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榮琴
摘要:如今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基礎階段的教育,再加上新課程改革也對語文教學作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共同倡導教師加強對學生學科興趣的精心培養,發揮興趣對語文學習活動的引領作用,提高學生“學”的效率。興趣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堂內獲取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小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使其在興趣的驅動下對漢字展開自主地建構、對文本進行深度地于都、對習作結構展開多方位的設計,從而促進學生漢字素養、閱讀水平、習作技能的綜合性發展。
關鍵詞:興趣教學;小學語文;學科素養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105
引言
目前,還有不少教師依舊受應試思想的影響和限制,盲目地追求學生取得更多的學科分數,采取“口頭講解”的枯燥模式,一味地向學生講述一些陳述性的東西,卻忽略了學生的個人興趣,這種“我講你聽”的模式讓學生原來學科興趣消失殆盡,甚至還抑制了了小學生綜合素養的進一步提升。因此,為了扭轉這種局面,筆者立足于小學階段學生發展的總體特點,在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興趣教學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策略,希望可以為其他教師提供相應的借鑒和參考。
一、播放動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主要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鍛煉小學生從豐富的圖片、音頻或影像資源中獲取知識、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使他們通過對這些資源的分析來把握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東西,從而促進其對所學文本的進一步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合理地把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爭取在整節課上給學生帶去連續性的體驗刺激,使他們能夠對新知展開自主地建構和探究。通過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環節的不斷整合來促進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
例如,《精衛填海》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就是關于精衛的事跡,為了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本文的內容,教師在課前利用Flash制作了一段精衛填海的小動畫,引導學生初讀課文之后,大部分學生都難以理解,因為這些都是幾千年前的古文,小學生的理解水平有限,所以教師抓住恰當的時機展示了動畫,讓學生看完動畫就能準確把握這一故事的內容和情節,接下來再結合著動畫去理解、分析原文,就更容易理解了。像這樣結合動畫來進行文言文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還能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
二、借助課后習題,指導學生開啟自主預習
課前預習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預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初步掌握課文的大致內容,使其對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關鍵能力,使其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課后習題來引導學生對新學課文展開預習,通過習題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預習成果,也可以組織學生結合習題中的問題來預習課文,這樣可以提高預習的效率,又可以鍛煉其自主預習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荷花》這篇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課后的習題來展開自主預習。第一道習題就是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來讀書”,使學生了解課文的作者、掌握這篇課文寫的是什么情景,并傳達了作者一種怎樣的情感,旨在幫助學生整體把握這篇課文。學生結合第二、三道習題可以掌握本篇課文的一些重要的字詞以及讀音,比如“選擇正確讀音”題型中的挨挨擠擠(āi ái)、花骨朵兒(gū gǔ)、露出(lòu lù)、蓮蓬(peng pēng)等,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像這樣,學生結合課后的習題來對整篇課文加以預習,可以鍛煉他們的自主能力,同時也有利于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讓學生初步解決一些字詞讀音等問題。
三、展開虛擬空間探究,保障深度互動
新課改倡導探究式的教學,這需要結合教師適當的指導,讓學生在某個特定的情境之中對所學內容展開自主地探索。在當前信息技術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共享性特點,構建一個虛擬的學習空間,供學生學習,在虛擬的空間中為學生搭建一個更開放、更廣闊的語文學習互動平臺,學生不僅可以對平臺的資源展開學習,而且還可以與教師、與同伴進行線上的交流,實現個性化的探究學習,有利于滿足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信息技術的“交互性”功能,從而保證生生、師生間的深度互動。
例如,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教師發揮信息技術的交互功能,運用平板電腦在線上給學生發布了“金牌任務”,讓學生在線接收學習任務。同時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組長給各自的組員分配任務,對某個問題展開探究,最后組員把自己的答案上傳到班級學習平臺上如QQ、微信群等,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平臺上瀏覽其他同伴的成果,還可以在線補充和交流。在虛擬的網絡空間進行自主探究,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深度互動。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要嚴格地遵循先進的教學理念,充分地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認知水平來開展教學,全面了解本班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興趣,針對其興趣特點不斷創新課上的教學手段,通過“設計識字游戲”、“創設閱讀情境”和“結合思維導圖”來調動學生對語文課程的興趣,與此同時培養他們的漢字素養、閱讀能力和習作思維,讓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得到綜合性的發展,最終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郭飛.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數碼設計,2017,6(11):142-143.
[2]王秀芳.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興趣教學[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30(07):80-81.
[3]丁衛斌.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實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