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理念的踐行為初中教育的發展帶來契機,相較于應試教育下的追求卷面成績,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成為了教育的主要的目標。在初中課程體系中美術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學生創新能力、審美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需要教師積極尋求有效的教學方式,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單元教學與初中美術學科之間的融合,首先對單元教學的內涵、特征、意義進行了論述,然后針對性地提出了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美術;單元教學;教學策略
初中美術課程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的發展創新能力、審美能力以及思維表現能力的發展提出了要求,這就意味著美術教學堅決不能等同于“畫畫教學”。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從理解基礎圖像出發,強化學生的美術表現技法、整體構圖能力以及繪畫形式創新能力,最終實現幫助學生自主創作,以美術形式表達思維意識的目的。單元化教學模式強調對知識的整合和再處理,有助于將零散的知識點體系化、難度階梯化,這樣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就能夠由淺入深地帶領學生展開高效學習,將大單元教學應用于美術學科的教學有著重要意義。
一、美術大單元教學的內涵以及特征概述
大單元教學是指將美術教材中的某一單元或者某個課題作為整體教學對象,然后將其中的理論知識與現實案例進行整合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以實現優化教學資源和目標的目的。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展開系統地學習,最終幫助學生實現學科素養的發展。大單元教學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征:第一,整體性,在單元整合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更加緊湊,有助于學生形成單元化學習思維。第二,相關性,在開展單元教學實踐時,教師必須找到單元內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保證知識之間的呼應。第三,階梯性。在單元整體教學中,要將知識進行梯度排列,實現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教學效果。
二、大單元教學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意義
(一)有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
想象力與發散思維能力是支撐學生深入掌握美術知識所必須的條件,但是在傳統初中美術教學實踐中,教學模式的固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單元化教學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發展需求,從而靈活地調整教學目標和單元知識結構,從而使教學供給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結合。作為學生學科素養培養的重要的渠道,單元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己的知識架構缺陷,在腦海中構建出知識結構導圖。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有助于促進教學方式多樣化
美術學科對于學生審美品位的提升、人文素養的發展以及創新能力的突破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科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在教學環境和教學器材的限制下,教師教學方式的選擇就很容易受到束縛,因此教師需要從教學思路上找到突破點,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在單元化教學模式下,有利于促進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教師可以根據單元學習的主題,帶領學生展開課外觀察、作品賞析、課堂討論等多種有趣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樂趣,獲得深度的情感體驗。
三、以核心素養提升為目的的單元化教學實踐邏輯分析
(一)制定單元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方案
完成對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制定,是開展單元化教學的基礎,這需要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刻剖析并進行整合,從而布置單元整體教學任務。在明確了單元整體教學的目標之后,再進行課時的詳細劃分,以實現教學計劃條理清晰的落實,切實保證學生每節課都能收獲相應的知識。在設置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時候,既要關注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又要關注學生圖像識讀、審美判斷、文化理解、創意實踐等能力的發展,確保教學方案設計的合理。以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中《產品》的教學為例,本單元分為描繪產品和設計產品兩部分內容,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1.帶領學生通過細致觀察,感受產品的形狀和文化的美感;2.結合產品具體特點,學習物體透視的現象和規律;3.結合所學知識對生活中的某一角景色進行描繪4.運動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描繪自己心目中的產品。教師要在上述單元教學目標的指導下,設計每一課時的教學活動,從而保證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在藝術美的文化和美景的熏陶下,實現美術學科素養的提升。
(二)高效落實課堂活動,促進學生能力提升
在制定完成單元整體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計劃之后,教師要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來落實上述規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確保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能夠得以實現。仍然以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中《色彩與生活》的教學為例,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高效開展,教師可以將教學活動分為引導階段、發展階段以及實踐階段。在引導階段,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游覽校園環境,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的每個角落,注意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和感受,對于有審美價值的場景和特征教師著重進行提醒,讓學生感受建筑呈現出來的透視現象;在發展階段,教師可以引入專業美術知識,用厚紙板制作取景框讓學生從取景框中觀察校園景物,并與學生討論構圖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將自己心目中最美的畫面刻在腦海中;在實踐階段,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回歸課堂,鼓勵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并開始著手繪畫練習,將學到的知識在創作中體現出來。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現代化不斷發展的今天,教師要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為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而努力。在初中美術教學實踐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在理論知識和繪畫技法上的發展,更要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發展,讓學生在美術創作中收獲興趣和快樂,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欲望。大單元教學實現了對零散知識點的整合,重新制定了教學目標、梳理了教學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美術知識,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有效教學途徑。
參考文獻:
[1]閭浩.初中美術單元化教學研究[J].新智慧,2018,(14):40.
[2]孫曉蓉.主題統整下的初中美術單元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000 (013):P.265-267.
[3]董冬青.關于初中美術單元化教學模式研究[J].考試周刊,2017,(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