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分
摘要:閱讀指的是對讀物內容的領會和理解,因此,閱讀理解能力對于一個人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中高職聽障學生由于自身生理條件問題,在語言水平、認知能力上相較于正常學生都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接收信息和獲取知識的時候也要比健聽兒童少很多,這導致聽障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較差。因此,在書寫和表達的時候也存在很多的語病,所以必須要予以高度重視。本人對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介紹了聽障學生閱讀能力的現狀,分析了影響聽障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相關因素,最后結合實際情況探討了中高職教學中提高聽障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中高職;聽障學生;閱讀理解
引言:
在中高職教學中,聽障學生的閱讀教學具有很大難度,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他們由于聽力障礙,因此在閱讀方面存在很大困難,對此教師必須要予以高度重視,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引導和幫助,在激發聽障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強化聽障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聽障學生閱讀能力的現狀
聽障學生與健聽兒童在傾聽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他們非常渴望正常交流,但是由于聽力問題因此導致他們在與人交流方面存在一定障礙,同時也無法自然習得語言。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依靠強制記憶和手語表達,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習慣性的用手指比著閱讀,而且相關調查研究顯示,218名聽障學生中35.32%的聽障學生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閱讀,這足以顯示聽障學生的閱讀能力。他們經常在語言表達上存在邏輯混亂問題,不僅句型容易出現錯誤,在理解方面也具有一定困難,導致聽障學生的閱讀水平始終得不到有效提升,更影響了聽障學生知識的獲取,在閱讀和理解方面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偏差。而且閱讀時間方面相較于正常學生來說耗費更多,使用手語閱讀導致閱讀速度較慢,基于這種情況,要想提高聽障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更是難上加難。
二、影響聽障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相關因素
1.言語基礎水平的制約
對于聽障學生來說,由于聽力存在障礙,因此導致他們無法正常接受信息,在平時的學習中不能和正常學生一樣快速高效的學習語言,多數時候都是采用手語交流的方式表達思想,習慣性的依賴手語。而且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多數時候都是在課堂上實現,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因此也就導致聽障學生的學習內容存在一定局限性。
2.認知能力的不良影響
聽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數時候都依靠視覺,由于學習方式的局限性也導致其獲取的信息較少,因此認知能力較差,在閱讀過程中難以理解內容的含義,經常出現誤解或者斷章取義的問題。這種閱讀理解上的障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聽障學生的閱讀興趣,降低了聽障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更不利于提高聽障學生的閱讀效果。
3.現代視覺媒體的沖擊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視覺媒體在各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對聽障學生的學習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即便是不用傾聽,也可以依靠眼睛來獲得豐富多樣的信息。但從本質上來講,通過視覺獲取的信息多數都局限于表面,聽障學生對此缺乏深刻的、實質上的理解,這樣也就無法充分滿足聽障學生的學習需求。除此之外,由于聽障學生總是長時間的依靠視覺獲取信息,學習知識,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聽障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4.讀物和內容上的限制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市面上專門為聽障學生提供的閱讀材料和學習資料并不是很多,而且傳統的教材課本內容較為枯燥單一,難以激發聽障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很多學校為聽障學生準備的閱讀材料都是正常學生閱讀的,因此他們很難理解到位,多數聽障學生都是快速的、盲目的進行閱讀,隨意的瀏覽,忽視了對于文本內容的深入思考,只有在看見有興趣的內容時才會認真閱讀和思考,這種現象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聽障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中高職教學中提高聽障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
1.激發聽障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保證了充足的閱讀興趣,才能更好的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去,從而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因此興趣的培養是學生學習的基礎,也是教師應該注意的重點所在。相關調查研究顯示,中高職學校中,52.29%的聽障學生喜歡閱讀,只有33.03%的聽障學生可以主動閱讀課外書籍,這主要是聽障學生由于聽力存在障礙,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自控能力較差,對于枯燥無趣的內容便會缺少閱讀興趣。對此教師必須要意識到這一問題,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恰當的指導,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聽障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2.重視閱讀的指導
教師應該加強對于聽障學生閱讀學習的有效指導,結合實際需要來鼓勵聽障學生閱讀適合的內容,選擇適合的方法,這樣才能讓聽障學生真正意義上實現自主高效的閱讀,最終強化閱讀理解能力。
(1)指導學生選擇讀物
由于聽障學生在傾聽能力和認知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以此無法利用自己的能力來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對此教師必須要重視起來,予以恰當的指導和幫助。鼓勵聽障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需要和基本能力選擇適合的閱讀內容,并適當為聽障學生推薦一些符合其自身能力和思想狀況的閱讀材料,避免由于閱讀內容選擇不當從而導致出現任務的障礙。
(2)讀物應用的指導
無論是哪一種閱讀材料,由于聽障學生自身條件的差異,因此在理解過程中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經常出現不理解的字詞和句子,也會在閱讀過程中出現誤解內涵的情況,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可以引導聽障學生積極通過互相交流,查閱字典或請教老師的方式來獲得答案,在理解閱讀材料內容的基礎上從中獲得樂趣。
(3)培養聽障學生閱讀習慣
閱讀不同于單純的瀏覽,不能只局限于對于材料的表面認識,也要深刻理解其思想內涵,這樣才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真正意義上有所收獲。有效的閱讀活動是為了更好的培養聽障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思維,因此,在閱讀活動組織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聽障學生,幫助聽障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4)考察聽障學生閱讀能力
中高職教師在對聽障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結合聽障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構建合理的閱讀評價機制。全面考察聽障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積極鼓勵聽障學生堅持長期閱讀、高效閱讀,并嚴格考察聽障學生的閱讀樹立和閱讀效果。對于進步的聽障學生要予以積極的表揚和鼓勵,對于后退的聽障學生也不能盲目批評,因為聽障學生的心智不夠成熟,心思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因此在人生觀、世界觀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對此教師要積極采取激勵性措施,了解聽障學生的心理狀況,明確聽障學生的學習狀態,予以積極有效的引導和幫助,這樣才能更好的調動聽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提高聽障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培養聽障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不是短時間就能實現的,這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對此教師必須要予以高度重視,長期引導,積極訓練,幫助聽障學生積極克服聽力障礙,努力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凱麗.如何提高聾生閱讀理解能力[J].中國殘疾人,2019,000(006):49-49.
[2]劉卿.高職聾生閱讀教學研究[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07,(04):73-75.
[3]傅敏.高職聾生閱讀心理結構分析及閱讀教學建議[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