菊花. 創新理念指導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優化策略[J]. 新課程研究,2021,(1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