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隆
摘要:往返跑是初中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其訓練目的在于關注學生耐力素質、速度水平以及靈敏度等全面發展。然而在以往的教學設計中,大多采取機械化、單一化的訓練方式,訓練過程枯燥無趣,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整體效果也不夠理想。本文結合初中生身心發展規律,整合往返跑教學目標,探討往返跑教學設計方案,期望能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初中體育;往返跑;教學設計
前言
往返跑在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訓練頻率較高,通過實施往返跑的創新教學模式,更適應當前中學校園的小場地情況,也滿足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在多元化、趣味性的學習體驗中,有助于訓練學生快速奔跑能力,增強耐力與反應力,增強體質健康。然而從長期以來往返跑的教學形式來看,表現出內容單一、形式枯燥等諸多問題,學生參與興致不高,甚至產生厭倦心理,對運動熱情和運動能力都有很大影響,相較于預期的素質教育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因此筆者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重新審視往返跑的教學組織策略,通過變化路線、調整方法等各種形式,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激勵他們不斷挑戰自我、敢于勇敢嘗試,在快樂的運動體驗中既能完成教學目標,也能磨煉意志品質,促進身心素質全面發展。
一、結合學情,強化往返跑動作要領
學生對于往返跑運動要領與技巧的掌握情況,直接決定了往返跑成績。從很多學生的運動能力來看,在往返跑中存在起跑慢、重心控制欠佳、步伐亂、沖刺無力等問題,實際上這反饋的就是技術動作不到位的問題,需要體育教師引起重視,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案,幫助他們糾正不足,規范正確的技術動作要領。為了強化往返跑動作要領,一方面要保持手腿協調,為了幫助學生找準最佳的起步時機,快速、靈敏地反應,在課上開展有趣的小游戲“長江·黃河”或者“抓手指”,這樣就能在游戲中訓練兩只手的反應速度,再配合腿的制動,確保手和腿的動作協調統一。另一方面要保持轉體的協調。在往返跑訓練中,快速轉身是取得高分的重要一環。在轉體時主要為右腿制動,要加快轉體制動的反應速度,保持重心穩定,以跨大步的方式將重心控制在身后或者兩腳中間。只有找準制動腿的位置,才能確保轉體位移時動作不到位,或者容易跑成弧線。
二、耐心指導,推進往返跑科學訓練
耐心指導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過程,將往返跑劃分為四大階段,逐一強化科學訓練。一是起跑階段。想要強化學生起跑能力,也就是訓練短距離加速。在往返跑運動中,起跑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可采取計時方法強化半站立式起跑訓練,先保持靜止狀態,再以最快速度起動;在此過程中保持上體前傾一定角度,將時間控制在3-4秒左右;有些學生運動能力薄弱,起跑加速偏慢,應適當增加練習次數。二是途中跑階段。途中跑的關鍵就是保持均勻、明快的節奏感,要求學生在跑動過程中能感應自己的步數,保持一定的節奏,比如用七步或者九步完成10米的跑步距離。這樣的訓練活動充滿趣味性與挑戰性,學生也樂于參與。三是轉身階段。如果在折返過程中能保持較低的重心,則對加快折返速度非常有益,比如在10米跑道上來回跑、反復練習,掌握重心起伏,以此控制整個腿部制動或者身體運動。四是沖刺階段。采取分小組訓練方式進行比賽,在10米距離內練習沖刺滾翻到墊,結合學生的運動水平與身體承受力,由慢到快加速,并控制動作到位。
三、優化方法,創新往返跑活動形式
為了追求初中體育往返跑教學的理想效果,教師要充分意識到以往教學中存在的短板與不足,努力優化創新往返跑教學方法,探索多樣化的活動形式,潛移默化地啟發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增強運動能力。首先,開展集體運動形式,以四列橫隊或者六列橫隊的方式進行接力比賽,采取個人強化與分組合作相結合的方式。比如在操場的地上提前畫線,并找準多個不同的點位,標上數字;比賽中教師隨機報出一個數字,學生快速跑向標記數字點再折返跑回,這樣的訓練過程就讓學生充滿了動力,每個人都想努力達成競賽目標。再有,花樣折返跑也是中學生比較喜歡的訓練方式,在操場上畫一些方形或者弧形跑道,由學生自由選擇任意方向練習跑步,或者在跑步過程中還可以融入更多有趣的后踢腿跑、向后跑、螃蟹跑、車輪跑等訓練形式,使得往返跑教學更有趣味、更有效果。
四、多元體驗,保持往返跑運動興趣
游戲活動深受中學生歡迎,同樣適用于融入往返跑訓練。比如在籃球運動中開展往返跑練習,要求學生做到直線運球,到達終點后迅速轉身往回跑,跑回途中將球投入籃筐等等。或者在往返跑的過程中練習換手運球,這樣既強化了籃球運動技能,也能鍛煉學生沿直線跑,并保持跑步重心向下降低。再如在足球運動中開展往返跑練習,往返跑教學時分別進行腳內側、外側或足弓運球,綜合訓練急停能力、轉身速度;開展拓展訓練“雙人開花跑”,由學生沿著操場上跑道的對角線跑步訓練;“兩人拉車跑”,按照不同的路線追逐跑,繞過障礙物,到達終點再返回。通過設計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學生在每節課上都有不同的活動體驗,對往返跑運動形成獨特的見解,提高教學有效性,保持往返跑運動興趣。
綜上所述,往返跑綜合考驗學生的運動能力與心理素質,結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體育教師應高度重視教學創與實踐,積極探索適宜學生身心發展實情的教學手段,優化課程設計,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本文以往返跑教學設計為例,提出具體教學方法與策略,以期驅動學生主動學習、主動訓練的意識,在趣味多彩的往返跑訓練中收獲頗豐。
參考文獻:
[1]張有智.”50米x8”往返跑教學反思[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34):86.
[2]林凱.初中生跑步專項速度訓練對提高學生體能與技能的優勢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2):41-42.
[3]鄧志.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體育跑步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3):19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