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了當前美術教師需要完成的首要目標。在美術課堂上,教師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發展,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此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引入作品成為了教師首要考慮的教學手段,教師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促進他們得到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核心素養;實施策略
美術是小學教學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門學科之一,涉及到眾多與圖畫、寫生、藝術等相關的內容,不僅培養學生擁有較高的圖像識別能力,而且培養他們擁有較高的審美判斷能力和藝創意實踐能力。在小學階段,美術教師認識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作用,積極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重視理論課程內容的講解,而且重視傳授給學生一些繪畫技能,培養他們形成較高的審美能力。
一、小學美術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核心素養的培養一直都是教師較為關注的重點內容,也是當前小學美術教學的重點。然而,在小學階段,有的美術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甚至不知道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方面,有的美術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存在很多的問題,沒有積極引入新穎的課堂教學方式,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過于看中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卻未能帶領學生投身于實踐學習當中,甚至沒有給予他們任何真正操作美術工具的機會,使學生在美術學習時只關注到學生對美術文化的理解,卻沒有深入挖掘其中所涉及到的實踐內容。
另一方面,有的美術教師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存在很多的問題,未能及時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未能了解到他們對美術知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未能認識到他們對美術知識的認知情況。有的小學生對美術知識有著一定的求知欲望,甚至對五彩的世界充滿了探索的欲望,對美術世界的內容充滿了好奇。然而,有的美術教師卻沒有及時了解到這些學生的心理變化,甚至不知道他們所感興趣的內容,只是盲目地講解課堂知識和繪畫技巧。
二、小學美術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所實施的具體措施
(一)轉變觀念,增加對美術教學的重視程度
教學觀念的轉變是當前教師首要完成的任務,也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美術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課堂教學的觀念,不再認為美術是一門輔助性課程,認識到美術教育的重要意義,注重對學生創意實踐能力的培養。在美術課堂上,教師注重對學生創意實踐能力的培養,給予他們更多自主思考的機會,讓學生提出更多創新性的美術作品制作方法。例如,教師在講解五年級下冊《第13課 風箏的魅力》這一章節內容時積極轉變課堂教學的觀念,帶領學生制作風箏,使學生學會自主制作風箏,根據自己的創意制作出各式各樣的風箏,感受到風箏制作的樂趣,擁有較高的創意實踐能力,進而形成較高的核心素養。
(二)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
教學情境給予學生更多的體會,增加他們對美術內容的感悟與理解。在美術課堂上,教師積極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創設出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給予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教師在講解《第2課 染色游戲》這一章節內容時積極創設出形象的教學情境,帶領學生一同投入到染色情境當中,使學生自主進行染色,將各式各樣的圖畫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自主進行色彩搭配,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繪畫出完美的作品,逐步形成較高的核心素養。學生在情景中真實的感受到圖像的變化,明確圖像背后的深刻內涵,進而形成較高的識圖能力。
(三)引入多樣化的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作品是學生了解美術世界的基本內容,也是他們最初接觸美術知識的主要內容。在小學階段,美術教師積極引入豐富多彩的美術作品,從作品中分析出美術的美,使學生從作品中感受到美術的魅力,體會到不同作品的不同風格,逐步形成較高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擁有較高的核心素養。例如,教師在講解《回家的路》這一章節內容時積極帶領學生欣賞彼得·莫克·蒙森德的美術作品《回家的路》,帶領學生一同這一風景油畫,引導他們分析出這一油畫所展現出的內容,使學生從樹林、鄉間小路、馬車等景物體會到彼得·莫克·蒙森德的思鄉之情,逐步擁有較高的鑒賞能力,形成較高的核心素養。
結束語
基于美術課程,教師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關注到他們綜合實力的提升,重視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的發展。美術教師積極轉變課堂教學的觀念,改革課堂教學的模式,引領學生體會到美術教學內容的真諦,發現美術教學過程中的魅力,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樂于投身于美術學習當中,主動學習到美術課程的真諦所在,擁有較高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靜. 小學美術教學中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微探[J]. 現代教學, 2019(S1).
[2]湛娟娟. 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微探[J]. 小學教學參考, 2016, 000(036):57.
[3]胡靜. 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微探[J]. 美術教育研究, 2018, No.171(08):129.
[4]湯宗國. 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微探[J]. 學周刊, 2018, No.366(18):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