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琴
摘要:小學音樂教師要積極地開展音樂課堂教學,依照新常態的教學理念,運用微課構建新常態小學音樂課堂,開展游戲構建新常態小學音樂課堂,采取實踐構建新常態小學音樂課堂,提升教學與學習之間的音樂互動效果,并提升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音樂;新常態課堂;構建策略
引言
音樂課堂的構建要有所思,有所想,因為音樂的教學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小學生年齡尚小,對于一切都充滿了未知與好奇,而音樂就像是一只有著七彩翅膀的小鳥,帶著孩子的夢幻,高唱美好的歌曲。小學音樂教師要積極地進行課堂的構建,在課堂教學上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進行相應的變換,構建新常態教學課堂,在教學心態上,要秉承一顆愛心,不斷提升自己的個人魅力,增強自己的個人修養,從而為小學生做出良好的表率,發揮音樂對于人的教學意義,激發學生的音樂上的靈感。
一、分析小學音樂課堂的發展問題
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應該具有正確的態度,一些小學生在上音樂的時候注意力不夠集中,把音樂課當作放松消遣的一種途徑,而不是真正地投入音樂當中,另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學習音樂比較單一,更多的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部分小學生缺乏相應的樂理知識,不認識五線譜,節奏感較差,這都是影響學生學習音樂的一個重要問題。從音樂課堂的教學設備上來講,一些地區的學校對于音樂設備的準備不夠充分,音樂設備的質量也有待提升,教師應該購進更多的現代科技教學設備,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音樂課堂的整體質量。教學需要很多專業化的音樂設備,如樂器、音響、話筒等各種各樣的設備,都應該準備得更精良、更完備,為學生創設更好的教學環境。
二、關于探析構建小學生音樂新常態課堂策略
(一)創建新常態小學音樂課堂,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構建新常態小學音樂課堂,培養學生的全方位發展,讓學生可以勇敢的表演和演唱。因此,教師要突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在學習合唱方法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合唱時要演唱姿態要正確,身體自然平直,呼吸要自然流暢,身體放松,用嘴巴和鼻孔同時吸氣,呼氣均勻,歌曲教學訓練時做到字正腔圓,指導學生進行精彩的演出,增強學生在表達上的技巧,讓學生感受音樂在表達上的效果,增強歌唱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實踐構建新常態小學音樂課堂提升了學生能力,讓教學更加完整。
(二)創建科技化音樂課堂,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力
科技化的課堂使教學更高效,教師可以開展音樂微課教學,在課堂上為同學展示有趣的圖片,播放生動的視頻,營造音樂課堂恰當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鑒賞力。微課的教學特點概括來講就是短、平、快,教師可以提前備課,將知識進行歸納與整理,并將教學的重難點進行著重設計,加深學生的印象,提前制作教學短視頻,將重難點進行有效的區分。生動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感受音樂的魅力,體會學習的樂趣。構建藝術課堂可以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例如,在講解《絲綢之路》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利用了微課構建新常態小學音樂課堂。教師選取了央視大型節目《絲綢之路》的片段,為學生制作了微課的教學視頻,在這個視頻中展現了古時候的絲綢之路和現在的絲綢之路,以及二者在中間不斷變換的過程,絲綢之路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都在這個簡短但層次豐富的視頻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壯闊的圖片,激發學生的學唱欲望,讓學生如臨其境,感受歷史的滄桑和變遷,教師要指導學生增強自己的情感態度。總之,微課構建了新常態小學音樂課堂,利用微課積極導入課程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創建游戲化音樂課堂,增強學生的音樂素養
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搭建游戲化的課堂,讓學生在游戲中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因此,教師可以將游戲合理地加入教學活動當中,因為游戲是一個集合作性、趣味性、競技性于一體的活動,學生在進行小組游戲時要注重與同伴的配合與交流,從而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班級合作意識并調節課堂的氣氛,學生在游戲中可以更好地感受旋律,與同學進行積極的配合,讓學生在合作游戲表演中增強團結的意識。
例如,在講解《母雞和公雞》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構建了游戲新常態小學音樂課堂。教師可以請學生聆聽這段音樂,讓學生仔細聽,并在播放之前提出問題,:“哪里表現的是公雞?哪里表現的是母雞?”并鼓勵學生來演一演,這首曲子以鋼琴音色的變換來展示母雞咯咯動叫,以及公雞報曉“喔喔喔”的叫聲,非常生動,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來用聲音表演,讓另一名學生來猜測是公雞叫聲,還是母雞叫聲,從而營造幽默詼諧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衣服和道具,將課堂打造成音樂劇的場景。總之,利用游戲構建新常態小學音樂課堂調動了學生氣氛,提升了整個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
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需要培養,小學生應該正確認識音樂、理解音樂,讓音樂啟迪人生、讓音樂豐富人生。學習音樂是素質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價值觀的基礎。音樂是需要用耳朵去聆聽,用心靈去感受的藝術。音樂從人出生來到這個世界聽到的第一個聲音開始,為人類開啟了偉大生命力的精神藝術。音樂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在人類進行生產生活中自然而然產生的一種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藝術,是抒發人類情感的寄托,是對人類的喜、怒、哀、樂、愛、欲、恨的最直觀的表達。因此,人類離不開音樂,人類也在不停地去創造音樂。
結束語
綜上述,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優化學生音樂學習的思維培養,以學生為中心,與時俱進地教學,運用微課、游戲以及實踐構建新常態小學音樂課堂,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參考文獻:
[1]唐崇琤.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幾個途徑[J].戲劇之家,2021,(27):186-187.
[2]馬霞.論音樂教育對小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J].小學生(下旬刊),2021,(08):32.
[3]林津.小學音樂課堂中互動式教學的開展[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12):102-103.
[4]蘇亞楠.試論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參花(下),2021,(03):116-117.
[5]蔣藝慧.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戲劇之家,2021,(08):114-115.
[6]朱霞煒.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分析[J].小學生(下旬刊),2021,(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