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凡
摘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旨在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作為學科育人的主陣地,高中英語課堂能否有效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實現立德樹人任務,取決于核心素養是否在教學設計中得以落實。本文結合高中英語教學與調研經驗,探討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設計中落實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教學設計;學習活動觀
一、核心素養在高中英語教學設計中的落實現狀
在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的進程中,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理念應運而生。《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課標》”)中明確提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具體目標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在接受高中英語教育后應具備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作為區縣教研員,筆者通過多次進校園調研發現:大部分老師為求省時省力,怕牽一發而動全身,仍圍繞“三維目標”制定教學設計,沿用老課件,以任務型教學等手段為主;小部分老師能夠嘗試圍繞核心養四個維度進行教學設計,但由于未深入研讀《新課標》而出現一些基礎性錯誤。例如把“聽”和“寫”歸類到學習能力的范疇,或者沒有深入挖掘文本中對學生文化意識的提升點,對思維品質的概念模糊等等。
二、核心素養在高中英語教學設計中的落實途徑
深耕教研多年的汕頭市英語教研員張秋紅老師在一次市教研會上說過,《新課標》這本書她已翻閱過上百遍。而作為一線教師,尤其是農村學校的英語老師,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理論支撐,沒有以《新課標》指導教學設計,顯然不能明確課堂教學活動的指向性。如何加快高中英語教學改革,核心素養在教學設計中的落實是重中之重。結合筆者近年來的調研和對《新課標》的解讀,認為學科核心素養在教學設計中的落實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發力。
(一) 四個維度定基調。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者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通過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而語言能力的提高蘊含文化意識、思維品質的提升,有助于學生拓展國際視野,開展跨文化交流,堅定愛國信念。反過來,其他三個維度的構建也有助于學習策略的調整和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學設計必須圍繞四個維度進鋪排,才能確保教學活動緊扣《新課標》,以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課程目標。首先是開門見山地在教學目標中闡明四個維度的目標內容;再者是在教學步驟中批注四能力提升點。以人教版新教材Book 1 Unit 3 Reading and Thinking: Living Legends為例:
(二)學習活動觀定過程。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指學生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依托語篇進行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新課標》倡導整合“六要素”、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在該理念框架的引領下,英語教師應重新審視以往設計的課堂活動是否合理有效。雖然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教學理念已提出多年,但在區域高中英語教學設計中卻鮮有老師應用,大部分老師仍沿用任務型教學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任務型教學基于國外二語教學與習得理論,雖然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以往教師“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模式,但它與我國英語教學現狀仍存在很多不相適應的地方,可以說英語學習活動觀是任務型教學 “本土化” 的創新教學理念。為避免教學內容碎片化,教學目標應試化、教學手段陳舊化,課堂教學過程應以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為視角進行設計。以人教版新教材Book 1 Unit 3 Living Legends讀后活動設計為例,該節課主題語境為人與社會中的體育運動,該主題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學生易于整合學習內容,促進學科核心素養四能力的融合發展。以下以該課為例,從英語學習活動觀“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三個層面分析其對核心素養四能力點的提升。
1.學習理解:學生在Reading and Thinking文本閱讀的過程中,感知與注意主題體育賽事和人物,獲取與梳理郎平和喬丹的身份和成就的事實性信息,對新知識進行概括與整合,構成新的知識框架。能力提升點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
2.應用實踐:教師在閱讀課后通過設計問題鏈分教學步驟讓學生獨立思考“Who can be a “Living Legend of Sports”? Why are Lang Ping and Michael Jordan masters in their fields? What good examples did they set for us? ”;分組討論“Whether the qualities/ arguments the author provides are strong enough?”,引導學生描述和闡釋人物品質,推理判斷作者寫作手段,內化運用新學詞匯,句式和排比等寫作手段。能力提升點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
3.遷移創新:在學習理解和實踐應用的基礎上,教師要求學生分組討論,通過分析論證、批判與評價擬定可以作為榜樣的人物,對課文文本的詞句和寫作手段進行遷移運用,創作自己小組的人物雜志短文。能力提升點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
三、結論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教師應掌握學科發展動態,深入研讀新的理論指導文件。在理解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四個維度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基礎上,可嘗試在教學目標處闡明四能力提升的內容或在教學過程中批注四能力提升點,適當融合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設計理念,使學科核心素養在高中英語教學設計中得以貫穿落實,進而實現高效課堂,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高中英語課程的育人功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5,21.
[2]梅德明. 對核心素養若干問題的思考——訪上海外國語大學梅德明教授[J]. 基礎教育課程. 2016,(09):14-16.
[3]蘇培丹. 從任務型教學到英語學習活動觀——英語教學途徑的發展與變化[J]. 教育觀察. 2020,9(27): 21-24.
[4]林德全.高中英語學習活動觀解讀 [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1(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