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
【摘? ?要】? 中職烹飪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烹飪教學活動,使其掌握一定的烹飪技能、了解烹飪基礎知識的學科。烹飪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嘗試烹飪的過程中逐漸愛上烹飪,感受到烹飪文化中蘊含的精華,使學生真正懂得烹飪的魅力,形成自主學習意識,產生鉆研烹飪的興趣,從而促進烹飪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 中職烹飪;職業素養;專業技能
人的基本需要是衣食住行,食排在第二位,顯示出人們對它的需要,也顯示出“吃”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性。我國的烹飪文化博大精深,世界聞名,吃不僅是人們的生理需要,更是人們的文化需求。飲食文化推動著飲食業不斷發展,隨著人們需求的增強,也推動著社會發展。烹飪就是將食物通過加工治凈,加熱調味,使之成為色、香、味、形、質、養兼具的有益健康的食物。作為一名中職烹飪教師,該從哪些方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呢?
一、傳授烹飪文化知識,激發學生對烹飪的興趣
我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域誕生出不同的飲食文化。飲食文化主要包括飲食理論、飲食審美、飲食神髓、飲食風俗和烹食歷史、風味流派、傳統特色、筵席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教師要在飲食品質、審美體驗、社會功能等方面對學生進行飲食文化的熏陶,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飲食理論基礎,為進一步學習烹飪打下良好的基礎。
比如,在傳授淮揚菜理論知識時,教師結合地理位置請學生猜一猜淮揚菜誕生在哪些地方。學生有的說淮安,有的說揚州,有的說鎮江,教師再出示典型的淮揚菜譜,學生看到菜譜聯想到了靠江臨海的城市,教師再次點撥告訴學生淮揚菜與金陵菜、蘇錫菜、徐海菜合并組成江蘇菜系。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淮揚菜燉、燜、燒、煨的過程,展現了人們精心選擇原材料、講究刀工、重視調味料等基本特征。在形象生動的教學引導下,學生不由自主地愛上了烹飪,產生了學習烹飪的熱情。
二、加強學生職業思想教育,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
學生既然選擇了烹飪專業,那就需要端正態度,認真學好基本功。只有思想上對烹飪保持重視,才能積極地投身于烹飪研究中。教師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認真學習烹飪專業知識與技能,更要讓他們找到烹飪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從心底愛上烹飪,樹立職業理想,增強對生活的信心,并將之確定為自己將來的人生目標。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緊抓學生的思想教育,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日常班級物品的管理要求整潔到位,擺放規范。比如,在實訓室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使學生懂得做菜需要一絲不茍,稍有粗心就容易功虧一簣。有時候長時間做菜,為了不使菜品質量下降,還要克服自身的疲勞,因此堅持性、意志力等缺一不可。在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長時間在灶臺上勞作,也要克服天氣的原因,及時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需要培養,需要一步步鑄就。
三、注重學生專業技能訓練,努力提升學生職業技能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教師要注重學生烹飪專業技能的訓練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的基本功。對學生技能的訓練目標要細化成一個個小目標,讓學生朝小目標邁進。比如,練習刀工,具體需要達到什么程度算合格;用胡蘿卜雕花,需要具備什么樣的刀工,使成品具有審美功能;炒菜時練勺工,先放什么菜,后放什么菜,時間間隔如何判斷等,這些都需要學生自己練習,只有完成了一個個小目標,大目標才能實現。教師要鼓勵學生“一日三練”,不能只靠課堂時間,而是要自己找時間練習,用過硬的基本功,隨時迎接來自各方的挑戰。
當然,教師也要要求學生加強身體素質的鍛煉,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四、積極開展各種烹飪活動,用活動促進學生專業發展
為了促進學生專業水平的提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技能競賽活動。比如,“比一比刀工”技能比賽、“烹飪知識知多少”文化競賽、“我的烹飪技巧”演講比賽、組織“我的拿手菜”烹飪大賽。用各種競賽促進學生技能技巧的提升,極大地推動著學生的發展。在這些技能大賽中,教師要公平公正地做裁判,要以技能競賽為重要抓手,重點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鼓勵班級學生全員參與技能大賽,在大賽中,賽出信心,賽出風采,挖掘出自身潛力,重新認識自己。教師要營造出“競賽典型激勵學生,競賽環境感染學生,競賽機會造就學生”的良好氛圍,形成“比、練、趕、超”的良好學習風氣。
總之,在中職烹飪教育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思想教育,在感受烹飪文化的同時,了解烹飪基礎知識。同時,教師要用多種方法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使他們愛上烹飪,樂于鉆研烹飪,培養學生樂學樂業精神,使烹飪事業后繼有人。
【參考文獻】
[1]謝文芳.烹飪技術中刀工技能訓練研究[J].現代食品,2020(14):33-35.
[2]戚天納,楊雅楠.在中職烹飪教學中傳承工匠精神的方法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