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嘯禹
摘要:隨著高職百萬擴招,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同時學校、專業的就業率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充分運用大數據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培養,精準的給學生推送就業匹配合適的崗位,是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率的一種重要途徑。
關鍵詞:百萬擴招 高職院校 人才培養 大數據 精準 就業
2019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既有利于緩解當前就業壓力,也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改革完善高職院??荚囌猩k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2019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政策的出臺使高職院校在考試、招生、教學、就業、投入、保障等多個方面做出變革,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更好面向全社會、面向人人,豐富教學資源,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就業對于公辦學校和學生的職業生涯是非常重要的。在大數據背景下,打破傳統的就業模式,以數據來為學生精準推送就業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依托大數據來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1]。
1 以大數據促進專升本升學率
隨著高職和本科的擴招,行業對學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人才的質量也越來越高[2]。面對行業的高要求及社會的需求,大部分學生選擇專升本,專升本也是解決就業壓力的途徑之一。那么,如何運用大數據讓更多的學生成功專升本?
統計每年接收專升本學生的本科學校和學校的招生人數;再統計每年的專升本成功率,利用專升本成功率來預測能當年專升本的人數。這些數據都是常規的一些統計數據,還可以統計出更具價值的數據,這些數據的來源,可以對每個專升本的學生進行調查分析,調查其成功和失敗的原因。那么,這些原因包括:學習方法、學習規律、學習時間、學習策略、學習動機、外部環境等?;谶@些數據的調查和分析,可以根據數據分析對學生進行精準的和有針對性的培養,幫助其確立明確的專升本目標和復習計劃,讓學生享受數據帶來的紅利。
2 以大數據來促進事業單位上岸率
隨著社會的發展,事業單位考試在近年來越來越受歡迎,每年報考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對人才質量和學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身處高職院校的學生能成功上岸的幾率也越來越小。根據每年的就業統計,也有學生能成功上岸事業單位。據了解,多數學生不知道如何報考事業單位,這也是高職院校中所不講授的內容;少部分學生受家庭親戚的影響,知道如何報考事業單位,但是都抱著僥幸的心理去考試。
大多數高職院校面向基層服務,讓院校培養的人才走向基層,而在每年的縣、鄉鎮上招聘的事業單位人員,在學歷和專業都符合報考條件。以大數據來促進學生考事業單位就業是緩解就業壓力之一,同時也能增強學生對職業和專業的認同感。那么,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源地,統計每個生源地事業單位的招聘崗位、人數和報考條件,精準的推送到該生源地的學生。除此之外,學生踏入學校的時刻,在職業生涯規劃中,統計將來報考事業單位的同學,根據數據有針對性的對其引導培養。
3 以大數據來精準匹配就業崗位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多數同學畢業也就意味著就業,建立完善的就業數據庫能給就業帶來質的飛躍。
(1)建立學生就業意向和就業目標數據庫,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生源地、家庭情況、就業崗位、就業薪資、就業地方等信息。
(2)建立畢業生就業服務基本數據庫,包括:工作地、薪資、單位、崗位要求等。
(3)建立就業市場信息數據庫,根據學生的需求可以做到精準的推送崗位,避免學生盲目的投簡歷找工作。
這三個數據庫的建立,可以保障就業工作數據的收集,還以做到為學生精準的和有針對性的推送就業崗位,實現個性化的就業服務。同時,針對學生不同單位和不同崗位,根據數據統計分析,可以對人才培養進行修訂,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專業技能強、職業素質高的復合型人才。
4 組建專業團隊
隨著院校的發展,學生就業需求的多元化,在大數據的背景之下,這需要相關的人員獲取更多的數據信息,并及時整理信息,進而幫助學生更加精準的就業,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3]。對于就業團隊相關的人員來說,必須擁有專業的素養,團隊需持續提高科學指導水平,保證對學生的就業建議更具有專業性,滿足其個性化的需求。輔導員、班主任、專業老師、外聘老師等可以參與其中,并對其進行相關的培訓,為遇到困難的同學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5 結語
隨著高職院校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高校應該充分構建和利用大數據平臺,轉變傳統的就業模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和精準的就業崗位。從大數據中挖掘有價值的信息來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進人才培養方案,進而提高學校就業率和促進學校的雙高建設。
參考文獻
[1]徐小琴. 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討[J].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 2020, 003(007):117-118.
[2]胡玲. 高職院校擴招背景下學生學歷提升的需求及途徑分析[J]. 南國博覽, 2019, 000(003):P.74-74,76.
[3]丁娜. 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運用探討[J]. 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 2019, 000(0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