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招同
摘要: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起始階段與關鍵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各種價值觀念與行為習慣也在逐步成型。小學班主任作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接觸最為密切的人,就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此小學班主任就要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培養小學生優秀行為習慣與思想品德的形成,全面有效的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打下重要的基礎。此外,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的過程中要有效運用溝通藝術,如此才能讓德育管理效果有效提升。本文將對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進行梳理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溝通藝術
引言
對于學生的綜合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與學生家長不斷共同,雙方共同對學生進行長期的積極引導,保證學生時刻處在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之中。而班主任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引導者,要將德育教育工作貫穿整個班級管理教學之中,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班主任要摒棄傳統落后的教育觀念,將教學理念進行不斷的創新,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為學生之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應用溝通藝術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取得健康的發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有效幫助學生對相關技能與理論知識學習之外,還需要將德育教育工作放在教學的首位。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于溝通藝術的有效運用,如此才能夠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并將學生的性格塑造效果全面提升。除此之外,對于溝通藝術的有效運用還能夠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如此才能夠將德育內容更好的滲透,最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使其有效與時代發展相契合。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想要全面有效的進行德育管理工作,最為重要的基礎就是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教流變得更加合理。如此一來,溝通藝術的重要性就逐漸的顯現,教師通過對溝通藝術的有效運用能夠幫助班主任教師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在兩者之間建立一種平等互重的和諧關系,進而營造出更為優質的課堂氛圍,全面推動學生的健康發展。除此之外,對于溝通藝術的有效運用,還可以為學生構建舒適的心理環境,從而幫助學生對自身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在建立師生深厚的情誼之后,之后教師的德育管理工作也能順利的開展。
(三)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質量
班主任教師對于溝通藝術的合理利用,還能夠有效的將學生的學習水平全面提升,并不斷的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此外,在學生的日常學習過程中,對于各種問題也能夠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決,從而加強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最終梳理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正確的思想品質。
(四)幫助學生發揮特長
班主任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每名學生的個性發展。由于每名學生都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為此就需要班主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有效縮短。這就需要班主任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心理變化與行為舉止進行仔細的觀察,如此才能夠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更加具有針對性,從而讓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班主任教師的關心,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就能夠將自身的各種特長有效發揮。
二、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小學階段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而班主任教師的作用則是無可替代的,這一階段的學生其個性發展有著極強的可塑性,并且對于教師也有著極強的依賴。為此班主任教師就需要利用這一優勢,來建立平等互重的新型師生關系。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部分班主任教師為了提高對班級的管理效率與管理的質量,就會采取嚴厲的管理模式,在學生心中樹立威嚴不抗拒的角色。長此以往,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就會越來疏遠,學生對班主任教師越來越懼怕與抵觸,不想甚至不敢在老師面前表達自己個人的想法。這種不對等的師生關系對以后教育管理工作會造成不小的阻力。所以面對這些時刻都存在的問題,班主任應該做的是在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與學生主動搭建起平等互信的交流平臺,尊重學生個人的想法,有效的運用溝通藝術來對自身的工作思想與方法進行改進,并不斷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以此來進行德育教育全方位的開展與推進。
(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學生在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就是校園生活,班主任教師就需要對這寶貴的時間進行合理的運用,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人格與性格。班主任教師一定要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責任除了教書育人之外,還需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健康人格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于溝通藝術的有效運用,從而與學生之間建立起平等友善的溝通模式,進而不斷加強班主任教師對于學生的了解。并且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積極的尋求班主任教師的幫助。
(三)巧妙運用溝通藝術,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德育教育的進行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則,掌握好一些特定的規律,應多以學生的視角看待和思考問題,知己知彼,以保障班級各項事務的順利進行。小學班主任要保證教育工作的順利,就需要掌握教育的技巧和方式,溝通藝術的運用尤為重要,因為學生較小,語氣過重會讓學生陷入自卑失落的情緒中,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從負面情緒走出來,所以班主任要找對方式方法,多觀察了解學生的各種優點與長處,用平緩的語氣和學生交流談心。對于學生的錯誤與缺點,提出自己的可行措施,使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不斷加強。例如:上自習時間,有的同學因為年紀尚小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在課堂吵鬧,對與課堂紀律造成很壞得影響,學生被班主任帶到辦公室后,不要急于嚴厲批評學生,要試著用不同的談話策略,使學生明白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了解自己的行為對班級其他同學產生的影響。這樣不僅能避免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也能降低學生的抵觸心理,打消學生的逆反情緒,讓學生熱愛自己的班級,增加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班級主人翁的身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班級的各個活動。
三、結束語
小學時期是學生系統學習的開端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尤其是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就更加需要班主任時刻密切的了解學生的內心變化,出現問題也需要運用溝通藝術來對其進行引導指正,幫助學生能夠有效的進行學習。班主任教學工作的著重點也應是加強班級管理為主,從而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正確的引導學生成長發展,這樣才能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名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嚴軍.班級治理中的溝通藝術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1(24):12-13.
[2]孫曉霞,劉銳,林鳳明,王紅輝,韓春宇.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實踐研究[A].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4.
[3]張東.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探究[J].讀寫算,2021(21):121-122.
[4]劉春蘭.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學周刊,2021(24):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