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要: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理科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們學習起來枯燥且乏味,長久以來,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們的積極主動性也是尤為困難。本文就數學的語言藝術上對數學進行探討,根據調查多位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師,從多個方面出發,探討中高年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從而使課堂教學語言規范并且具有較強的啟發性,教課方式要形象幽默,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
關鍵詞:中高年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策略研究
引言:在小學教學課堂上,數學語言是一種表達科學思想的語言,具有廣泛性和特殊性的特點。語言不只是應用在文科科目中,在理科科目中仍然存在。它是數學知識的一種載體,承載著太多數學道理。也是數學思維的一種工具,使數學交流有了科學的保障,并且在發展學生們的數學思維邏輯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教師們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應用。數學教師的課堂語言水平對小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效果影響較大,尤其是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其影響更大,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小學數學教師課堂的語言藝術研究,為課堂增添一絲趣味性。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語言一定要嚴謹、利落
小學數學是一門嚴謹規范的學科,它要求學生們必須做到仔細認真,這就需要教師們從小開始培養學生們學習數學嚴謹認真。數學教材中有許多定義、公式、性質等需要理解的內容,每個公式或者概念都有各自的內涵,更有可能一個字就會變成另外一個含義,在數學應用題中,“不少于”和“多于”代表著兩個含義,看似表面意思一樣,但是真正的含義卻大不相同,得出的結果也就不一樣。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做到講課語言表達準確的同時要求學生分清楚所講知識的差別,在做題時要認真讀題,切勿馬虎大意。
在課堂上,語言表達干凈利索也是語言表達嚴謹規范的要求之一。有些教師可能在教學過程中擔心自己講的內容學生們聽不懂,就翻來覆去,反復強調,這就大大降低了學習效率而無法完成教學目標。這樣不僅無法將教學重點突出出來,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們由于反復聽講而變得不耐煩,嚴重影響教學質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在課前備好課,精心設計好課上想要提的問題,盡量不要說一些與數學教學內容無關的話,使自己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知識點都讓學生們聽懂并吸收,不要隨意使用平日說的白話來講解數學知識,更不要說一些模棱兩可的答案,這樣容易使學生們陷入前后矛盾的境地。
二、小學數學教學語言要做到具有一定的啟發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們要善于激發學生們的思維邏輯,讓學生們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啟發學生們主動探索,并獨立自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當我們學到有關“圓的周長”的數學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備課,準備一個圓形的工具,在課堂上拿出來讓學生們用自己的辦法去計算該圓的周長。因為是講解“圓的周長”之前,學生們并不會用教材上的知識解答該題。有的學生會選擇用繩子,將繩子順著圓的外環繞一圈,最后量出繩子的長度即可得出圓的周長。還有的學生讓圓形的工具在紙上滾一圈,滾一圈的距離就是圓的周長….等多種辦法都被發掘,學生們的思維就會受到其他學生影響而慢慢被激發。教師不僅要做到肯定學生們的想法,還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深難度,從而引發學生們繼續思考:假設這個圓很大,無法用繩子繞一圈,或者讓圓形工具滾一圈,這時候應該怎么計算圓的周長?以此調動學生們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這時就要引出我們教材上要學的“圓的周長”的定義、公式,通過對知識的講解了解圓的直徑與周長的關系,引出圓周率的含義,這樣再去進行授課,課堂氛圍就會被調動起來,教學效果也會變得更好。教師的教學語言具有啟發性,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小學數學教學語言要幽默風趣
我們在形容一個人幽默風趣,那么這個人必定會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幽默其實是一種相對較高的語言境界,幽默的人講話富有情趣,能吸引別人的對他的興趣,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上,當數學教師的語言幽默,那么課堂氛圍必然會變得愉悅輕松。幽默不僅可以調動課堂氛圍,還能調節學生們的情緒,使學生們可以心情舒暢地進行學習。當學生們遇到一個冷面嚴厲的教師,那么課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雖然在古話上說“嚴師出高徒”,但是現在的學生們喜歡唱反調,喜歡對著干,這就會導致學習質量下降。所以教師們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語言引導學生們,從而營造出一個有助于師生溝通交流的課堂氛圍。
例如,就像我們所學的圓柱和圓錐,在教師進行講課的時候就可以說,圓柱就是我們平日里的圓柱子,在建筑里邊很多圓柱子用來支撐重量,也就是所謂的頂梁柱,你們以后就是家里的“頂梁柱”。用巧妙詼諧的語言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說得更加生動具體,這樣的課堂教學語言就會變得幽默風趣,活躍課堂氣氛,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有著巨大的幫助。
結束語
總的來說,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多種多樣,并不是只有以上說得這幾點,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方法。每個人的語言藝術都不是天生的,教師也不例外,都是通過自己不斷地學習和長期實踐的積累練就的。教師們只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及時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這樣才能達到數學教學語言的辯證統一,教學水平也就會逐漸提高。
參考文獻
[1]陳立秋.提高教師語言藝術激活課堂教學氛圍——淺談小學數學語言嘗試與實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9(5):70-71.
[2]王占領.淺談中學數學教學中語言藝術的運用[J].學周刊,2018(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