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核心素養的概念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認可。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將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教師要不斷更新和改進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初中數學作為學生中學階段的重要課程,對促進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積極推進初中教學改革的發展、構建高效初中數學課堂、為學生創建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已經成為現階段每一位數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7-0018-02
數學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的重點學科,對學生思維的發展有積極、重要的影響。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學校教育的重點更多放在了知識學習本身,而忽略了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和思維能力的發展,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導致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數學教學有效性不高。新的教育觀念中,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理念,其以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為目標,以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展為目的,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教育的最高目標,積極推進教育改革的發展。
一、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如果讓學生自己來說一說對數學學科的印象,相信很多學生會說“難懂、抽象、不知道如何用”,這也充分體現了數學學科的“抽象性和思維型”的特點。相對于其他學科,數學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空間想象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與此同時,也意味著數學學科的學習將會對學生的上述能力有著明顯的推動作用,而這些能力的提升又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創造力的提升。基于此,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越來越看到了思維和能力發展的重要性,這就為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而所謂數學核心素養,具體來說,就是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要掌握數學知識,還要實現思維和能力的發展,進而具備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比如邏輯分析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想象力、數學建模能力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創造力、科學探索能力等。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單純依靠教師的“講授”是無法實現的,更多的是要依靠學生自身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因此,讓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得到提升,讓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成為學生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
二、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各學科都在大力提倡構建高效課堂,力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而所謂高效課堂,就是集高效率、高效果于一體的現代化課堂。高效課堂的構建,能夠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在原有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優化和改革,在保持原有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不變的基礎上,最大化地提升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的效果,避免無效教學的輸出和輸入。高效課堂構建理念的提出,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創造了有利條件,更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具體到初中數學課堂,高效課堂的構建在積極的探索和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高效課堂的構建是一項系統的任務,需要一段時間的探索和磨合,而從現階段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效果來看,大多還處于發展階段。教師一方面在努力探索教學模式的轉變;另一方面,也要給學生一定的適應時間。因此,在這個階段中,難免會出現效果不佳的情況。另外,一些教師對高效課堂的認識不到位或者不夠深入。比如,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選擇建立情境模式,希望以此來烘托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課堂融入感。這種教學思路本身并沒有問題,但問題在于如何將情境與教學內容進行完美融合,實現恰到好處的效果。大多情況下,學生對情境的融入感很強,反而忽略了對數學知識本身的學習,從而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
其次,教師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程度不高。科技的進步帶給教育領域的影響是深遠和深刻的,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多媒體技術應用這個層面,更多的應該是對教師思想和觀念的影響。教師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科技的優勢,使其高效地應用在學科發展中。但很多教師對現代化技術認識不足,導致課堂依然在沿用傳統的模式。或者僅僅是將多媒體引入課堂,但課堂教學效率卻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從而阻礙了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2]。
最后,學生對核心素養的概念并沒有很清晰的認識,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生,無論生理年齡還是心理年齡,都不足以建立起對事物的深刻認識。這導致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尤其是面對數學這種對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學生一旦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阻礙,就很容易產生抵觸甚至放棄的心理,從而失去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一來,會影響到高效課堂構建的效果,使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也難上加難。
三、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也不是單純依靠教師就可以實現的。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需要教師積極推進教學模式的改革和轉變,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從而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喚起學生內心對數學學習的熱情。高效課堂的構建可以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和配合,讓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提升,讓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以發展。
(一)實現知識與應用的結合,將核心素養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中
從本質上講,數學是一門以應用為主的學科。發現并實現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從而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師要將核心素養理念,即知識的應用性、思維的發展性和創造性等滲透給學生,幫助學生重塑對數學知識學習的印象,從而化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比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學知識從知識層面提升到應用層面,除了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要注重知識與應用的融合,帶領學生發現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規律,不斷建立和完善數學知識體系,從而讓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到渠成。
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中的“軸對稱”知識點為例,在講授完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和相關知識點之后,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建立起知識和應用之間的聯系;另一方面,也讓學生看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僅停留在課堂上,更應該廣泛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個過程就是學生思維培養和提升的過程,比如,有的學生在該學習過程中能聯想到建筑物,能想到自然界中的蝴蝶、蜻蜓等動物,甚至聯想到人本身的五官等。這些都是思維靈活的表現,也是核心素養逐漸提升的基礎。這樣的課堂,是高效互動的,也是氛圍輕松的,當然也是高效的。
(二)數學建模平臺的搭建,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
數學建模簡單來說就是根據所給的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知識,并利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所體現的是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分析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因此,數學建模是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的重要途徑。
因此,教師在高效課堂構建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數學建模思想,引導學生逐漸建立起抽象思維能力,從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和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師可以在班級組建數學建模小組,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布置一些小的題目,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學習和討論。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題目和角度,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方面,小組討論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有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建模的過程是對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過程,更是學生抽象思維和創新能力發展的過程。而構建 以合作、探究為基礎的數學課堂,無論教學效率還是課堂效果都是較好的。
(三)信息技術的科學使用,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信息技術發展至今,給教育領域所帶來的改變是不容忽視的。將信息技術融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更是極大地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尤其是數學知識中一些難理解的數學概念、抽象知識點以及空間圖形,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會變得容易理解和掌握。不僅如此,信息技術引入初中數學課堂,還是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善,將知識傳遞的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空間立體感和提升空間想象力,而這些也是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的基礎[3]。
以九年級下冊的“投影與視圖”為例,這是一節比較典型的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課程。無論投影還是視圖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力和三維立體思維,而這些單純依靠教師的講授和觀看平面圖形是無法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的。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可以通過對圖形的旋轉,從不同角度觀看圖形的變化,這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點和形成空間概念,極大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也為學生思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結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以培養和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目標構建高效課堂成為初中數學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教師要時刻保持與時俱進的理念,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將核心素養理念滲透到日常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推進教學改革的發展,深入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為目標,通過數學建模平臺的搭建,引導學生逐漸從“學知識”過渡到“用知識”,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進而促進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孫 燕.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科技資訊,2020(10):180-181.
[2]秦秋明.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6):141.
[3]楊天金.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成都會場)論文集[C].重慶: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3.
作者簡介:張祖森(1972— ),男,福建永定人,中學一級教師,專科,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育教學。